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產業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就是利用數字技術,把產業各要素、各環節全部數字化、網絡化,推動業務流程生產方式的變革重組,進而形成新的產業協作、資源配置和價值創造體系。
圖片
黃奇帆是產業互聯網的支持者和倡導者,在他看來,產業互聯網是一片藍色的海洋,如果數字化轉型能拓展10%的產業價值空間,每年就能多為社會創造20000億美元的價值。可以預想,如果產業互聯網的建立對于石材家裝行業,其增長空間將是幾何級的。
在黃奇帆眼中,與消費互聯網相比,產業互聯網有明顯的區別。比如,產業互聯網是產業鏈集群中多方協作共贏,消費互聯網是贏者通吃,產業互聯網的價值鏈更復雜、鏈條更長,消費互聯網集中度較高;產業互聯網的盈利模式是為產業創造價值、提高效率、節省開支,消費互聯網盈利通常是先燒錢補貼,打敗同行對手,再通過規模經濟或增值業務賺錢。
黃奇帆介紹,產業互聯網首先是萬物發聲,即感知、感應、檢測、傳送整個系統的信息。“好比一臺核磁共振儀里面就有300多個感應元器件,如果沒有這些感應元器件,儀器就是個聾子、瞎子、啞巴。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萬物發聲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
石材行業,特別是石材家裝這種業務,具有產品標準化、生產批量化、銷售網絡化的特性,訂單具有量多值小還分散的特性,就需要產業鏈之間、供需之間相互配合,對產業互聯網這個載體,自然也是是十分期待的。
二、建立石材產業互聯網的必要性
1、石材行業的創新為什么得不到鼓勵?
必須承認,不管石材行業如何高舉“創新”的旗幟,事實上,它對創新者并不友好。回顧石材產業進程中那些半路折腰或收效甚微的創新舉措,那些好產品不能得到批量生產的遺憾。細細探求,有一部分原因可以歸咎于石材產業互聯網的缺失。
在一波又一波的互聯網革新節點上,石材人擦身而過。就如同前文所述,“錯失良機”似乎是和“勤勞苦干”一樣刻在石材人骨子里的基因。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石材人必須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擺脫目前的“創新困境”。
2、產業互聯網是產業分工的重要載體
互聯網,已經是當下建立人與人之間成本最低、最快捷的方式。電子商務的興起,史無前例地拉近了商家與消費者、商家與商家、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也讓產業鏈上的分工協作成為可能。區別于消費者互聯網,工業物聯網是無數個行業的一個一個“小鍋菜”,并不存在贏家通吃的局面。因此,借助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讓石材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分工協作、讓能夠生產出好產品的個人或企業獲得獎勵,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路徑。
3、產業互聯網是供需溝通的紐帶
互聯網,讓消費者的需求變得直接。產業互聯網不僅促進了產業鏈之間的分工協作、資源互補,更是嫁接了需求平臺——不論是B端的需求、還是C端的需求都能被快速發現,得到快速反應和滿足,這將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是信息時代商家的生存之道。
三、展望產業互聯網下的石材行業
互聯網被成為“時代的擴音器”。再小的個體,也可以用互聯網放大自己的聲音。用唐駿的話說這叫“創造價值和轉播價值”。當石材人被互聯網放大了之后,會呈現出什么樣的景象?
1、優秀設計人才將得到獎勵
成為大而全的“通才”很難,成為“通才”的人注定寥寥無幾,一個行業如果有通才的要求,那么這個行業的出路就只有一條,叫毀滅。
相反,一個行業若能而讓擁有一技之長的人得到充分發揮,定將激發出這個行業的勃勃生機。互聯網能放大一切,比如一件經典產品的發明、一套精品工程的打造、一種新型用法的研發,都可能得到大量的回饋。這種人才在石材行業里面還是有很多的,他們一旦得到大量的定單,必定會促使更多的設計人才加盟,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優秀產品越來越多,行業自然就興旺了。
2、優秀工匠型企業家將得到發展
曾經的石材人紛紛遺憾好的產品無法深入到尋常巷陌,無法為普羅大眾熟悉。而“爆款”不斷的互聯網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當好的產品被互聯網所肯定,并獲得獎勵,必將促進更多好的產品出現。好的產品多了,行業也就繁榮了。
3、品牌企業將會得到發揚
“天然石材沒有好壞之分”。材料沒有品牌基礎,只有建立了企業的產品體系,繼而建立企業品牌和服務體系,才能讓消費者產生依賴。所以一個行業,沒有品牌是沒有前途的,原因消費者無法分出好壞,也就不敢消費。相反,如果一個行業成功建立起了品牌,就會起來一批這樣的企業和大量的分銷商,從而打開內需市場。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產銷分離的實現,產業互聯網的建立,信息越來越透明時,相信石材家裝市場,一定是品牌企業的天下。
4、石材的魅力將得到推廣
天然石材自然色澤和紋理就是大自然里面最好的材料,石材的可塑性和石材行業的能工巧匠把石材的水刀、雕刻、異型工藝等做得出神入化,但受限于材料的特殊性和平臺的局限,大多數材料和產品都得不到充分的推廣,產業互聯網自然應該承擔起,也當然能承擔得這份使命。
石材產業互聯網能成功打造,各種材料和工藝都可能得到運用,行業也會走出流行色的怪圈,回歸到多姿多彩的自然本色。
5、消費潛能將得到充分釋放
在多年的行業觀察中發現,石材的需求方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有石材用戶反饋,他們為了裝修一套房子,已經調查了四年了,裝修行業的水太深。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供需雙方互不信任,消費潛能自然得不到釋放,產業互聯網可以讓優秀的個人和企業脫穎而出,自然也就為需方對接上了合格的供應商,行業的形象將會被重塑。
6、社會資源將得到充分運用
石材是資源類行業,合理庫存是必要的。但石材的的庫存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的范疇,以現有的銷售速度看,各級石材廠商囤積的庫存,10年可能也是無法賣完的。許多廠商辛辛苦苦一輩子的積累,都成了庫存。庫存的積壓,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大多數都屬于“材料有問題”,有問題的材料如果不能在工裝時代消化,家裝時代就必須進行深加工和主動營銷才可能完成。
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協作共贏。石材產業互聯網的建立,有可能將鏈上數萬個廠、商、匠在供應鏈上成合力,同時也讓供需之間建立起聯系,只有讓優秀者勝出的平臺,才可以幫助行業擺脫困境,走出迷茫,走進石材家裝的新時代。
編后語
中國石材產業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愛拼敢拼、迎難而上的石材人。在經濟波動的浪潮和多個關鍵節點上,正是國家的戰略、政府的支持和石材人的拼博精神,讓這個產業不斷迸發活力,也讓石材人更加成熟、更加堅定、更加自信。
如今,危機再現,但仍然有理由相信,機會與挑戰永遠并存。事物本質上是能量的轉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石材行業的花蓮現象,就讓它起于歐洲,終于花蓮吧。石材人要擁抱變化,沖向新的藍海、沖出生天。圖片
來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