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水頭鎮商會換屆,57歲的黃明經被眾人推上了會長一職。在這個普遍都是80后、90后的年輕團體中,黃明經的誠信、擔當、親和力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認可。奧力石業總經理呂聯東在談起這個如父如兄的會長,不吝贊美之詞,“黃會長真的很有擔當,而且組織能力強,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換屆3年多來,組織了相當多的活動,也辦了很多實事,在他的帶領下,商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對于水頭鎮商會今天的表現,水頭鎮統戰委員黃德藝有著很深的感觸。“3年前,我還沒到水頭任職,在市統戰部經濟科工作,但也參與了水頭鎮商會換屆的整個籌備過程,深知換屆的艱辛,不過3年時間,水頭鎮商會就發展了這么多的會員,開展了這么多利會員、利百姓的活動,真是太不容易了。”在黃德藝看來,水頭商會能發展成今天這個模樣,帶頭人的品行作風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采訪水頭鎮商會。
打造“年輕化、高學歷”商會
水頭鎮商會會長黃明經。
在水頭鎮商會的會員構成里,石材二代是絕對的主流。在水頭商會去年年底做的會員統計里,商會里就有230多個會員屬于“石二代”。算上今年上半年新申請加入的,這個群體還遠不止這個數。
實際上,在水頭鎮商會的會員名單里,不僅有從事石材行業的,還有從事房地產、金融、建筑、裝飾、五金、廣告設計、醫藥及醫療器械、休閑娛樂、餐飲、商貿等行業。盡管行業眾多,但年輕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趨勢。
“水頭鎮商會的會員,有80%以上都是80后、90后。年輕化的會員呈現出不同的活力。”據水頭鎮商會秘書長潘鵬章介紹,水頭鎮商會的會員大多擁有高學歷,不少人是從海外留學回來。“他們很勤奮,年輕的老板們愛學習、素質好,經常主動去參加石善班、高校總裁班等培訓班自我提升。”這正是水頭鎮商會引以為豪的地方。
從澳大利亞留學歸來的宗藝石材總經理呂少友不僅擔任水頭鎮商會常務副會長,還兼任南安市外經貿石材協會會長一職,多年的留學背景,讓他的視野更廣闊,他接過父輩的企業,從花崗巖生產成功轉型到了復合板行業,并瞄準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大力借助網絡平臺,做強做大復合板模塊,成為水頭涉足互聯網較早且比較成功的一個。
80后新銳企業家蔡棟梁,在業內頗負盛名,別看他年紀輕輕,已從事石材行業近20年。他勤奮好學,在經營企業的同時,還輔修了相關的管理課程。更組建了打造中國花崗石現板集采平臺,推動了全國乃至世界石材的產供需變革。
黃明經接受采訪。
說起商會里的這些年輕人,黃明經也是由衷地發出“后生可畏”的贊嘆。為了進一步提升會員經營企業的能力,加強會員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商會經常組織會員們一起走出去,到優秀的企業參觀學習,并邀請在外經商杰出的企業家到商會做客,為會員們分享經驗。
將扶貧助教做成一種習慣
在發展壯大會員的同時,水頭鎮商會也不忘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2015年3月換屆至今,商會共捐資121.35萬元,用于救困扶貧、助學獎教。
在商會里,扶貧助教早已成為一種習慣。會長黃明經不但率先發起捐款,還身體力行,到貧困家中慰問。在他的帶領下,會員們也紛紛加入了這一公益行動中。2017年1月,商會24家會員單位各捐3000元,慰問了樸里、呈美、新營、文斗、邦吟、下邦等20個自然村的貧困孤寡老人;2017年的年會上,商會還獎勵16位優秀教師每人3000元。
在南安“百會幫百村”活動中,水頭鎮商會幫助勞光小學綠化校園,植樹、支助勞光小學教學樓基建共35940元,并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萬賢扶千戶”的活動倡議,商會39位會員積極捐款19.5萬元,并分別慰問了水頭鎮14村1社區共50戶貧困戶,發放慰問金14.3萬元。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會員通過其他組織參與到各種公益活動中,尤其是光明石業、鵬翔實業、萬隆石業、東升股份、英良石業等會員企業,為南安泛家居成功館捐贈石材價值兩三百萬元,為社會為公益事業作出杰出貢獻。
今年夏天,水頭商會還正式啟動了首屆培優計劃,給水頭9大片區考上全國20強大學的優秀應屆新生每人一次性獎勵5000元。黃明經坦言,這個培優計劃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形成競爭機制,提高競爭意識,從而改變水頭“重商輕學”的氛圍。
水頭鎮商會啟動首屆培優計劃。
“挺欣慰的,這次水頭本地有8個學子考上全國20強高校,其中還有一個考上清華了。這些孩子真的很優秀,他們是我們水頭的驕傲,也希望他們學有所成,可以回報水頭。”黃明經說。
創立首個鎮級商會基金
水頭鎮商會的發展,離不開長遠的規劃。這其中,建立科學、專業的商會管理機制更是功不可沒。
“我們商會有1個秘書長,5個副秘書長,分管媒體、體育、文娛、金融、策劃,各司其職。”潘鵬章說,很多商會可能是一正一副秘書長,要張羅所有大事小情,很難有專業一說。而水頭商會的各位副秘書長都是有專業特長的,像分管娛樂的是南安大眾音樂協會會長李妙連,分管金融的副秘書長洪繼宗是從銀行機構出來的,有幾十年實戰經驗。
2015年12月28日,由南安市財政參股的南安市金融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引導,8家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合作支持,水頭鎮商會33個理事級以上單位共同保障,水頭鎮商會正式成立南安市水商產業發展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潘鵬章表示,成立水商基金的目的就是為幫助商會成員解決資金轉貸的問題,以及支持石材行業發展的股權投資和供應鏈融資服務。
“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資金始終在路上,而在資金緊缺及續貸相對較難的當下,水商基金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企業的還款壓力。”黃明經說,成立的那一年,銀行抽貸現象嚴重,很大程度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在水商基金的幫扶下,水頭多家大中型企業得以快速轉貸。
“水商基金是由政府扶持的,安全性比較高,費用也相對較低;且服務效率極高,申請不到一周,便快速實現轉貸。”商會一會員企業告訴記者。
截至2018年7月底,水商基金共發放轉貸基金876筆,累計為321家企業、個人提供了50.47億元的應急保障還貸業務。
“商會的最大價值就是為會員服務。而金融服務是會員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明經表示,水商基金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會員企業的資金周轉速率,進而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在南安眾鄉鎮商會中,應該是創舉”。
水頭鎮商會
水頭鎮商會成立于1993年,首屆商會會長為鄭清琦,第二屆會長為王金轉。2015年3月,水頭鎮商會通過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領導班子,黃明經先生當選第三屆水頭鎮商會會長。
水頭鎮商會目前已擁有239家會員單位,涉及房地產、金融、建筑、裝飾、石材、五金、廣告設計、醫藥及醫療器械、休閑娛樂、餐飲、商貿等行業。近兩年,被泉州市工商聯評為“四好基層商會”,被市委宣傳部評為“2018年度全市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來源:海絲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