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表示,目前第二輪第一批督察進駐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待中央批準之后,將于近期啟動新一輪督察。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已經完成了,第二輪計劃何時啟動?與第一輪相比,第二輪有哪些新的特點和安排?在此前的督察中,有一些地方被曝存在“一刀切”的問題,在第二輪督察過程中,會有哪些針對性措施來避免這些問題?
對此,翟青介紹,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從2019年開始,2020年、2021年,利用三年的時間對被督察對象開展新一輪督察。再利用2022年一年的時間,對一些地方和部門開展“回頭看”。目前第二輪第一批督察進駐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待中央批準之后,將于近期啟動新一輪督察,具體的督察地方,包括其它的督察對象待中央批準之后,會立即向社會公開。
在新一輪督察中,衛星遙感、紅外識別、無人機、大數據等技術將統統上場,對生態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精準定位和打擊。
還有已經重申很多遍的,國務院有關部門與中央企業也將納入督察范圍,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不過,相較于上面這些,許多人最關心的還是有關“一刀切”的問題。
早在2018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時,生態環境部就專門制定了禁止環?!耙坏肚小惫ぷ饕庖姡髁罱挂宦申P停、先聽再說等簡單粗暴的敷衍行為,避免集中停產停工等。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也都感覺到了,個別地方為了緩解頭頂的環保壓力,對餐館、汽修店、洗車店甚至饅頭店等統一關閉,不但嚴重干擾了市場的正常運營,還造成了廣大老百姓的不便。
實際上,真要禁止環保“一刀切”,就必須建立相應的標準,哪些該關,哪些不該關,精準定位真正的污染源,對癥下藥。環保部門應該提升服務意識,幫助企業整改,而不是二話不說就查封關停。
當然了,還有一部分人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國家叫停了環保“一刀切”就是放松了環保監管和執法,因此滋生出僥幸心理,這同樣要不得!
總之一句話,“高壓”環保不等于不講方法,更不等于可以“一刀切”粗暴執法,這一點,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會變化。
最后,可以百分百確定的是,在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中,一旦發現有“一刀切”問題,將會被問責追責,嚴懲不貸!讓我們拭目以待。
各種限產停產,石材庫房的貨早已空了,石材礦山和工廠也停產了,客戶的單子無法完工,賠錢停產,誰來為我們石材企業的損失買單?誰來養活我們企業和石材工人?西北風喝得已經想死的心都有了。
曾經:要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雖小,但在整個社會經濟中一點都不“小”。
小企業也曾為了地方經濟,為了國家發展做出貢獻。過去,天天喊招商引資,政策優惠,要思想解放,先上車再辦手續,一切先開工生產再說。如今不分青紅皂白,不給機會和時間,就將我們一腳踢開,怎能不讓我們心寒,怎能不讓我們怨聲載道。維權是我們的權利,但石材生意圈提醒你,要理性、合法,走正規渠道。國家明文規定: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將繼續嚴厲禁止“一刀切”!
發現一起!嚴查一起!懲治一起!
石材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是我們現代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建材材料。因而,需要政府、行業協會、石材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引導并推進石材產業走持續發展之路,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石材人拒絕“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