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波浪潮的推動,必然帶動產業的更迭與升級。隨著工業 4.0 與“中國智造”的盛行,石材機械行業正悄無聲息地發生改變。毋庸置疑,先達機械作為機械行業的一員,也憑借自身實力塑造對手難以模仿和超越的壁壘,以強有力的科技研發水平立足于整個行業。

蘇長春
先達機械總經理
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接棒家業 融入機械行業
1985 年,不論是水頭、石井一帶,還是五里橋對岸的安海鎮,石材行業都尚未繁榮。彼時,先達機械已經初具雛形,生產機械零件加工。而后經過十年的沉淀,研發出先達第一臺四柱龍門圓弧板切石機。同時伴隨石材產業的發展,先達相繼研發各類市場需求的機臺,以滿足石材的切與磨,提高石材的切石效率。

▲先達機械發展歷程
時間一晃至 2011 年,蘇長春完成了學業。由于先達機械人手不足,蘇長春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在家族的影響下,蘇長春從小耳濡目染,對于機械的喜愛日益增加。在大學期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機械相關的專業,全面學習系統知識。
經過三年的基層磨練,蘇長春漸漸熟悉先達的運營流程,知曉各個生產環節,在處理公務上,早已蛻變成先達的一把手。直至 2013 年,蘇長春正式出任先達機械總經理,管理公司各類事務。雖然擔任總經理一職,但是在市場調研,機臺研發,銷售計劃等方面,蘇長春都事無巨細進行把控,生怕某一環節運營不當。
產品與市場總是相輔相成,好產品自然要適應市場需求。“每年,花費一半的時間在‘走市場’,而另一半時間則在管理公司。”先達機械總經理蘇長春說,產品與市場,兩者的聯系不可分割,做市場調研的時候,產品的需求自然凸顯,同時根據客戶建議對機臺進行改進與提升。
家業的接棒與傳承,在每一個時代都會面臨。由此,蘇長春甘之如飴地接受重任,管理先達機械,以新人的維度與視角運營公司,助推企業更好地成長。值得一提的是,蘇長春成立的貿易部,對于先達機械的市場布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設立貿易部 開拓國外市場
如果一個企業的市場只停留于某一市場,那么產品的市場份額并不能得到擴張。蘇長春清楚地認識到,先達機械的客戶不能僅僅局限于水頭的石材產業,還應該擴展到國內其他省份,甚至國外市場。“2013 年,先達機械 80% 的業務體量都聚集在水頭,省外與國外的份額并不多。”出于先達的整體戰略規劃以及大環境驅動,蘇長春毅然決定設立貿易部,同時在全國三分之二的省份設立駐點,諸如浙江、江蘇、河北等地。

▲先達機械廠房
對于貿易部的設立,先達在前期進行了各個方面考察。在蘇長春看來,國外的市場并不好做。特別是意大利,石材機械產品的競爭過于激烈。其實,最大的制約因數是售后服務,石材機械產品銷往國外市場,不單單只是產品的買賣,還有相關的售后服務。但是很多廠家認為買賣只是產品層面的交易,從而缺少后續服務。先達正是因為看到這樣的市場缺陷,在把關產品品質的同時,也認真做好售后服務。目前先達的國外業務主要集中在中東,歐洲,以及非洲等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企業成立貿易部不僅會促進訂單的增加,同時也確保生產的平衡,保證產品質量。“開發國外市場,一方面可以為先達帶來訂單,保證企業整個生產鏈的平衡運行。而國內石材市場的旺季出現在年頭,年中處于淡季,從某種程度上無法保障生產鏈的平衡,但是對于國外市場而言,每個國家都有自身不同的特性。可以說與國內的市場形成互補,達到生產平衡,從而保證質量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人員的配比也因此達到最佳,人員的流動性相對來說較為穩定。”
眼下,先達機械除了占有的國外市場份額,還在不斷開拓新的市場環境,力求打開更多國際市場,尋找更多市場機遇。
走“精品化”路線 打造“先達”品牌
隨著石材市場的飽和,賣方市場正向買方市場轉變,未來石材的體量將呈現下降趨勢。從往年來看,石材用量的增加主要得力于政策支持,房地產、基建的大開發。當石材的需求量越來越低,市場將會出現兩極化格局——低價格與精品化。面對這兩種情況,走“精品化”發展路線成為明智的選擇。而與石材機械息息相關的機械產業,“精品化”機械無可厚非地成為企業重要的拐點,如此一來,機械企業才得以在業界拔高自身形象。
眾所周知,在照明界擁有一席之地的歐普照明,在創業初期,遭受低價格與品質的拉鋸戰,最終選擇堅守品質,以精品占領市場。同樣的,蘇長春在經營先達的過程中,始終秉承產品質量為先的理念。正因為如此,面對激烈的大環境,先達機械依然出現良好的增長勢頭,從而實現產量的增加。


