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富強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宜斌在第三屆金鑰石獎頒獎盛典暨中國花崗石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進行主題演講)
11月8日下午,由中國石材協會、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辦,第二十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暨石材設計周、中國花崗石直采平臺承辦的第三屆金鑰石獎頒獎盛典暨中國花崗石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完美落幕。在活動中,福建省富強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石材協會副會長、第二屆金鑰石獎年度價值礦山獎獲得者彭宜斌帶來了一場題為“綠色礦山——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的演講,相信彭總的經驗,能夠給予您一些引導向綠色轉型的啟示。
以下為演講內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石材行業的同事們,大家好。我來自福建富強石材有限公司,我是彭宜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礦山十幾年來走過的歷程,從十幾年前創建,到2016年1月20日我們又領到十年開采證,再到今天,這一切是怎么發展來的。
(富強石材有限公司礦山遠景圖)
最近,11月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夯實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基礎。所以說,以后的礦山,管理一定是會越來越嚴厲的。
我們富強石材有限公司創辦于2005年,位于福建省建寧縣。2018年時,我們榮獲了由中國石材協會頒發的“全國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單位”稱號。今年,我們又入選了第一批福建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單,并已經被遴選為福建省2019年度綠色礦山,由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向國家自然資源部申報全國綠色礦山。
在踏入建寧開始富強石材的事業之前,我們也一直從事采礦業。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考察過中國很多的大理石礦山和花崗石礦山,發現那時候大家普遍都認為,礦山就是臟、亂、雜。所以我在十幾年前來到建寧的時候,我和股東開了個會,我就說我們現在地處閩江之源,如果我們要在這里開礦,我們就要做些和別人不一樣的事。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石材行業,我們只有把這個礦做好了,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在這里立足。
(富強石材有限公司礦區航拍)
2006年我們開始了礦山開采工作,當年年底,我們就開始著手進行生態恢復了。那時候別人都以為我們是不是瘋了,因為我們為環保所投入的資金占用了礦山當時好大一部分的利潤,尤其是在開采初期。但我們從來不曾怠慢環保,十幾年來一直如此,我們還時刻提醒自己,環保就是發展中的一條生命線、一條底線。我們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就要做的跟別人不一樣,別讓自己留下遺憾。
現在這個行業,在礦山開采方面,我認為存在著六大問題。第一,礦山植被恢復、生態環保;第二,礦山污水處理;第三,礦山廢石、廢渣等綜合利用;第四,礦山道路修建;第五,礦山轉型升級;第六,企業和地方和諧發展。在這六個問題上,我們公司過去都做了不少事,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
首先是礦山植被恢復、生態環保這個問題。
我們礦區跟國內一些礦區不太一樣的是,很多礦區都是從礦山正面倒渣的,但我們沒有,開礦十四年來,我們始終拒絕從礦山的正面進行倒渣,我們會把所有的廢渣都集中起來處理,然后放到一個地方,尾礦堆積一層以后,先確保坡度要符合要求,以免發生滑坡,然后將之前囤好的泥土覆蓋在上面,保證結實牢固,再種上樹木,保持水土平衡,并定期給樹苗灑水、施肥。一直到今天,我們富強石材企業內部仍然保持著這樣一個傳統:每年正月開工前,我們公司所有人會先一起種樹,先把去年挖掘的山體做好植被恢復,確保沒有問題了,再接著開礦。
(富強石材有限公司每年都組織員工做植被恢復工作)
另外,我們為了邊坡復綠,還會灌注混凝土。起初,很多人以為在山頂灌混凝土是不是要蓋房子打地基,其實不是的,這是為了防止水土流失進行加固及建設水溝。
在我們的植被恢復區,你們現在能看到的所有的樹,基本都是我們十幾年前種的,這些棄渣場上的植被跟附近的原始生態林現在已經很難區分了。
(綠化前的棄渣場)
