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廣大石材人的微信朋友圈今天都被這樣一則消息刷屏了:備注有“xx公司”及“貨款”字樣的往來賬款,銀行及稅局均將默認為公司非稅收入,銀行和稅局將聯合凍結銀行卡號及卡內現金,此類交易被認定為偷稅行為。

這樣一個重磅消息,如果是真的執行了,緣何沒有官文出來?難道真是內幕消息先公布,是劇透?究竟是真是假,不少石材人邊轉邊打問號。
而據一些石材老板在與相關部門溝通后,得到的答復則為:
一、銀行暫時沒有接到相關文件要求與稅務部門配合刷屏內容中的相關工作;
二、個人賬戶避稅確實會被列入稽查范圍;
三、個人賬戶的異常,不僅僅指備注“公司名稱” “貨款”,稅務局查稅也是有法可依的。
四、刷屏內容提到的凍結賬號或卡內現金的說法欠妥,這不是隨意性的行為。
雖然這一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官方確認,
但現在稅務稽查形勢越來越嚴,
手段越來越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上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視頻會議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
石材人困境:
企業利潤一再被壓縮,2019可能會更難!
如今,
每個行業競爭都很激烈,
每個老板都希望把企業成本降下來,
讓企業利潤更多一點,
可每次都事與愿違。
今年以來,
小編周圍每一個石材人,
每一個,是的,每一個都在說:
越來越難,越來越難。
很多石材企業已進入虧損經營,
不僅難以發展,
生存也變得艱難。
1、石材行業究竟出現了哪些問題?
原材料太貴
近年來,石材行業一方面受到了“經濟新常態”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隨著國家不斷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又將礦山行業的環保整改推到了風口浪尖。自去年年底開始,從基礎配置到外包裝價格都在漲,而且如今石材價格如此透明,利潤微薄的石材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各方成本上漲的壓力。
所以,在礦山關停、設備升級、房租上漲等一系列因素的多方夾擊下,石材價格節節升高,甚至出現了某些品類停采后“有錢難買到”的情況。如果不漲價,石材真的沒有利潤了,沒有利潤的事情,絕不長久!
環保檢查日趨嚴格
近年來,隨著國家深入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客觀上導致了停廠、封礦現象蔓延。隨著環保整治的狂潮席卷全國,河南駐馬店的石材業強停了三個月,繼而湖北隨州、廣東云浮、福建永定都被洗禮,關停、倒閉潮不斷。石材人朋友圈充斥著“山東石材企業注意!為期20天的省級環保督查即將啟動”、“中央環保督察組提交反饋:九江取締525家石材加工廠 ”等關停整改消息,石材行業一片蕭條。
如此大環境之下,石材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如今在加上開采的限制與礦山的關停,石材品種及數量必然驟減,當市場需求增大,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時,石材價格也必然上漲!
此外,很多城市迫于政策的壓力、為了城市的美觀,搬遷或者關閉了很多的石材廠。更有甚者大搞一刀切,以“三光政策”粗暴對待實業。企業大面積停水斷電、原材料價格暴漲、工人停工失業......整個市場環境雜亂一片!強烈不滿最終引起中央發話:讓你查環保,誰讓你見廠子就關了?!央視也及時發聲,反對環保“亂作為”。
人工成本過高
物價上漲,實際生活成本增加。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少選擇石材這個行業,導致人員緊缺。有一個石材老板曾經算過一筆賬,去年一位普通石材加工師傅的日薪在230-240元/天,而今年已普遍漲到了260-280元/天,有些口碑好的老師傅甚至達到了300元/天。目前,按照一個月干25天活計算,一個熟練的石材加工師傅月收入至少能達到七八千元,收入水平遠超普通白領。
小編去某石材廠實地調研的結果也顯示,該廠工人工資底薪就有6000元。一般的工人算上績效月薪能達到1萬多元,某些特殊工種月薪能達到15000多元。
勞動力成本的提升無疑增加了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逐年增加的勞動力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也削弱了石材企業的競爭優勢。
2、今年已經這么難,明天會好嗎?
