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上這些都不重要。
有越來越多的石材企業、石材人、石材、“石材”在參與這個盛宴,而就目前看來,設計周確實也值得走一遭。
兩天時間、細細參觀,除了隔三差五地被一些用心的設計或者文案折服,還有另外一種新常態正在浮現。
那就是,仿制石材產品已經被消費者認可并接受,并且有越來越多的家居、燈飾、創意在應用石材或者石材仿制品。
一位設計師朋友走了一天,總結出一句話:石材行業的人不會用石材,不代表其他行業的人不會用石材。
是的,在看了許多非石材人嫻熟玩轉石材后,我也不禁疑惑:到底誰才是不懂石材的人?
【大理石瓷磚已然成為瓷磚行業的新名片】
【仿石材建筑材料】
在仿制上,除了瓷磚這一石材界的老朋友,木材、PVC、玻璃、金屬等材料也加入了行列。
而家具、燈飾、工藝品行業則深諳石材以及仿制石材的設計、應用、營銷之道。可以看到好幾家家居展商,將仿制石材臺面的餐桌放在展位的C位,專門打了一束光源,以此吸引了許多人的駐足。
【仿制石材家具】
【天然石材家居用品】
家居展商A將天然石材應用在桌面上,然后介紹說:“我們這件家具結合了天然石材,進口的!彰顯檔次。”
家居展商B的衣柜上貼著石材紋路的貼片,他們說:“我們的產品不僅讓人們體驗石材優美的紋理,還能避開天然石材的一些問題,比如……。”
塑膠地板商C說:“我們采用先進的科技重新詮釋天然,讓人們可以在不破壞資源的情況下享用大自然的美。”
仿石材的材料商D說:“國人對木頭、石頭有著天然的喜好,我們讓消費者不再糾結!”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對石材有著較多了解的我也對此表示認可和接受。
而許多參觀者對這些展品和這套話術的反應是:“好看;創新;有點神奇;挺好的,選擇性更多了。”
【文案是點睛之筆】
此外,在現場還能看到許多其他行業的展商,在概念的打造、主題的設定、記憶點的設計和文案的策劃上操作嫻熟,令眾多天然石材企業望塵莫及。
比如諾貝爾瓷磚的“腦力激蕩室”,結合了七巧板、扎染手法、南疆手工棉線、刺繡等主題,揉進了對應款式的瓷磚產品,并以體驗互動的方式,加深了觀眾對諾貝爾產品的印象。
龜一水磨石則用巧克力做出了水磨石的樣式,用可以吃的水磨石為噱頭搶占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道訊陶瓷馬卡龍色系的俄羅斯方塊陶瓷,讓觀眾可以現場自由DIY,形成絕佳的伴手禮,好看好玩好記。
……
在這個層面上,天然石材參展商如果想要吸引到消費者、設計師的目光,則仍需繼續加強設計、創意以及定位。
總之,在現場可以深刻地體驗到,石材在很多行業里是加分項的存在,它很好地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多數人都知道并且認同天然石材優美、底蘊,應用者將天然石作為賣點賣力吆喝,仿制者大方承認,并準備了一套邏輯完整的說辭。
或許還可以這樣說,其實不懂天然石材的人并沒有石材人想象中的多,是石材人傲嬌地認為行外人都不懂石材,并且不小心將自己孤立起來了。
石材人矛盾地兼具了迷之自信和迷之迷茫。
其實當眾多行業在應用、仿制石材這種現象成為常態時,對石材人來說或許應該解讀為一種善意的提醒。它除了說明石材元素深受廣大消費者的真心喜愛,同時也說明石材行業不僅離消費者有距離,離其他行業同樣很遙遠。
如今天然石材的加工工藝又進入了全新的階段,輕、薄、透正在成為石材的前綴。如果石材人愿意更主動與佛山、中山、仙游等地建立連接,與家具、燈飾、金屬、木材等行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將石材融入這些行業的產品中,那石材將會以理所當然的方式滲透進所有人的生活,也自然而然會有更多行業、更多人來為這個行業發聲、正名。
來源:天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