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中國今年貌似又新增了許多礦山,對此您怎么看待?
Answer
每年都是如此,環保關停了一大批,又會新增更大一批。這就是國內礦山的現狀。中國開礦的,能賺錢的大概只有10%左右,剩下的90%,要么是保本,要么是處在虧本中即將瀕臨滅亡。

這組對話看似殘忍,卻是國內礦山的真實寫照。
中國石材行業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已經開始慢慢走上正軌,朝著更為穩健的生態圈邁進。然而,發展于這一脈絡之中的國產石材卻像隨風飄搖的落葉,難有穩定的時候。其存在的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根治,“發育不良”、“畸形”、“早早夭折”就像一道咒語,困住經營國產石材的石材人。有人說,是國產石材當下發展的時機不對,但那些一直在為國產石材奔走的人卻認為,國產石材價值崛起的關鍵時期到來了。
國內礦山滿目瘡痍的背后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段對話,今年新增的礦山明顯增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今年的叉裝機都是訂單式生產,且一直處于脫銷狀態。”晉工機械銷售負責人說道。除卻晉工機械強大的品牌背書之余,叉裝機市場的供不應求從側面說明了礦山的數量在急劇增加。看似市場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現實中卻沒有表面上那么光彩亮麗。
在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之后,每過一段時間,全國范圍內都會掀起礦山、石材廠關停風波,風口過后,除了之前的企業死灰復燃,還有更多的新芽萌發,爭先恐后地搶占行業一角,分得一杯羹。那些新入局者看似是擠進了石材行業,但是距離“成功擠進”,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

“只要是石頭,只要是礦,中國人都要掘地三尺,一探究竟。”這些所謂的礦主認為只要在自己所圈土地范圍內,能夠挖出東西并賣掉便足夠了。不懂石材的人來開礦,無異于拿一手最好的資源,打了最爛的牌。某業內資深人士分析道,“他們往往不會做前期的市場調研,對于市場上流行的色系沒有充分的認知,更不用說去考慮到市場的接受度。”一座礦山能否長久地開采下去,主要依靠色系、材質和礦脈的整體性三個主要因素為主。缺乏調研的開礦人,等同于走夜路不開燈,完全憑感覺。

有業內人士預測,雖然開礦的人很多,但是經營一年下來,能存活的不到5%。中國的礦山也便進入了一個死循環,盲目開采、不定期關停。隨之而來的便是提不上去的價格,開拓不足的市場,最終面臨著不得不夭折的命運。

當然很多人肯定對上述說法存疑,認為“開礦的不懂石材”這一現象的確非常嚴重,但不能一竿子打死,泯滅掉其他兢兢業業開礦的石材人,他們認為國產石材發展緩慢與地方的政策亦有很大關系。開采年限的不確定,再加上不可預估的關停,都讓礦主的成本大幅提升。

雖然礦山的開采、管理、經營、推廣都還存在著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石材人的文化不自信也是蔓延在整個行業的一種潛在“病毒”。國產石材洋名化、價格于進口石材的大幅落差等等,都根深蒂固地存在著。解決這些頑疾,不能只停留在喊喊口號和三分鐘熱度上,需要石材人真正地認識到國產石材的價值,并建立起完整的開采、銷售、推廣網絡體系,否則可能很難有大的進步。
國產石材的救贖契機悄然而至
2018上半年,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牽動著整個行業的脈搏,海關加稅、美元升值等多個舉措讓石材人摸不著方向。尤其是土耳其里拉的狂瀉,更是激起千層浪。面對這些,很多人不以為意,認為沒有牽涉到自身利益,便可高枕無憂。其實,這就是蝴蝶效應的開端,一旦任由其肆意“猖狂”,以后的人民幣也有可能面臨此種境地。
這場貿易戰不是突然爆發,而是土耳其和美國雙方積攢已久的矛盾,最終把怒火引到了貿易。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一個問題:土耳其之前嚴重依賴外資讓其在這次貿易戰中傷亡慘重,那么對于長時間來依賴進口石材的中國石企而言,是不是也要開始注重國產石材的未來,而不是將全部賭注壓在看似當下最暢銷的國外石材上呢?

