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959年4月份起從事了銷售石材產品工作,到目前為止有50年以上時間了。作為對中國石材行業和日本石材行業人員參考,根據我的加工石材與開礦山等各個方面的經驗整理了以下內容。
第一,高漲工資
隨著經濟規模擴大與提高水平,打造經濟基礎的人工費就是工資也會上漲。比如,我妻子1962年18歲開始銀行工作時月工資是11,500日元,過了3年后1965年漲到20,000日元了。1961年在日本靜岡地區的石工一天工資800日元,1965年就漲到大約2,000日元了。適當的人工費才能留住人員。
面臨以上事宜,免不了提高生產力與工廠的合理化了。因此特急地進行了機械化,把一個人能做的工作量提高了當初的大概3到4倍。剛好因為研究開發大切切片與磨盤上有了進步,提高產量結果壓了一點產品漲價幅度。可是實際上有了其它因素還是慢慢地漲價了。
石材切割設備1958年左右上市后不斷地進步,1970年(昭和45年)出了大切(60英寸的)。弊社1971年引進它后1979年(昭和54年)采用了100英寸的。之后成功全自動化、可以一天24個小時無人操作切割工作時有一段時間降了切割費。
15、16年前開始因為通貨緊縮工資下降了。
第二,人民幣漲價、日元與美元之間的匯率
對此問題日本的石材行業人員沒有做到任何事情,可以說行業整體對日元升值一次都沒有采取過任何對策。
1945年日本戰敗后被美國接管了,此長期間內一直保持了360日元/美元的固定匯率制。1970年(昭和45年)在大阪舉辦了世博會的第二年1971年(昭和46年) 1美元降到了308日元,此后改浮動匯率制了。再過了15年降到了200日元以下,1995年到90幾日元了,然后回復到120日元以上可是目前1美元才76日元左右了。這40年的時間內日元升值了將近五倍了。也就是說原來價值1,000日元的外國產品,目前只花200日元能進口到日本。
這樣一來日本國內情況也有很大的變化。因為之前石材行業沒有采取對進口產品關稅對策,國內開礦行業和加工行業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是價格競爭上輸給了進口產品。
說不定有一天在中國1美元會到2-3人民幣。現在可否研究對策?
第三,物價變化與石材產品價格關系
1959年我從事有關石材工作后,每年漲石材的價格了。后面幾年的時間內只要有料就能賺到錢,這情況還直接關系到漲人工費與油費。1972年田中首相上任、回復了跟中國之間的關系了。他提出日本列島改造論后土地漲價了,此后1973年(昭和48年)10月份OPEC提上了石油費引起了 “石油沖擊”,記得這是物價最高的一段時間。在我的店鋪1974年把1才1,500日元的某種荒料可以2,500日元賣出了。但是因為此反作用1975年產品價降了30%以上,過了3年左右突然好起來了,這就是泡沫經濟的開始。
之后一直到1993年為止不斷地漲土地、股票、各產品價格,因此日本國民都變成飄飄然的。1995年開始通貨緊縮繼續到現在了,土地價格降了最大幅度90%以上、工資額沒有變動。此結果石材行業帶來了一場物流革命。消失了商社、批發商與零售商之間的區別,零售商開始直接從中國、印度等國家進口,佛壇店和點景石店也開始零售墓碑了。這15年來墓碑價格一直降到現在了。
今后該怎么做? 我認為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的產品要高價銷售,其它的要按適當的價格銷售的時代了。 應該要研究怎樣努力保持最終用戶認為合理的產品價格銷售,如果做不到此事,恐怕石材行業的將來也保證不了了。期待各位的努力。
第一,高漲工資
隨著經濟規模擴大與提高水平,打造經濟基礎的人工費就是工資也會上漲。比如,我妻子1962年18歲開始銀行工作時月工資是11,500日元,過了3年后1965年漲到20,000日元了。1961年在日本靜岡地區的石工一天工資800日元,1965年就漲到大約2,000日元了。適當的人工費才能留住人員。
面臨以上事宜,免不了提高生產力與工廠的合理化了。因此特急地進行了機械化,把一個人能做的工作量提高了當初的大概3到4倍。剛好因為研究開發大切切片與磨盤上有了進步,提高產量結果壓了一點產品漲價幅度。可是實際上有了其它因素還是慢慢地漲價了。
石材切割設備1958年左右上市后不斷地進步,1970年(昭和45年)出了大切(60英寸的)。弊社1971年引進它后1979年(昭和54年)采用了100英寸的。之后成功全自動化、可以一天24個小時無人操作切割工作時有一段時間降了切割費。
15、16年前開始因為通貨緊縮工資下降了。
第二,人民幣漲價、日元與美元之間的匯率
對此問題日本的石材行業人員沒有做到任何事情,可以說行業整體對日元升值一次都沒有采取過任何對策。
1945年日本戰敗后被美國接管了,此長期間內一直保持了360日元/美元的固定匯率制。1970年(昭和45年)在大阪舉辦了世博會的第二年1971年(昭和46年) 1美元降到了308日元,此后改浮動匯率制了。再過了15年降到了200日元以下,1995年到90幾日元了,然后回復到120日元以上可是目前1美元才76日元左右了。這40年的時間內日元升值了將近五倍了。也就是說原來價值1,000日元的外國產品,目前只花200日元能進口到日本。
這樣一來日本國內情況也有很大的變化。因為之前石材行業沒有采取對進口產品關稅對策,國內開礦行業和加工行業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是價格競爭上輸給了進口產品。
說不定有一天在中國1美元會到2-3人民幣。現在可否研究對策?
第三,物價變化與石材產品價格關系
1959年我從事有關石材工作后,每年漲石材的價格了。后面幾年的時間內只要有料就能賺到錢,這情況還直接關系到漲人工費與油費。1972年田中首相上任、回復了跟中國之間的關系了。他提出日本列島改造論后土地漲價了,此后1973年(昭和48年)10月份OPEC提上了石油費引起了 “石油沖擊”,記得這是物價最高的一段時間。在我的店鋪1974年把1才1,500日元的某種荒料可以2,500日元賣出了。但是因為此反作用1975年產品價降了30%以上,過了3年左右突然好起來了,這就是泡沫經濟的開始。
之后一直到1993年為止不斷地漲土地、股票、各產品價格,因此日本國民都變成飄飄然的。1995年開始通貨緊縮繼續到現在了,土地價格降了最大幅度90%以上、工資額沒有變動。此結果石材行業帶來了一場物流革命。消失了商社、批發商與零售商之間的區別,零售商開始直接從中國、印度等國家進口,佛壇店和點景石店也開始零售墓碑了。這15年來墓碑價格一直降到現在了。
今后該怎么做? 我認為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的產品要高價銷售,其它的要按適當的價格銷售的時代了。 應該要研究怎樣努力保持最終用戶認為合理的產品價格銷售,如果做不到此事,恐怕石材行業的將來也保證不了了。期待各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