瓷磚行業的發展,實則就是一部擴張侵略史。天然石材、木紋地板、毛皮、墻紙等裝飾材料,無一不被瓷磚模仿并試圖替代。其中,天然石材正是瓷磚模仿的主要對象,也是被搶奪市場份額最多的裝飾材料。瓷磚企業的產品設計師們幾乎已把廣東福建能看得到的石材花色都買來掃描,開發成瓷磚產品。真假難辨的仿石材瓷磚搶走大量潛在的石材客戶,令石材人為之咬牙。

仿大理石瓷磚裝修效果
盡管不甘心,瓷磚還是成功牢牢占領了家裝市場。這些年,不少瓷磚企業又頻頻發力工裝市場,令石材行業倍感壓力。反擊瓷磚,奪回市場,尤其是進軍瓷磚腹地家裝市場,已成石材行業共識。
為打贏反擊戰,石材行業從瓷磚行業學習了很多,“標準化”、“品牌化”、“營銷”、“消費者教育”等等,但始終未能取得大的市場突破。各地大大小小裝修公司,多會提供各種品牌的瓷磚任客戶挑選,石材卻難得一見。為何石材裝飾效果深受喜愛,天然石材的家裝市場反而遲遲打不開?這是很多石材人的困惑。
梳理家裝的整個服務鏈條,我們會發現,與工裝市場不同,決定裝飾材料在家裝市場上的表現,在于能否獲得家裝設計師、終端消費者的認可。而目前無論是面對設計師還是消費者,與瓷磚相比,天然石材在用戶體驗上都存在極大差距。
首先,石材天然開采,板面難免存在的不同程度天然缺陷,如色差、色線、裂紋、色斑等,形成的花色紋理有時無法自然銜接,人工大面積鋪貼常出現瑕疵。遇上糾結的業主客戶,常會產生與預期不符的糾紛。而仿石材瓷磚噴釉則不存在這類問題。
其次,瓷磚經設計加工而成,可無限生產,海量的板面素材圖片庫供設計師調用,隨意發揮設計想像,或根據客戶喜好搭配定制,輕松實現裝飾效果提前展示。在“定制家居”、“全屋定制”的家裝新風潮中,為客戶提供家居設計解決方案、空間效果圖——“所見即所得”已是標配。而目前天然石材顯然還未能滿足這種市場需求。且不說多數家裝設計師對石材認知少,就算是深諳石材的資深設計師,遇上選材時,常只能選瓷磚。因為如果用石材,他可能想用某個品種,卻不知具體哪塊板可以達到所要的效果。
最后,相比瓷磚行業早已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和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石材行業的生產多還以切邊師傅人工加工為主,材料出材率低,出錯率高。對業主客戶而言,交付成本高,交貨周期長,產品滿意度低,消費體驗不佳。
馬云說過,現代社會的競爭,不是實力的競爭,而是用戶體驗的競爭。對石材企業而言,不能從用戶體驗上超越瓷磚,進軍家裝市場注定事倍功半,甚至無功而返。不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行業應用和新型設備的出現,石材行業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
其一,做好業主客戶預期管理。石材的天然特性無法改變,那就坦誠相告。近兩年,石材掃描儀的成熟,實現了天然石材的可視化。所用板材片片可見,客戶知根知底,就不會有預期落差。換個角度來看,色差等天然特質對于石材來說也并不完全意味著包袱,在設計師、終端消費者對石材加深認知的過程中,或許將成為更好的賣點。
其二,為設計師提供石材現貨大板素材圖庫和設計軟件。通過石材掃描儀將各品類現貨大板掃描上線,并及時更新,保證大板真實。在開放的圖庫平臺中,設計師除了能進一步了解天然石材的搭配與應用,也能在為客戶設計方案時,隨時找到合適的板面材料。同時,利用設計軟件,設計師可以輕松完成石材虛擬鋪貼、軟裝搭配、應用場景效果輸出等,滿足終端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體驗。
其三,主動升級轉型,擁抱智能制造。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和石材智能CNC橋切設備,通過板材數字化,方案信息化,指導機器按需求進行加工,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保障終端需求高效交付。
路漫漫其修遠兮,天然石材家裝市場服務體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但相信石材企業堅持優化用戶體驗,行業協力并進,必能打敗模仿者,穩步奪回市場份額,開創石材家居全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