▲受美國貿易戰影響,土耳其里拉瘋狂貶值,這對嚴重依賴土耳其進口石材的企業造成了極大沖擊
除了跨國經濟帶來的風險性已成為新時代石材人共同面臨的問題之外,審美的變遷也在為國產石材的復蘇提供新的契機。
自中國開始發展石材行業以來,米黃色系的大理石一直占據著龍頭地位,大范圍的空間應用呈現出來的高貴典雅,使得它經久不衰。而今,隨著審美的變遷,米黃的霸主地位已經被灰、白色系所撼動,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在之前的采訪中,中閩石材商城運營總經理陳少博曾提到,“今年各大市場的出庫情況中,灰色系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銷量。”
雖然變化不是一瞬間就能發覺的,但總有能夠摸清規律,看準時機的企業存在,其中棲息在華輝精品市場的伯爵石業便是典型代表。從2015年開始做國產灰色石材之后,伯爵發現跟國外石材對比,國產石材占據了很大的優勢。一方面國產石材灰色系列的礦源穩定,灰色品種也比國外的更為豐富,同時儲量龐大,價格有優勢。另一方面,由于是國內石材,在運輸上較為方便,并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成本,這相比于進口石材動輒兩三個月的周期相比,將會加速石材產品和資金的流動率。
可能會有人認為灰色只是碰巧遇上了好的發展時機,而剛好國產石材灰色系列居多,但需要注意一點的便是,“石尚”完全可以靠人為地來引導。所以說這其中有多少是靠設計師來進行推動的,大家也不言而喻。

當然,灰色石材只是國產石材的一個點綴,而在地大物博的中國,石材礦山資源遠不止于此。在8月26日貴州(安順)國際石材博覽會中舉行的黃果樹石材產業高峰論壇中,來自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的蘇桂軍向在場的石材人介紹到,全國飾面石材總的礦區數1152個,礦石儲量為基礎儲量13.0億立方米,資源量達到64.1億立方米,查明資源儲量77.1億立方米。而這只是自然資源部上儲量表的儲量 ,實際國產石材資源量遠不止這些,這里還沒有包括砂巖儲量和大量沒有上表的儲量。
跨國經濟的不穩定、色系的流行新趨勢,再加上國產礦山資源的龐大儲量,都將石材人的目光聚焦在國產石材。
石材人的自發救贖已然上路
即使中國礦山資源再豐富,也經不起不懂石材的人隨意踐踏,但好在有一群石材人開始自發行動起來,從礦山、銷售、宣傳推廣等各個渠道,盡己所能,助推國產石材價值真正走向崛起。
嚴格把控源頭,立足長遠發展
礦山界的楷模,不得不提的便是富強石材。早在2005年富強創立之初,當下的石材產業還沒有嚴苛的環保政策出臺,大多數礦山存在著濫開濫采的問題。然而富強石材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將植被恢復、污水處理、廢石回收等這些同行沒有顧及的細節提上了自己的工作議程,并通過富強人的點滴付出讓各項指標接近完美。

▲富強的綠化政策使得開采過后的礦山又重新被綠植覆蓋
如果說富強石材在環保上更下功夫,那么對于石邦·國產石材品牌計劃而言,更多的是在礦山合作方數量上的把控。如今該計劃下誕生的第一個品種:廣西·金鑲玉,便嚴格控制一級經銷商的數量,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源頭數量的把控,只有跟礦山方簽了協議的經銷商才擁有代理權。同時,這些經銷商與礦山方要達成一定的價格規范約束,不能隨意壓低價格,流通在市面上的價格必須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一旦有一方違背了最開始的承諾,將面臨著淘汰出局,失去拿一手資源的權利。

