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三月十六
是石材節!
石材人的節日!
祝所有石材人,
生意興隆,財運滾滾!
石材節-萊州
石材節-五蓮
歡慶
生意興隆
每年陰歷三月十六是中國最大的石材生產銷售省份山東省的節日:”石材節”。九十年代初,全國經歷發展正是如火如荼的時候,全國各地為了弘揚本地的的經濟特色,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以經濟強項和特色的節日,隨著時間的消失,絕大多數的節日也跟著銷聲匿跡了。山東石材節確越來越成了本地石材行業不可缺少的節日。
山東省石材有近萬家生產銷售石材的廠家。各個生意興隆,財源滾滾。今天是山東石材節,按照往年的傳統,我們大都去好朋友的廠里走訪一下,表示一下祝賀。
在工廠里點起長長的鞭炮
各個廠里的歡迎客的方式人那當然也是很隆重和獨特了,山東人好客,喝酒那自然是全國第一了,全國誰不知道山東老板酒量大。山東的各個縣市幾乎都有酒廠,而且是各有特色和自己的市場。
大禍燉全羊
各個廠家都支起了大爐子,整個的全羊都早早的燉上了,那個好吃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把宴席擺在工廠的車間里,絕對是別有一番風味,給人的感覺既實際又親切。各家參加宴席的有廠家的朋友和工廠里的工人們,今天是放開量的喝酒敞開肚的吃肉,把山東大漢的風采顯示的淋漓精致。
在石板上端上擺上酒席
山東人喝酒是很有講究和學問的,首先尤長者宣布開始下手,三六一茶碗,第一碗就下肚了,這也算是喝酒的前戲開始了,然后在座的一人領一個,沒有個斤了八兩根本呲不住。酒量小也不要緊,早打好招呼,沒有灌你的。要是能喝點的那就得放開喝,不醉不休,得喝出水平喝出態度喝出感情來。
看看這羊肉吃的,過癮吧
開喝之后都有表達不完的感情和態度,喝
喝酒是個大學問,既要喝出水平又要喝出感情,既要喝出量又要不失態。那是有很大的學問和修養的,酒品人品也,在什么時候能體現出來?也就在這沒有利益關系太濃的節日中體現出來。就為了高興喝酒,就為了希望狂飲,酒不醉人人不醉,只為希望和情感喝喝酒。這個感覺實在不好找,讓人人徹底的放松,讓人人都感到興奮,實在是爽啊。
石頭節的由來
每年農歷三月十六日舉辦,由“石匠節”(或稱“山神爺生日”)演變而成。相傳,東魏武定年間(543~550年),一戶石匠在巨石上鑿了一個能容納10多人的石窟,窟內四周雕刻了眾多山神佛像,石窟造像完成正值武定六年(549年)農歷三月十六日。后來,人們便把這天稱為“山神爺生日”,也叫“石匠節”。由于萊州、五蓮石料資源豐富質優,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為充分發揮石料資源優勢,90年代初,把農歷三月十六日的“石匠節”定為“石頭節”。節日活動主要為展銷石料產品、交流石料加工技藝、進行民間藝術演出和旅游活動等。
在素有“中國石都”之稱的萊州柞村,每年農歷三月十六日,一些靠山的村莊,特別是經營石材的企業或人家,都要擺酒設宴慶祝傳統節日“石頭節”(又稱“石匠節”、“石公節”)。
此節越推越廣,如今,日照五蓮、萊州市臨界的平度、招遠等縣市的好多地方,人們都歡慶此節,且比任何傳統節日都隆重。
“石頭節”起源于萊州,考究其來歷,是漢代掖縣人李欣為宰相時,為紀念秦人黃石公在此地的善行,曾在今萊州城南的黃山上,建了“黃真人祠”和“黃真人德行塔”。據《萊州府志》和《掖縣志》載:黃山因山上有黃真人祠而得名。今在黃山中鋒北麓,仍可尋見“黃真人祠”和其“德行塔”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