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天然石材的開采、加工受到限制,各種人造的裝飾材料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
人造石顏色鮮艷、種類豐富,在中國已經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市場地位,在人們的認知中,天然石材嬌貴難打理,而人造石打理起來要相對簡單,不易出問題。但以小編的經驗來看,人造石一旦出問題,就是特別奇怪、特別麻煩的問題,很難解決。
比如莫名其妙的黑縫,時不時的脫膠、空鼓、開裂、黃變、泛白、麻點等等問題。
圖片
黑縫
圖片
黑縫
圖片
脫膠
經過各種匪夷所思的問題幾年的折磨、洗禮,并在痛苦里對這些案例加以分析、總結與實踐,小編得出一個結論:
照搬天然石材的方式去使用、護理人造石,遲早要出問題。
解釋這個結論,要從人造石的種類與成分說起。
一、人造石的種類
1、人造石材按照所用粘結劑不同,可分為兩類:
①有機類人造石材:以不飽和聚脂樹脂為膠結劑。
②無機類人造石材:以水泥等無機材質為膠結材料。
2、按其生產工藝過程的不同,又可分為四類:
①樹脂型人造石材:常見的石英石屬于這類
②復合型人造石材:樹脂與水泥都用。
③水泥型人造石材:水磨石屬于這一類。
④燒結型人造石材:瓷磚、地板磚、通體磚、微晶石等屬于這一類。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常見的人造石的主要成分,要么是樹脂、要么是水泥、要么是經燒制的黏土。其中,以樹脂型的人造石最常用。
各種樹脂型人造石
圖片
水泥型人造石
圖片
燒結型人造石
二、樹脂型人造石的缺陷
樹脂基人造石有3大缺陷:
1、透氣性差
樹脂基人造石幾乎沒有透氣性,如果底部存在潮汽水分,很難揮發出去。
2、易發生堿性腐蝕
樹脂基人造石采用的樹脂是不飽和聚酯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具有不可逆性。簡單來說就是堿性溶液能溶解樹脂基人造石,并且無法恢復。
而用來鋪貼人造石的水泥就是堿性的,一旦返潮吸水很容易將樹脂基人造石水解。
圖片
樹脂基人造石被水解的三個階段
如果把上圖的人造石揭開,就會發現背面被溶蝕、一層一層的剝離。這個水解過程如果你不去管它,它會越溶越快、逐漸加速,溶液體積越來越大。
小編聽過最嚴重的案例是:
人造石被溶解得只剩薄薄一層,中間被溶液撐得高高鼓起,用電鉆從中間鉆透,里面的水溶液直接噴出一米高。
3、膨脹系數大
有一個詞叫“熱脹冷縮”,指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的特性。膨脹系數是表征物體熱膨脹性質的物理量,即表征物體受熱時其長度、面積、體積增大程度的物理量。
鋪貼石材的時候,每隔一定距離會預留一定寬度的縫隙,給石材的脹縮留余量,避免石材因擠壓而變形、鼓起、開裂。
樹脂基人造石的膨脹系數遠高于天然石材,所以留縫要寬于天然石材。如果留縫過窄,樹脂基人造石受熱膨脹時就會相互擠壓,造成變形、鼓起、開裂。
但這個過程中,容易產生一個bug。
那就是:
樹脂基人造石鋪貼時留了足夠寬度的縫隙,但縫隙里被填上了云石膠。
圖片
云石膠
三、人造石補縫不要用云石膠
人造石補縫用云石膠,輕則黑縫,重則脫縫,嚴重空鼓。
1、云石膠易脫落、開裂
云石膠是一種硬膠,固化后有很高的硬度,幾乎沒有任何柔韌性。這就意味著,云石膠在受到強力擠壓、拉伸的時候,很容易開裂。
圖片
云石膠是一種硬膠
人造石在高溫條件下體積膨脹,供它伸縮的縫隙被填滿了堅硬的云石膠。要么是云石膠被擠碎、擠出,要么就是樹脂基人造石把自己擠變形、擠拱起。實際情況是兩種情況都發生。
溫度降低的時候,樹脂基人造石又會收縮,原來受擠壓的地方會慢慢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縫隙處的云石膠又會被往兩邊拉扯。
經過這樣反復的擠壓、拉伸,就會造成人造石和云石膠的開裂、拱起。
圖片
鼓包
圖片
空鼓
云石膠開裂、脫落后,就會藏污納垢,造成縫隙發黑、異味。
縫隙在清潔的過程中還會吸水吸潮,水分滲入底部的水泥砂漿里,形成堿性水溶液,慢慢水解樹脂基人造石。
2、云石膠與水泥結合力不強
由于水泥大部分為無機鹽,而樹脂為有機物(云石膠主要成分為樹脂),水泥和樹脂之間存在天生的粘接不牢固的缺陷。故此,以水泥基人造石與云石膠天生就結合不牢固,最終造成易脫膠。
四、人造石補縫用什么?
