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稅法》《固體礦產綠色礦山建設指南(試行)》等標準發布實施,新的環保稅收稅的四大類征稅目錄,礦業行業都有涉及,所有傳統礦山將會遭受很大壓力,礦山企業走綠色礦山建設之路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那么,不同規模的礦山建設綠色礦山的標準是一樣的嗎?
大中小型礦山根據礦井的生產能力來確定,而礦井的生產能力主要是根據礦產資源的儲量和地質環境來確定的。
小型礦井一般井田范圍比較小、開采周期短、對環境的破環也比較小,而大型礦井則是井田范圍大,開采周期長、對環境破環也比較大。因此,我們按照同一標準來建設綠色礦山就要有所側重。
綠色礦山是指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既要嚴格實施科學有序的開采,又要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控制在環境可控制的范圍內。
基于綠色礦山這一基本要求,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大中小型礦山建設綠色礦山的重點。
1
小型礦山
建設綠色環保型礦山
環保達標是綠色礦山建設的最基本要求。小型礦山由于自身井田范圍比較小,對環境的破壞也小,重點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
固體廢棄物合理處置
廢水、廢氣、廢渣達標排放
噪聲和粉塵進行有效的處理
礦區干凈、整潔、大方、舒適
此外,應當在資源開發方面采用環境保護性開采,在每一個環節中溶入清潔生產的理念,及時處理“三廢”、噪聲、粉塵問題,降低這些污染源給環境帶來的影響,達標排放,形成“在開發中治理、在治理中開發”的環境保護模式。

2
中型礦山
建設綠色精準型礦山
建設綠色精準型礦山,過程中的資源開發、高效分離、廢棄物利用、排放處置、生態修復這些主要環節必不可少。
從資源開發角度來看,就是不斷地增加產品,延長產品線,產品庫中的產品是逐步形成并增加的,是一個做產品加法的過程。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就是在不斷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整個過程是對環境影響做減法的過程。
將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溶入到資源節約開發和綜合利用的生產過程之中,是資源精準開發的基礎。
礦山邊坡自動監測及預警系統
建設綠色精準型礦山,為實現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而達到“資源精準開采、資源循環利用”的“低開發、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標,形成“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礦業開發模式。

3
大型礦山
建設綠色生態型礦山
大型礦山井田范圍大、開采周期長、破壞能力強,簡單的生態修復是達不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效果的。綠色生態礦山是在完全滿足綠色精準礦山的基礎上,向生態產業的延伸,也就是說礦山的產業轉型。
在礦山規劃時就要規劃生態產業,充分利用廢棄物和廢棄材料把生產系統對環境破環的場所進行景觀改造和經濟性恢復,不但要實現生產與自然的和諧,而且要形成有價值的生態資源。
湖南寶山國家級礦山公園
在綠色礦山的建設和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礦產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貫穿“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理念,生態環境資源也貫穿再開發利用和循環利用,而這些理念和實踐正是循環經濟的特征。

因此,我們可以說建設綠色礦山就是建設礦山的循環經濟體,綠色礦山的建設使礦山企業從單一的采礦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綜合性的資源化開發和利用的產業鏈,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將礦山建設與生態產業同時規劃,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廢棄物同時也可以形成礦業產業之外的新產業,達到“礦產資源循環利用、生態資源充分發展”的目標,形成“在開發中發展,在發展中開發”的生態發展模式。

綠色環保型礦山、綠色精準型礦山、綠色生態型礦山都是綠色礦山的不同模式,適合于不同礦井類型和區域環境。


銅鑼山礦山公園礦坑美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提出綠色礦山進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目錄。意味著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屬于國家支持高新技術領域。依靠高新技術的推動作用,實現綠色礦山建設,將會從根本上轉變人們對礦山企業的認識。
來源:礦材網
那么,不同規模的礦山建設綠色礦山的標準是一樣的嗎?
大中小型礦山根據礦井的生產能力來確定,而礦井的生產能力主要是根據礦產資源的儲量和地質環境來確定的。
小型礦井一般井田范圍比較小、開采周期短、對環境的破環也比較小,而大型礦井則是井田范圍大,開采周期長、對環境破環也比較大。因此,我們按照同一標準來建設綠色礦山就要有所側重。
綠色礦山是指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既要嚴格實施科學有序的開采,又要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控制在環境可控制的范圍內。
基于綠色礦山這一基本要求,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大中小型礦山建設綠色礦山的重點。
1
小型礦山
建設綠色環保型礦山
環保達標是綠色礦山建設的最基本要求。小型礦山由于自身井田范圍比較小,對環境的破壞也小,重點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
固體廢棄物合理處置
廢水、廢氣、廢渣達標排放
噪聲和粉塵進行有效的處理
礦區干凈、整潔、大方、舒適
此外,應當在資源開發方面采用環境保護性開采,在每一個環節中溶入清潔生產的理念,及時處理“三廢”、噪聲、粉塵問題,降低這些污染源給環境帶來的影響,達標排放,形成“在開發中治理、在治理中開發”的環境保護模式。

2
中型礦山
建設綠色精準型礦山
建設綠色精準型礦山,過程中的資源開發、高效分離、廢棄物利用、排放處置、生態修復這些主要環節必不可少。
從資源開發角度來看,就是不斷地增加產品,延長產品線,產品庫中的產品是逐步形成并增加的,是一個做產品加法的過程。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就是在不斷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整個過程是對環境影響做減法的過程。
將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溶入到資源節約開發和綜合利用的生產過程之中,是資源精準開發的基礎。
礦山邊坡自動監測及預警系統
建設綠色精準型礦山,為實現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而達到“資源精準開采、資源循環利用”的“低開發、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標,形成“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礦業開發模式。

3
大型礦山
建設綠色生態型礦山
大型礦山井田范圍大、開采周期長、破壞能力強,簡單的生態修復是達不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效果的。綠色生態礦山是在完全滿足綠色精準礦山的基礎上,向生態產業的延伸,也就是說礦山的產業轉型。
在礦山規劃時就要規劃生態產業,充分利用廢棄物和廢棄材料把生產系統對環境破環的場所進行景觀改造和經濟性恢復,不但要實現生產與自然的和諧,而且要形成有價值的生態資源。
湖南寶山國家級礦山公園
在綠色礦山的建設和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礦產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貫穿“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理念,生態環境資源也貫穿再開發利用和循環利用,而這些理念和實踐正是循環經濟的特征。

因此,我們可以說建設綠色礦山就是建設礦山的循環經濟體,綠色礦山的建設使礦山企業從單一的采礦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綜合性的資源化開發和利用的產業鏈,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將礦山建設與生態產業同時規劃,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廢棄物同時也可以形成礦業產業之外的新產業,達到“礦產資源循環利用、生態資源充分發展”的目標,形成“在開發中發展,在發展中開發”的生態發展模式。

綠色環保型礦山、綠色精準型礦山、綠色生態型礦山都是綠色礦山的不同模式,適合于不同礦井類型和區域環境。


銅鑼山礦山公園礦坑美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提出綠色礦山進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目錄。意味著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屬于國家支持高新技術領域。依靠高新技術的推動作用,實現綠色礦山建設,將會從根本上轉變人們對礦山企業的認識。
來源:礦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