▲金鑲玉應用案例
同樣值得引起石材人關注的便是雅高控股在江西永豐大理石礦的成功運營。雅高率先以品牌化的運作模式將江西礦山出產的雅柏白、雅柏灰推向市場,從最開始的不被認可到如今大規模的使用,背后離不開雅高的匠心推廣。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產品成功推廣上市,顯然還不足以成為業界代表,真正讓雅高一戰成名的,是其對礦山所在地永豐所創建的雅高工業園。
在永豐投入建設占地200畝的全自動化現代生產加工基地,以此在全產業鏈的運營模式下,雅高可以滿足從“礦山開采、生產加工、質檢入庫、包裝運輸、研發設計、售后服務”等各個作業環節的一條龍服務。這一做法,卓有成效地改變了以往開山挖礦后給當地留下的只有遍體鱗傷的現象。雅高在此興建工業園,一方面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另一方面也為合理開采、長久發展奠定了敦實的基礎。
每次提到那些沒落的國產經典品種,黑白根就是一個尤為經典的教材。最開始的時候,廣西黑白根的礦山經營幾乎擁有著所有國內礦山的弊病,無序開采、沒有節制地與經銷商合作,黑白根一時間成為爛大街的產品。
好在黑白根并沒有就此落入深淵,而是由廣西某石材礦主將八成的黑白根礦口進行收購,統一篩選經銷商,嚴格把控開采率,從源頭控制。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背后卻需要有巨額的資金、精力、人脈等投入,更重要的還有該礦主不忍國產石材黑白根就此沒落下去的情懷。雖然這一補救為時未晚,但是它對國產石材發展所產生的沖擊不容小覷。

學會抱團發展,拿出中國自信
國貨洋名化歷來遭到人們的詬病,石材行業中這種現象也不例外,而在此之余,是石材人對于自己同胞的不信任。經銷商認為礦主一邊承諾嚴格把控開采量,一邊卻跟更多的經銷商簽訂了買賣合同,讓貨一時間在市場上泛濫成災,沒有利潤可賺;礦主則有著更多的擔憂,一邊擔心著市場上推廣效果不好,一邊擔心著指不定某天便被封礦,兩頭施壓的情況下,能夠銷出去多少就賣多少。長此以往,雙方的互不信任導致了間隙的產生,因此很多石材經銷商都表示不愿跟自己人(中國礦主)打交道。
就算詬病重重,像是一個無解的迷宮,仍然有石材人愿意看準這個商機,做別人不愿意做的,自成一派。這就不得不提到被稱為中國大理石的移動名片——冰石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阮貴冰。她從自己開始獨立做石材以后,便將目光聚焦在國產大理石這一塊,并主動將國產石材帶到國外各大展會現場“拋頭露面”。她曾在采訪中提到過,當她第一次帶領著自己冰石團隊參加國外展,并沒有受到外國人的認可和青睞。可她沒有氣餒,而是在展會結束之后,拿著國產石材樣品一家家去拜訪當地的石材企業。也正是這樣執著與堅持,幾年下來之后,許多企業開始注意到冰石的存在,更注意到中國石材的存在,而冰石也成了唯一一家在意大利展會上,同時收到五家大公司邀請函的中國石材企業。

▲冰石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阮貴冰
阮貴冰一直強調 “中國石材根本不輸進口石材”、“天然的一樣高貴”,她沒有只是空喊口號,而是腳踏實地地讓國產石材真正地走向國際舞臺。在冰石主推的幾款品種中,阮貴冰坦言最令她自豪的便是冷翡翠這一國產品種,在意大利的價格賣到了1000元以上,它變化的不僅是數字上的差額,更是國產石材價值回歸的真正體現。冷翡翠也因其優質的特性和光澤,一躍成為法國知名品牌Sandro的店面裝飾材料。想必任何一個身處異國他鄉的中國人,在看到來自祖國的大理石應用到全世界最繁華的地帶的時候,心中的驕傲必定是油然而生的。
一邊是阮貴冰這種單槍匹馬為國產石材在國際舞臺上殺出一條血路,另一邊則是由協會組成的國內參展團,也在一步步地讓國外展記住中國的名字。這其中的典范代表則包括了貴州石材展商代表團、廈門市·南安市石材外經貿協會參展團。暫且不說協會成員中不僅僅有賣國產石材的企業,但是這種抱團發展的精神應該成為所有石材人的共識。
積極宣傳推廣,讓國產石材不再蒙塵
礦山端和銷售端需要改變,但國產石材的宣傳窗口更亟待迅速擴大,爭取早日將國產石材的金字招牌立起來。
在上文提到的2018黃果樹石材產業高峰論壇,它的主題便是“國產石材崛起之路”。在這場石材人的派對中,石材界的各方代表紛紛上臺獻言建策,發表了以各自領域為第一視角的演講。而這場大型的論壇形式,幫助行業從各個維度來看待國產石材,理清思路,讓大家知道要怎樣做才能真正讓口號落到實處。