樹脂基人造石膨脹系數大,所以一定要為伸縮留余量。故此,樹脂基人造石的填縫材料要選擇柔性填縫材料。
柔性填縫材料由特殊反應型柔性樹脂膠凝材料和無機鹽、填料混合后組成,分成AB雙組分。硬化后具有一定的柔韌性,粘結強度高、硬化收縮小、填縫平滑密實,抗霉變,人造石和天然石材均可使用。
圖片
柔性玉石膠
五、如何避免樹脂型人造石水解?
避免水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斷絕水源!實際操作中,我們提倡以下方式來斷絕水源:
1、鋪貼后,留夠最少14天的養生期,讓底部的水泥砂漿自然晾干、充分干燥。
2、鋪貼后縫隙不要立即密封,養生期結束后再補縫。
3、鋪貼后3~5天內不要覆蓋任何物品。
4、用柔性膠,避免開裂。
5、用水清潔后要及時晾干。
六、發生水解后怎么辦?
樹脂型人造石在堿性環境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發現水解現象,第一步要斷水,通過切縫、開孔的方式打開水份揮發的通道,然后用抽吸或拋磨、自然晾曬的方式讓水分揮發。第二步是灌注云石膠,最后打磨拋光即可。
七、人造石為什么容易空鼓?
上面已經解釋了人造石空鼓的兩種原因:
1、因堿性環境下水解導致底部空鼓;
2、因沒有留夠縫或用云石膠補縫導致人造石擠壓空鼓。
其實還有一種空鼓原因,很容易被忽略。
圖片
這是空鼓的石材揭開后,底部的情況。
從圖上可以看出,石材底部是薄薄的一層粘接劑層,很容易開裂。粘接層下面是疏松的水泥砂漿,很容易散。像這種鋪貼方式,局部重壓、震動,很容易導致空鼓。
我們石材護理人,沒辦法左右鋪裝,只能在護理的時候盡量避免能導致它空鼓的一些操作。
具體做法如下:
人造石鋪貼完成后要保證養生48小時后才可上人,養生半個月后才能上重物拖拉、打磨施工。
八、人造石的研磨拋光
對于我們石材護理人來說,研磨和拋光才是重頭戲。
在實際應用中,人造石的研磨拋光,難出光是常態。護理過程中常見:發黃、發烏、發麻等問題。
1、人造石難出光的原因
①骨料:
人造石的骨料是由原石料經過轟炸錘擊、鄂式破碎、錘式破碎、立式研磨等一系列操作下形成的細料,骨料經粉身碎骨后強度變弱。
圖片
細碎的骨料
②樹脂:
樹脂基人造石的結合劑為不飽和樹脂,市售的石材磨片的結合劑也是樹脂,兩種樹脂硬度相差無幾,在順序研磨時產生高溫,會造成膠體脹縮皸裂、出現色變,以及難出光的現象。
2、人造石的研磨方式
要解決人造石研磨難出光問題,必須選用硬度較高、耐高溫的高級樹脂磨片,并改變使用結晶材料做人造石拋光的做法。
①磨片選擇
人造石材易產生劃痕,選用的磨片要求細膩、均勻、無顆粒狀凸起。
人造石研磨時出光較低,研磨時建議選用傳統的50#~3000#編號的七步磨片進行研磨。
②工藝要求
樹脂基人造石:帶水研磨、不可干磨,順序研磨、嚴禁跳號。
水泥基人造石:用專業干磨片搭配加硬劑干磨,避免水磨,順序研磨、嚴禁跳號。
復合型人造石、燒結型人造石:盡量不要研磨。
圖片
VD地面干磨片
③研磨翻新工藝流程