(綠化后的棄渣場)
這幾年,我們還對原來植被恢復區里的小路進行改造升級,用二十四顆我們的“藍寶石”方料雕刻成二十四孝雕像放置在小路兩邊,做成了二十四孝園。另外,礦山頂部的邊坡復綠以后,我們還在適合的位置搭建了兩個“瞭望臺”。一來,瞭望臺可以作為休閑觀景使用,二來,通過瞭望臺,我們可以把作業現場盡收眼底。我們在瞭望臺上裝了監控,這樣就可以實時監控作業現場,為安全生產建設設一道防線。
其次是污水處理問題。
(經過處理后的污水)
我們開礦已經有十四個年頭了,但大約十三年前,我們就建設了污水處理塔。后來我們知道浙江出了半自動污水過濾設備,我們也就馬上引進了半自動污水過濾設備。前幾年出了全自動壓榨機,我們富強石材也是很早引進的。
另外,我們在礦山正面底部建設了攔水壩,天然水從上面一個攔水壩經過管道排送至污水處理站下游;礦山生產污水在下一個攔水壩匯聚,再通過管道全部輸送至污水處理站,收集到我們自己的沉淀池里,經過處理使之達標,實現污水的零排放。我們的污水處理站花了2000萬左右投資建設,總容積量達到4500個立方。我們現在污水處理能力達約為2300噸每天,而礦山作業時每天的廢水量大約是840噸,污水處理能力完全可以滿足礦山作業的需求。遇到雨天的時候,我們還有二十個應急池可以派上用場,在強降雨等惡劣情況下,啟用應急池收納污水待情況穩定后再進行沉淀作業。杜絕污水流出廠外。
(富強石材有限公司擁有二十個容量巨大的應急沉淀池)
接著是礦山廢石、廢渣綜合利用的問題。
(富強石材有限公司利用廢渣生產出來的產品)
因為我們是獨立的礦區,出于綜合考量,我們決定對廢石、廢渣做加工。2016年,我們投資了三千多萬元修建了碎石場,引進了各種大型碎石設備,將廢棄石料制成機制砂和加氣磚。我們的碎石場,每天可以生產5000-6000立方的碎石,相當于三到五個專業破碎廠的碎石產量。這些廢渣料,被廣泛運用于鐵路、高速和民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上,更好地還建寧以綠水青山。
此外,我們還利用空壓機做余熱回收。靠吸收空壓機廢熱來把冷水加熱,沒有能源消耗,可以用來解決員工的生活、泳池熱水等熱能使用,非常的環保。
接著是礦山道路修建的問題。
為了改變礦區道路塵土飛揚、道路會車經常擁堵的現象。我們從2016年開始籌建礦山道路,先后投資了三千多萬元,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已經在2018年6月全線施工完畢。建好的礦區道路全程拓寬至8米,全場有6.8公里,道路全部水泥硬化,道路兩邊也完全按照市政道路標準進行了綠化,并設置好了警示標語和護欄等。
(改造后的礦區公路)
另外,在礦區道路沿路,我們還修建了十余公里的排水溝,且水溝每隔一段路程都有設置沉砂池。為了維護道路,我們配置了四個人員和一輛后八輪灑水車,專門從事道路養護工作,沉砂池也會定期派人清理。
接著是礦山升級轉型的問題。
礦石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為適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開采的同時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最終,我們決定將富強礦山發展成石窟文旅項目。除了前面提到的二十四孝石雕園,我們還要建設“閩地之母”大型文化旅游主題公園項目,配以人工瀑布、環山漫步、索道飛翔、農事體驗、產品展示、生產過程演示等體驗項目。在我們的努力下,2018年我們入選了“2018年福建省觀光工廠”,2019年入選了第一批福建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單。
(“閩地之母”大型文化旅游主題公園項目效果圖)
最后是企業和地方和諧發展的問題。
在廠區內,我們對礦山員工宿舍樓進行了改造,極大的提升了居住的舒適性。廠區內所有的的車間外墻,我們均采用了雙層隔音板,并在廠界安裝高16米的雙層隔音板、植樹等,將噪聲降低到了最低,完全不影響周邊群眾。
(廠區內的隔音板)
在社會方面,我們一直以來,都積極投身于精準扶貧、捐資助學、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并給當地百姓提供諸多工作崗位。2019年5月23日,我們還獲得了“福建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希望企業的這點愛心,能成為星星之火,讓貧困戶看到脫貧的希望,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力全社會高質量均衡發展。
這就是我們富強石材十幾年來所做的事。通過十幾年來的奮斗,我們總結出了,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保障好人民的利益。只要在早期把礦山徹底規劃好并舍得投入,就一定能打造出讓政府和人民群眾都滿意的綠色礦山。
未來,富強石材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示范單位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歡迎大家前來交流、指導工作,為加快全國各地綠色礦山的建設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