▲2018黃果樹石材產業高峰論壇
其實,對于國內每年新增這么多礦山的現狀,福能達人石也做出了實質性的行動,來助推國產石材的前行發展。前段時間轟動石材圈的“福能·中金源杯室內設計大賽”,便是福能達人石自去年提出的礦山聯盟平臺之后的又一動作。
礦山聯盟平臺建立的初衷,就是能夠把國內的新礦聚集在一個大的平臺之上,通過福能達人石這一橋梁,讓經銷商看到更多優質的石材新品種,給設計師提供更多的設計元素和靈感,從而消除之前礦山和經銷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等的狀況。福能·中金源杯室內設計大賽的開啟,則意味著讓礦山聯盟平臺的意愿真正搬到臺面上。像在之前該大賽的啟動儀式現場,聚集了來自石材圈頂尖的設計師、各地礦主、經銷商、采購商等共計幾百人,讓這些平時沒有有效溝通的人們,通過一場活動齊聚一堂,進一步拉近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場活動規模可謂空前之大,堪比一個小型石材展。
這些頗具規模的活動或論壇,一方面來自石材圈的剛需,另一方面更是這些肩負使命的石材人用自身行動來讓更多人一起關注國產石材的真實行動。正如阮貴冰在國外參展遇到的窘境那樣,一次碰壁并沒有讓她停下繼續推銷國產大理石的腳步,此時的石材人,欠缺的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匠心精神,來贏得這場持久攻堅戰。
編后語:
在筆者寫作該篇文章之初,有業內人士就提出質疑,認為主題很好,但卻缺乏行之有效的章程,要想讓國產石材價值真正崛起,在他看來,這需要一套縝密的方案來進行操作,而不是空喊口號。對于此,筆者也持相同觀點,認為國產石材價值回歸的救贖行動應該切實地搞起來了,真正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才是最為關鍵的。除此之外,石材人應該認識到,做好一個產品,這個過程涉及的是整條產業鏈。除了礦山源頭之外,政府、經銷商、設計師、工程方,還有石材企業的營銷和品牌意識等等,各個環節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所幸,業內的許多石材人已經開始走在積極推廣國產石材的前列,現在需要的便是后方的主力隊員趕緊跟上,而所有的石材人便是最好的補給。
來源:石邦
中國今年貌似又新增了許多礦山,對此您怎么看待?
Answer
每年都是如此,環保關停了一大批,又會新增更大一批。這就是國內礦山的現狀。中國開礦的,能賺錢的大概只有10%左右,剩下的90%,要么是保本,要么是處在虧本中即將瀕臨滅亡。

這組對話看似殘忍,卻是國內礦山的真實寫照。
中國石材行業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已經開始慢慢走上正軌,朝著更為穩健的生態圈邁進。然而,發展于這一脈絡之中的國產石材卻像隨風飄搖的落葉,難有穩定的時候。其存在的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根治,“發育不良”、“畸形”、“早早夭折”就像一道咒語,困住經營國產石材的石材人。有人說,是國產石材當下發展的時機不對,但那些一直在為國產石材奔走的人卻認為,國產石材價值崛起的關鍵時期到來了。
國內礦山滿目瘡痍的背后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段對話,今年新增的礦山明顯增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今年的叉裝機都是訂單式生產,且一直處于脫銷狀態。”晉工機械銷售負責人說道。除卻晉工機械強大的品牌背書之余,叉裝機市場的供不應求從側面說明了礦山的數量在急劇增加。看似市場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現實中卻沒有表面上那么光彩亮麗。
在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之后,每過一段時間,全國范圍內都會掀起礦山、石材廠關停風波,風口過后,除了之前的企業死灰復燃,還有更多的新芽萌發,爭先恐后地搶占行業一角,分得一杯羹。那些新入局者看似是擠進了石材行業,但是距離“成功擠進”,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

“只要是石頭,只要是礦,中國人都要掘地三尺,一探究竟。”這些所謂的礦主認為只要在自己所圈土地范圍內,能夠挖出東西并賣掉便足夠了。不懂石材的人來開礦,無異于拿一手最好的資源,打了最爛的牌。某業內資深人士分析道,“他們往往不會做前期的市場調研,對于市場上流行的色系沒有充分的認知,更不用說去考慮到市場的接受度。”一座礦山能否長久地開采下去,主要依靠色系、材質和礦脈的整體性三個主要因素為主。缺乏調研的開礦人,等同于走夜路不開燈,完全憑感覺。

