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嘉祥石雕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東漢時期,雕畫大師衛改的“選擇名石,南山之陽,抉取妙好,色無斑黃,前設壇坦,后建祠堂,雕刻文畫,羅列成行”,使“武氏墓群石刻”流芳千古,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的藝
1996年嘉祥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石雕之鄉”。
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國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下是摘選自網友(作者:九百六十萬平方公)拍攝的部分嘉祥“石雕藝術城”的石雕作品展示一下。

嘉祥石雕一覽
















術瑰寶。武氏祠內的一對大型石獅,是我國現存石獅中唯一有確切年代記載的石獅造型藝術珍品,堪稱石獅雕刻的鼻祖:兩獅昂首扭頸,張口怒目。一獅左足還撫摸著一只惹人喜愛的毛發卷曲的小獅。這些由古代嘉祥石雕藝人創作的石雕藝術,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古代石雕的輝煌成就,展示了中華民族1800年前的高超藝術水平,生動再現了漢代及漢代之前的社會生活,透現出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祠內十大帝王圖、水陸攻戰圖等畫像石栩栩如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評價:這些漢代石刻畫像超過了同期埃及的石刻和希臘的瓶畫。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學者前來觀賞、研討。嘉祥石雕雕藝精湛,風格奇異,是歷代官府向朝廷進獻之貢品。 山東嘉祥是傳統石雕的發源地,在東漢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品,在明清兩代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石雕文化傳承的意義:石雕藝術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筆燦爛遺產,嘉祥石雕便是其中之一。傳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術是當代人的義務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