人造石研磨方式為磨片搭配機器,機器的選擇有手拋機、單盤機、研磨機等。邊角、臺面、墻面等選用手拋機,小面積工程選用單盤機,大面積工程選用研磨機。
研磨時注意井字交叉,達到均勻細膩、不留死角的研磨效果。
研磨遍數:
150#需交叉5遍以上(輕型機器加倍)。
300#用井字交叉研磨3遍以上(輕型機器加倍)。
500#,井字交叉3遍以上(輕型機器加倍)。
通過整體研磨,消除劃痕、污染,恢復人造石原色。研磨完畢之后,光澤度達到65~80度。
3、人造石的拋光處理
人造石的拋光,有結晶和封釉兩種方式。
①結晶
結晶材料里的草酸與氟硅酸等酸性成分與人造石骨料里的鈣質成分發生反應生成較為堅硬的草酸鈣與氟硅酸鈣,可增強人造石表面骨料的硬度,Al?O?成分可以起到人造石表面優化作用,蠟質和樹脂成分填補人造石表面空隙,從而形成一定的光澤度。只是光澤干澀不透,硬度低、易磨損,遇水分解、易污染失光等。
②封釉
封釉是一種物理拋光方式,VD封釉材料里的液體納米硅化合物成分通過拋磨的方式,填補人造石表面孔隙,優化人造石表面光澤度,相當于在人造石表面形成一層厚、透、潤、亮的玻璃質感的釉質層,提高裝飾性的同時可使人造石防水、防滑,光亮耐磨。
圖片
封釉技術經典代表產品
圖片
圖片
③選擇
實際施工中,我們可以依據人造石的骨料來選擇拋光方式。
骨料是大理石塊、石粉的,可以單用結晶的方式來拋光,也可單用封釉的方式拋光,或者先結晶后封釉。
骨料是玻璃、石英石材質的,建議用封釉的方式來拋光。
注意:人造石用結晶粉做久了,容易發麻;用結晶劑做久了,容易發烏。所以,結晶做3~5次后,建議換成封釉。
九、人造石要不要做防護
判斷人造石需不需要做防護,要依據材質來判斷。理論上,只要易吸水,就需要做防護。
上文說到,樹脂基人造石透氣性極差,這種材質不易吸水,所以可以不做防護。
水泥基人造石,例如水磨石,擁有水泥吸水、吸污、多孔、易風化等特性,在使用過程中逐漸變得難以清潔、黯淡無光,并伴隨著異味、泛白、龜裂等一系列問題。提倡用專用產品做充足的防護。
圖片
水磨石易吸水
建議涂刷無機磨石保護液,適用于無機磨石防水、防滲、防污處理,有效預防上述問題。
圖片
這是水泥地面上涂刷無機磨石保護液后,經過大雨沖刷的情形。
涂刷過無機磨石保護液的區域在被水浸泡的情況下,依舊保持干燥時的狀態,而沒有涂刷的區域已經吸水變色。
圖片
無機磨石保護液
十、日常保養維護
人造石的日常保養要注意防水、防污、防油,易污染區域要通過鋪設地墊、涂刷防護的方式重點防控。
日常使用塵推推塵、不可用濕拖把拖,定期用洗地機進行深度清潔,失光時采用封釉的方式進行保養。
特別注意:日常清潔工作,千萬不要用黑墊。
十一、總結
人造石有它性能上獨特的優越性,未來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但作為一種新興材質,其自身缺陷也很明顯,在應用中還潛藏著什么樣的問題,我們目前還不能完全發現,這一切要留待時間去考驗。
來源:VD石材護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