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水頭的大板市場全面開花,“廠改市場”讓很多工廠搖身變為“大板市場”。目前僅鎮中心就有近70家的大板市場,而散在各個角落的小市場、小倉庫那更是數不勝數。在很多躍躍欲試的石材人眼中,租賃就是一本萬利,所以市場投資在水頭依然十分活躍,每年至少增加四五家大型市場。
大板市場如果要避免淪為“倉庫俠”,就要真正參與交易鏈條、提升運營能力、提高服務水平。
縱觀水頭石材市場的發展史,從最初粗放式管理的閩南第一建材市場,到步入專業化的澳盛大板市場,再到現在的遍地開花……實際上,石材批發市場的投資成本巨大。大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資金成本、建設成本、人工成本。而大部分的石材批發市場主要收入來源就一個——收租。稍有不慎,就可能淪為倉庫,或者僵尸市場,租金入不敷出。
隨著大板市場的不斷增加,競爭不斷加大,搶奪商戶成為大板市場的重中之重。有些新市場為了拉攏商戶,不惜安排大量業務員去一些老市場游說,而商戶囿于新市場的誘惑,因而出現了一年多次挪窩的怪象。
市場的生意依賴于商戶的資源,商戶成為市場的救命稻草,而市場和商戶沒有互相制衡的關系,市場完全陷于被動。另外,市場缺乏服務,也缺乏強有力管理的籌碼,大部分大板市場,只是提供了經營場所。要想打破石材大板市場生存狀態,就需要做相應的變革,需要做功能延伸。
圖片
首先,大板市場應該真正參與交易鏈條。市場在對接產品源頭上有得天獨厚的規模優勢,如果聯合設計裝飾公司或者房地產方,就可以把采購規模10倍以上地放大,可以獲取更低的價格以及更短的賬期。這個環節,市場可以賺取利潤,也可以讓商戶得到實惠,增加黏性。
其次,大板市場要提升運營的能力。商戶的生意受到各種影響,互聯網的沖擊、競爭對手的沖擊等,這些都制約了商戶的發展。市場如果想要商戶多給自己“交錢”而且心甘情愿,必須先要幫助商戶賺錢。像鵬翔石材城就架設了線上B2B商城,幫助商戶拓客,而且自建團隊到全國的石材零售批發地推廣。對入駐商戶的出庫量進行榜單排名,每月出庫前五名的商戶進行現金獎勵。同時,對連續數月銷量排名末位的商戶采取淘汰制,獎優罰劣的經營模式,極大提高了市場的整體競爭力,也大大激發了商戶們的斗志。天一選材城引入網紅直播、線上銷售小程序等,讓商戶拍手叫好。商戶賺了錢,提高租金,商戶是非常愿意的。
再次,市場應著眼于提高服務水平。一個大型的石材批發市場,光商戶就好幾百家,從業人員千人以上,他們的工作環境、業余生活,是石材大板市場管理方需要關注的,像海西石材城里,不僅有入駐的星級餐廳,還有籃球場、健身場所等,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作為成功轉型的中閩石材城,其服務舉措不斷翻新,今年下半年市場內不僅建設了水頭首條石文化走廊,利用文化元素成功吸引大量參觀人流。與此同時,還率先舉辦抖音大賽,鼓勵商戶發抖音@市場方,播放量和點贊達到一定目標數,給予現金獎勵,這為市場做足了宣傳,也為商戶帶來了更多的流量。
來源:石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