有業內人士預測,雖然開礦的人很多,但是經營一年下來,能存活的不到5%。中國的礦山也便進入了一個死循環,盲目開采、不定期關停。隨之而來的便是提不上去的價格,開拓不足的市場,最終面臨著不得不夭折的命運。

當然很多人肯定對上述說法存疑,認為“開礦的不懂石材”這一現象的確非常嚴重,但不能一竿子打死,泯滅掉其他兢兢業業開礦的石材人,他們認為國產石材發展緩慢與地方的政策亦有很大關系。開采年限的不確定,再加上不可預估的關停,都讓礦主的成本大幅提升。

雖然礦山的開采、管理、經營、推廣都還存在著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石材人的文化不自信也是蔓延在整個行業的一種潛在“病毒”。國產石材洋名化、價格于進口石材的大幅落差等等,都根深蒂固地存在著。解決這些頑疾,不能只停留在喊喊口號和三分鐘熱度上,需要石材人真正地認識到國產石材的價值,并建立起完整的開采、銷售、推廣網絡體系,否則可能很難有大的進步。
國產石材的救贖契機悄然而至
2018上半年,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牽動著整個行業的脈搏,海關加稅、美元升值等多個舉措讓石材人摸不著方向。尤其是土耳其里拉的狂瀉,更是激起千層浪。面對這些,很多人不以為意,認為沒有牽涉到自身利益,便可高枕無憂。其實,這就是蝴蝶效應的開端,一旦任由其肆意“猖狂”,以后的人民幣也有可能面臨此種境地。
這場貿易戰不是突然爆發,而是土耳其和美國雙方積攢已久的矛盾,最終把怒火引到了貿易。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一個問題:土耳其之前嚴重依賴外資讓其在這次貿易戰中傷亡慘重,那么對于長時間來依賴進口石材的中國石企而言,是不是也要開始注重國產石材的未來,而不是將全部賭注壓在看似當下最暢銷的國外石材上呢?

▲受美國貿易戰影響,土耳其里拉瘋狂貶值,這對嚴重依賴土耳其進口石材的企業造成了極大沖擊
除了跨國經濟帶來的風險性已成為新時代石材人共同面臨的問題之外,審美的變遷也在為國產石材的復蘇提供新的契機。
自中國開始發展石材行業以來,米黃色系的大理石一直占據著龍頭地位,大范圍的空間應用呈現出來的高貴典雅,使得它經久不衰。而今,隨著審美的變遷,米黃的霸主地位已經被灰、白色系所撼動,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在之前的采訪中,中閩石材商城運營總經理陳少博曾提到,“今年各大市場的出庫情況中,灰色系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銷量。”
雖然變化不是一瞬間就能發覺的,但總有能夠摸清規律,看準時機的企業存在,其中棲息在華輝精品市場的伯爵石業便是典型代表。從2015年開始做國產灰色石材之后,伯爵發現跟國外石材對比,國產石材占據了很大的優勢。一方面國產石材灰色系列的礦源穩定,灰色品種也比國外的更為豐富,同時儲量龐大,價格有優勢。另一方面,由于是國內石材,在運輸上較為方便,并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成本,這相比于進口石材動輒兩三個月的周期相比,將會加速石材產品和資金的流動率。
可能會有人認為灰色只是碰巧遇上了好的發展時機,而剛好國產石材灰色系列居多,但需要注意一點的便是,“石尚”完全可以靠人為地來引導。所以說這其中有多少是靠設計師來進行推動的,大家也不言而喻。

當然,灰色石材只是國產石材的一個點綴,而在地大物博的中國,石材礦山資源遠不止于此。在8月26日貴州(安順)國際石材博覽會中舉行的黃果樹石材產業高峰論壇中,來自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的蘇桂軍向在場的石材人介紹到,全國飾面石材總的礦區數1152個,礦石儲量為基礎儲量13.0億立方米,資源量達到64.1億立方米,查明資源儲量77.1億立方米。而這只是自然資源部上儲量表的儲量 ,實際國產石材資源量遠不止這些,這里還沒有包括砂巖儲量和大量沒有上表的儲量。
跨國經濟的不穩定、色系的流行新趨勢,再加上國產礦山資源的龐大儲量,都將石材人的目光聚焦在國產石材。
石材人的自發救贖已然上路
即使中國礦山資源再豐富,也經不起不懂石材的人隨意踐踏,但好在有一群石材人開始自發行動起來,從礦山、銷售、宣傳推廣等各個渠道,盡己所能,助推國產石材價值真正走向崛起。
嚴格把控源頭,立足長遠發展
礦山界的楷模,不得不提的便是富強石材。早在2005年富強創立之初,當下的石材產業還沒有嚴苛的環保政策出臺,大多數礦山存在著濫開濫采的問題。然而富強石材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將植被恢復、污水處理、廢石回收等這些同行沒有顧及的細節提上了自己的工作議程,并通過富強人的點滴付出讓各項指標接近完美。