走“精品化”路線,除了在生產上進行有計劃的安排,還需對機械產品進行定位與升級,打造企業的差異化。談及先達的定位產品,蘇長春說:“力求將產品做到行業尖端,必然要對產品進行定位,利用自身優勢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并懂得把市場需求轉化為自身需求,同時把技術變成生產,研發出符合市場的智能化機械產品,進而量化生產。”
伴隨數控化機臺的發展,先達當前是福建省機械種類最多的企業,而且將會以更快更穩的步伐全面發展,同時增設云控制,建立機臺數據庫,實現機臺終端的控制,為石材機械帶來新突破。在企業擁有好的產品的同時,也應該匹配相應的服務。蘇長春說,為了達到售后服務的良好效果,先達專門成立相關的培訓部門,主要針對操作、安裝、售后等方面,面向代理商、企業進行服務。此外,采用扁平化管理,第一時間針對客戶反饋的問題進行維修,切實為客戶服務。
做好機臺產品的把關與產品的售后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產生品牌效應,拓寬企業在業界的知名度,達到讓客戶傳遞先達品牌的效果,進而為企業的合作提供更多可能。
聯合會是一個資源共享與融合的平臺
每個協會的誕生絕非偶然,在激烈的環境下,抱團發展正成為協會發展的趨勢之一。在這個以“資源”為標榜的時代,資源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渠道。近年來,資源共享愈發火熱,而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正是基于熱潮而產生,為聯合會成員提供資源共享與融合的平臺,利用便捷的商業渠道助推企業發展。
“在我看來,聯合會最大的優勢在于資源共享,在今后,聯合會將更好發揮成員優勢,分享經營理念、管理理念,市場理念,甚至客戶需求,從而促進企業合作。”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蘇長春說,聯合會做好資源共享,利用資源造福企業,同時為企業提供資金、社交等方面的支持,攜手助推聯合會更好的發展。


蘇長春
先達機械總經理
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接棒家業 融入機械行業
1985 年,不論是水頭、石井一帶,還是五里橋對岸的安海鎮,石材行業都尚未繁榮。彼時,先達機械已經初具雛形,生產機械零件加工。而后經過十年的沉淀,研發出先達第一臺四柱龍門圓弧板切石機。同時伴隨石材產業的發展,先達相繼研發各類市場需求的機臺,以滿足石材的切與磨,提高石材的切石效率。

▲先達機械發展歷程
時間一晃至 2011 年,蘇長春完成了學業。由于先達機械人手不足,蘇長春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在家族的影響下,蘇長春從小耳濡目染,對于機械的喜愛日益增加。在大學期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機械相關的專業,全面學習系統知識。
經過三年的基層磨練,蘇長春漸漸熟悉先達的運營流程,知曉各個生產環節,在處理公務上,早已蛻變成先達的一把手。直至 2013 年,蘇長春正式出任先達機械總經理,管理公司各類事務。雖然擔任總經理一職,但是在市場調研,機臺研發,銷售計劃等方面,蘇長春都事無巨細進行把控,生怕某一環節運營不當。
產品與市場總是相輔相成,好產品自然要適應市場需求。“每年,花費一半的時間在‘走市場’,而另一半時間則在管理公司。”先達機械總經理蘇長春說,產品與市場,兩者的聯系不可分割,做市場調研的時候,產品的需求自然凸顯,同時根據客戶建議對機臺進行改進與提升。
家業的接棒與傳承,在每一個時代都會面臨。由此,蘇長春甘之如飴地接受重任,管理先達機械,以新人的維度與視角運營公司,助推企業更好地成長。值得一提的是,蘇長春成立的貿易部,對于先達機械的市場布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設立貿易部 開拓國外市場
如果一個企業的市場只停留于某一市場,那么產品的市場份額并不能得到擴張。蘇長春清楚地認識到,先達機械的客戶不能僅僅局限于水頭的石材產業,還應該擴展到國內其他省份,甚至國外市場。“2013 年,先達機械 80% 的業務體量都聚集在水頭,省外與國外的份額并不多。”出于先達的整體戰略規劃以及大環境驅動,蘇長春毅然決定設立貿易部,同時在全國三分之二的省份設立駐點,諸如浙江、江蘇、河北等地。