可能會更難……
稅收更高,原材料漲價,生產和運營成本提升,企業利潤一直在下滑,更有“環保整改”這一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石材人頭頂。加上從2019年起,社保改革,自2019年1月1日起劃歸稅局統一征收,企業要幾乎要多交1倍的員工社保費用。
“江南皮革廠,江南皮革廠,倒閉了,老板黃鶴吃喝嫖賭欠下3.5億,帶上小姨子跑了....”這個流傳了有16年之久的骨灰級洗腦神曲已經深入人心。而如今石材行業就如同這首神曲中所描述的情況一樣,漲價、整改、停產、關門甚至倒閉。
老板確實“跑了”,卻是因為不堪忍受巨大成本費用,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經營許久的石材廠。
可能就如某個石材老板所說:
年入千萬,活得卻不如廣場舞大媽瀟灑
當好一個石材老板,真難。

這樣一個重磅消息,如果是真的執行了,緣何沒有官文出來?難道真是內幕消息先公布,是劇透?究竟是真是假,不少石材人邊轉邊打問號。
而據一些石材老板在與相關部門溝通后,得到的答復則為:
一、銀行暫時沒有接到相關文件要求與稅務部門配合刷屏內容中的相關工作;
二、個人賬戶避稅確實會被列入稽查范圍;
三、個人賬戶的異常,不僅僅指備注“公司名稱” “貨款”,稅務局查稅也是有法可依的。
四、刷屏內容提到的凍結賬號或卡內現金的說法欠妥,這不是隨意性的行為。
雖然這一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官方確認,
但現在稅務稽查形勢越來越嚴,
手段越來越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上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視頻會議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
石材人困境:
企業利潤一再被壓縮,2019可能會更難!
如今,
每個行業競爭都很激烈,
每個老板都希望把企業成本降下來,
讓企業利潤更多一點,
可每次都事與愿違。
今年以來,
小編周圍每一個石材人,
每一個,是的,每一個都在說:
越來越難,越來越難。
很多石材企業已進入虧損經營,
不僅難以發展,
生存也變得艱難。
1、石材行業究竟出現了哪些問題?
原材料太貴
近年來,石材行業一方面受到了“經濟新常態”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隨著國家不斷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又將礦山行業的環保整改推到了風口浪尖。自去年年底開始,從基礎配置到外包裝價格都在漲,而且如今石材價格如此透明,利潤微薄的石材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各方成本上漲的壓力。
所以,在礦山關停、設備升級、房租上漲等一系列因素的多方夾擊下,石材價格節節升高,甚至出現了某些品類停采后“有錢難買到”的情況。如果不漲價,石材真的沒有利潤了,沒有利潤的事情,絕不長久!
環保檢查日趨嚴格
近年來,隨著國家深入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客觀上導致了停廠、封礦現象蔓延。隨著環保整治的狂潮席卷全國,河南駐馬店的石材業強停了三個月,繼而湖北隨州、廣東云浮、福建永定都被洗禮,關停、倒閉潮不斷。石材人朋友圈充斥著“山東石材企業注意!為期20天的省級環保督查即將啟動”、“中央環保督察組提交反饋:九江取締525家石材加工廠 ”等關停整改消息,石材行業一片蕭條。
如此大環境之下,石材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如今在加上開采的限制與礦山的關停,石材品種及數量必然驟減,當市場需求增大,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時,石材價格也必然上漲!
此外,很多城市迫于政策的壓力、為了城市的美觀,搬遷或者關閉了很多的石材廠。更有甚者大搞一刀切,以“三光政策”粗暴對待實業。企業大面積停水斷電、原材料價格暴漲、工人停工失業......整個市場環境雜亂一片!強烈不滿最終引起中央發話:讓你查環保,誰讓你見廠子就關了?!央視也及時發聲,反對環保“亂作為”。
人工成本過高
物價上漲,實際生活成本增加。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少選擇石材這個行業,導致人員緊缺。有一個石材老板曾經算過一筆賬,去年一位普通石材加工師傅的日薪在230-240元/天,而今年已普遍漲到了260-280元/天,有些口碑好的老師傅甚至達到了300元/天。目前,按照一個月干25天活計算,一個熟練的石材加工師傅月收入至少能達到七八千元,收入水平遠超普通白領。
小編去某石材廠實地調研的結果也顯示,該廠工人工資底薪就有6000元。一般的工人算上績效月薪能達到1萬多元,某些特殊工種月薪能達到15000多元。
勞動力成本的提升無疑增加了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逐年增加的勞動力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也削弱了石材企業的競爭優勢。
2、今年已經這么難,明天會好嗎?
可能會更難……
稅收更高,原材料漲價,生產和運營成本提升,企業利潤一直在下滑,更有“環保整改”這一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石材人頭頂。加上從2019年起,社保改革,自2019年1月1日起劃歸稅局統一征收,企業要幾乎要多交1倍的員工社保費用。
“江南皮革廠,江南皮革廠,倒閉了,老板黃鶴吃喝嫖賭欠下3.5億,帶上小姨子跑了....”這個流傳了有16年之久的骨灰級洗腦神曲已經深入人心。而如今石材行業就如同這首神曲中所描述的情況一樣,漲價、整改、停產、關門甚至倒閉。
老板確實“跑了”,卻是因為不堪忍受巨大成本費用,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經營許久的石材廠。
可能就如某個石材老板所說:
年入千萬,活得卻不如廣場舞大媽瀟灑
當好一個石材老板,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