▲富強的綠化政策使得開采過后的礦山又重新被綠植覆蓋
如果說富強石材在環保上更下功夫,那么對于石邦·國產石材品牌計劃而言,更多的是在礦山合作方數量上的把控。如今該計劃下誕生的第一個品種:廣西·金鑲玉,便嚴格控制一級經銷商的數量,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源頭數量的把控,只有跟礦山方簽了協議的經銷商才擁有代理權。同時,這些經銷商與礦山方要達成一定的價格規范約束,不能隨意壓低價格,流通在市面上的價格必須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一旦有一方違背了最開始的承諾,將面臨著淘汰出局,失去拿一手資源的權利。

▲金鑲玉應用案例
同樣值得引起石材人關注的便是雅高控股在江西永豐大理石礦的成功運營。雅高率先以品牌化的運作模式將江西礦山出產的雅柏白、雅柏灰推向市場,從最開始的不被認可到如今大規模的使用,背后離不開雅高的匠心推廣。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產品成功推廣上市,顯然還不足以成為業界代表,真正讓雅高一戰成名的,是其對礦山所在地永豐所創建的雅高工業園。
在永豐投入建設占地200畝的全自動化現代生產加工基地,以此在全產業鏈的運營模式下,雅高可以滿足從“礦山開采、生產加工、質檢入庫、包裝運輸、研發設計、售后服務”等各個作業環節的一條龍服務。這一做法,卓有成效地改變了以往開山挖礦后給當地留下的只有遍體鱗傷的現象。雅高在此興建工業園,一方面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另一方面也為合理開采、長久發展奠定了敦實的基礎。
每次提到那些沒落的國產經典品種,黑白根就是一個尤為經典的教材。最開始的時候,廣西黑白根的礦山經營幾乎擁有著所有國內礦山的弊病,無序開采、沒有節制地與經銷商合作,黑白根一時間成為爛大街的產品。
好在黑白根并沒有就此落入深淵,而是由廣西某石材礦主將八成的黑白根礦口進行收購,統一篩選經銷商,嚴格把控開采率,從源頭控制。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背后卻需要有巨額的資金、精力、人脈等投入,更重要的還有該礦主不忍國產石材黑白根就此沒落下去的情懷。雖然這一補救為時未晚,但是它對國產石材發展所產生的沖擊不容小覷。

學會抱團發展,拿出中國自信
國貨洋名化歷來遭到人們的詬病,石材行業中這種現象也不例外,而在此之余,是石材人對于自己同胞的不信任。經銷商認為礦主一邊承諾嚴格把控開采量,一邊卻跟更多的經銷商簽訂了買賣合同,讓貨一時間在市場上泛濫成災,沒有利潤可賺;礦主則有著更多的擔憂,一邊擔心著市場上推廣效果不好,一邊擔心著指不定某天便被封礦,兩頭施壓的情況下,能夠銷出去多少就賣多少。長此以往,雙方的互不信任導致了間隙的產生,因此很多石材經銷商都表示不愿跟自己人(中國礦主)打交道。
就算詬病重重,像是一個無解的迷宮,仍然有石材人愿意看準這個商機,做別人不愿意做的,自成一派。這就不得不提到被稱為中國大理石的移動名片——冰石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阮貴冰。她從自己開始獨立做石材以后,便將目光聚焦在國產大理石這一塊,并主動將國產石材帶到國外各大展會現場“拋頭露面”。她曾在采訪中提到過,當她第一次帶領著自己冰石團隊參加國外展,并沒有受到外國人的認可和青睞。可她沒有氣餒,而是在展會結束之后,拿著國產石材樣品一家家去拜訪當地的石材企業。也正是這樣執著與堅持,幾年下來之后,許多企業開始注意到冰石的存在,更注意到中國石材的存在,而冰石也成了唯一一家在意大利展會上,同時收到五家大公司邀請函的中國石材企業。