▲先達機械廠房
對于貿易部的設立,先達在前期進行了各個方面考察。在蘇長春看來,國外的市場并不好做。特別是意大利,石材機械產品的競爭過于激烈。其實,最大的制約因數是售后服務,石材機械產品銷往國外市場,不單單只是產品的買賣,還有相關的售后服務。但是很多廠家認為買賣只是產品層面的交易,從而缺少后續服務。先達正是因為看到這樣的市場缺陷,在把關產品品質的同時,也認真做好售后服務。目前先達的國外業務主要集中在中東,歐洲,以及非洲等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企業成立貿易部不僅會促進訂單的增加,同時也確保生產的平衡,保證產品質量。“開發國外市場,一方面可以為先達帶來訂單,保證企業整個生產鏈的平衡運行。而國內石材市場的旺季出現在年頭,年中處于淡季,從某種程度上無法保障生產鏈的平衡,但是對于國外市場而言,每個國家都有自身不同的特性。可以說與國內的市場形成互補,達到生產平衡,從而保證質量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人員的配比也因此達到最佳,人員的流動性相對來說較為穩定。”
眼下,先達機械除了占有的國外市場份額,還在不斷開拓新的市場環境,力求打開更多國際市場,尋找更多市場機遇。
走“精品化”路線 打造“先達”品牌
隨著石材市場的飽和,賣方市場正向買方市場轉變,未來石材的體量將呈現下降趨勢。從往年來看,石材用量的增加主要得力于政策支持,房地產、基建的大開發。當石材的需求量越來越低,市場將會出現兩極化格局——低價格與精品化。面對這兩種情況,走“精品化”發展路線成為明智的選擇。而與石材機械息息相關的機械產業,“精品化”機械無可厚非地成為企業重要的拐點,如此一來,機械企業才得以在業界拔高自身形象。
眾所周知,在照明界擁有一席之地的歐普照明,在創業初期,遭受低價格與品質的拉鋸戰,最終選擇堅守品質,以精品占領市場。同樣的,蘇長春在經營先達的過程中,始終秉承產品質量為先的理念。正因為如此,面對激烈的大環境,先達機械依然出現良好的增長勢頭,從而實現產量的增加。


走“精品化”路線,除了在生產上進行有計劃的安排,還需對機械產品進行定位與升級,打造企業的差異化。談及先達的定位產品,蘇長春說:“力求將產品做到行業尖端,必然要對產品進行定位,利用自身優勢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并懂得把市場需求轉化為自身需求,同時把技術變成生產,研發出符合市場的智能化機械產品,進而量化生產。”
伴隨數控化機臺的發展,先達當前是福建省機械種類最多的企業,而且將會以更快更穩的步伐全面發展,同時增設云控制,建立機臺數據庫,實現機臺終端的控制,為石材機械帶來新突破。在企業擁有好的產品的同時,也應該匹配相應的服務。蘇長春說,為了達到售后服務的良好效果,先達專門成立相關的培訓部門,主要針對操作、安裝、售后等方面,面向代理商、企業進行服務。此外,采用扁平化管理,第一時間針對客戶反饋的問題進行維修,切實為客戶服務。
做好機臺產品的把關與產品的售后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產生品牌效應,拓寬企業在業界的知名度,達到讓客戶傳遞先達品牌的效果,進而為企業的合作提供更多可能。
聯合會是一個資源共享與融合的平臺
每個協會的誕生絕非偶然,在激烈的環境下,抱團發展正成為協會發展的趨勢之一。在這個以“資源”為標榜的時代,資源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渠道。近年來,資源共享愈發火熱,而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正是基于熱潮而產生,為聯合會成員提供資源共享與融合的平臺,利用便捷的商業渠道助推企業發展。
“在我看來,聯合會最大的優勢在于資源共享,在今后,聯合會將更好發揮成員優勢,分享經營理念、管理理念,市場理念,甚至客戶需求,從而促進企業合作。”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蘇長春說,聯合會做好資源共享,利用資源造福企業,同時為企業提供資金、社交等方面的支持,攜手助推聯合會更好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