▲冰石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阮貴冰
阮貴冰一直強調 “中國石材根本不輸進口石材”、“天然的一樣高貴”,她沒有只是空喊口號,而是腳踏實地地讓國產石材真正地走向國際舞臺。在冰石主推的幾款品種中,阮貴冰坦言最令她自豪的便是冷翡翠這一國產品種,在意大利的價格賣到了1000元以上,它變化的不僅是數字上的差額,更是國產石材價值回歸的真正體現。冷翡翠也因其優質的特性和光澤,一躍成為法國知名品牌Sandro的店面裝飾材料。想必任何一個身處異國他鄉的中國人,在看到來自祖國的大理石應用到全世界最繁華的地帶的時候,心中的驕傲必定是油然而生的。
一邊是阮貴冰這種單槍匹馬為國產石材在國際舞臺上殺出一條血路,另一邊則是由協會組成的國內參展團,也在一步步地讓國外展記住中國的名字。這其中的典范代表則包括了貴州石材展商代表團、廈門市·南安市石材外經貿協會參展團。暫且不說協會成員中不僅僅有賣國產石材的企業,但是這種抱團發展的精神應該成為所有石材人的共識。
積極宣傳推廣,讓國產石材不再蒙塵
礦山端和銷售端需要改變,但國產石材的宣傳窗口更亟待迅速擴大,爭取早日將國產石材的金字招牌立起來。
在上文提到的2018黃果樹石材產業高峰論壇,它的主題便是“國產石材崛起之路”。在這場石材人的派對中,石材界的各方代表紛紛上臺獻言建策,發表了以各自領域為第一視角的演講。而這場大型的論壇形式,幫助行業從各個維度來看待國產石材,理清思路,讓大家知道要怎樣做才能真正讓口號落到實處。

▲2018黃果樹石材產業高峰論壇
其實,對于國內每年新增這么多礦山的現狀,福能達人石也做出了實質性的行動,來助推國產石材的前行發展。前段時間轟動石材圈的“福能·中金源杯室內設計大賽”,便是福能達人石自去年提出的礦山聯盟平臺之后的又一動作。
礦山聯盟平臺建立的初衷,就是能夠把國內的新礦聚集在一個大的平臺之上,通過福能達人石這一橋梁,讓經銷商看到更多優質的石材新品種,給設計師提供更多的設計元素和靈感,從而消除之前礦山和經銷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等的狀況。福能·中金源杯室內設計大賽的開啟,則意味著讓礦山聯盟平臺的意愿真正搬到臺面上。像在之前該大賽的啟動儀式現場,聚集了來自石材圈頂尖的設計師、各地礦主、經銷商、采購商等共計幾百人,讓這些平時沒有有效溝通的人們,通過一場活動齊聚一堂,進一步拉近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場活動規模可謂空前之大,堪比一個小型石材展。
這些頗具規模的活動或論壇,一方面來自石材圈的剛需,另一方面更是這些肩負使命的石材人用自身行動來讓更多人一起關注國產石材的真實行動。正如阮貴冰在國外參展遇到的窘境那樣,一次碰壁并沒有讓她停下繼續推銷國產大理石的腳步,此時的石材人,欠缺的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匠心精神,來贏得這場持久攻堅戰。
編后語:
在筆者寫作該篇文章之初,有業內人士就提出質疑,認為主題很好,但卻缺乏行之有效的章程,要想讓國產石材價值真正崛起,在他看來,這需要一套縝密的方案來進行操作,而不是空喊口號。對于此,筆者也持相同觀點,認為國產石材價值回歸的救贖行動應該切實地搞起來了,真正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才是最為關鍵的。除此之外,石材人應該認識到,做好一個產品,這個過程涉及的是整條產業鏈。除了礦山源頭之外,政府、經銷商、設計師、工程方,還有石材企業的營銷和品牌意識等等,各個環節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所幸,業內的許多石材人已經開始走在積極推廣國產石材的前列,現在需要的便是后方的主力隊員趕緊跟上,而所有的石材人便是最好的補給。
來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