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疆的棉花,成為了網絡熱搜榜上的熱點話題。
但其實寶藏新疆遠不止有萬頃棉田,有看不完的風景和吃不夠的美食,花崗石資源也十分了得。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啟動,石材作為新疆的特色優勢產業正以乘風破浪之勢快速發展。
(新疆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西部石材強省吧。
01. 地形概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北邊陲,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占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八國接壤。基于優越的地理區位,新疆歷史上便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而今,新疆又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突出。
(新疆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
新疆不僅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資源寶庫。在新疆,人們發現的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黃金、寶石、玉石等在內的礦產資源已達138種,其中,有9種重要資源的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重要資源的儲量居西北首位。石油資源量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0%,天然氣資源量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4%,煤炭資源量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40%,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可可托海就是一個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在這里,您可以仔細觀察到片麻狀黑云母花崗巖、黑云母斜長花崗巖、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等)
02. 資源狀況
除了上面提到的資源,新疆的石材資源也非常豐富。獨特的“三山夾兩盆”地質結構,賦予了新疆極為豐富的花崗石資源。地質學研究認為,新疆地處歐亞板塊腹地,在地史演化過程中,構造運動強烈,巖漿活動頻繁,變質作用發育,碳酸鹽巖分布廣泛,巖漿種類齊全,尤其是低山丘陵區,成礦條件和采運條件均較好。截至2016年,全國所有查明的飾面石材資源量中,新疆僅此于貴州,位居全國飾面石材查明資源量第二,其中,已查明的飾面石材花崗石資源儲量位居全國第一,達136280萬立方米之多,還不包括115.05萬立方米輝長巖、54.6萬立方米輝綠巖、34.30萬立方米閃長巖、67萬立方米輝石巖。
(鄯善花崗巖礦區)
新疆飾面石材用花崗巖據成因類型劃分,屬于巖漿巖礦床 ( 中—酸性巖體 )。主要產于華力西期及加里東期,礦床規模較大,礦床形態多為巖基、巖株、巖鐘等,同時,侵入期次單一,沒有多期次疊加的巖體,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簡單均勻,并且,石材產區多為斷裂不發育地區,巖體裂隙較少。故而,新疆飾面石材具有得天獨厚的開采又是,目前,新疆花崗石礦產地已達135處,其中礦床90處。礦床中有大型7處,查明資源量121795.15萬立方米,中型17處,查明資源量10555.95萬立方米,小型66處,查明資源量3928.90萬立方米。
(奇臺花崗巖礦區)
從地市的角度看,截止2018年,新疆約有半數以上縣(市)發現有花崗石礦產資源。主要的花崗石產區包括哈密地區的哈密市,吐魯番地區的托克遜縣、鄯善縣,阿克蘇地區的溫宿縣,拜城縣,塔城地區托里縣,巴州的和碩縣、庫爾勒市,博州的博樂市,烏魯木齊周邊地區的昌吉市、奇臺縣、吉木薩爾縣和阜康市,伊犁地區的昭蘇縣、霍城縣、托里縣等。
(新疆各地州飾面石材用花崗石礦床分布情況)
(新疆主要花崗石品種及資源量)
而從品種的角度看,目前,新疆已經開發的花崗石品種共有92個。所有的花崗石品種中,卡拉麥里金資源量占到全疆資源的66.18%,其次為塔克紅,資源量占全疆的6.77%,之后依次為戈壁藍寶、卡拉麥里銀、菊花黃、豹皮花、鄯善紅等。除了這些,新疆還出產天山藍、星星藍、黑冰花、天山白麻、天山翠、紫星云、雙井紅、雙井花、天山紅、新疆紅、托里紅、雪花青、鄯善紅、馬蘭紅、豹皮鉆、綠鉆等優質花崗石。其中,天山蘭、芝麻翠、天山冰花、新疆紅、雙井紅、雙井花、菊花黃、鄯善紅、卡拉麥里金、咖啡鉆、波斯銀麻、天山雪蓮、天山玫瑰、天山大白花等已先后被列入“全國名優特品種”。
新疆花崗巖產品一覽
(卡拉麥里金)圖片(天山翡翠)圖片(鉆石金麻)圖片(菊花黃)圖片(新疆紅)圖片(棕鉆)圖片(天山白麻)圖片(天山蘭寶)圖片(雪蓮花)圖片(博樂金)圖片(博樂紅)圖片(天山灰麻)圖片(黃金鉆)圖片(雙井紅)圖片(天山蘭)
03. 產業狀況
新疆石材業的起步說早也早,說晚也晚。早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就已經將大理石作為建筑用的基礎石料、米石以及工藝雕刻石料加以工業利用評價了,但將花崗巖作為飾面石材資源進行地質評價,卻是1984年的事了。而后,直到1990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頒發《飾面石材礦地質勘探暫行規定》后,石材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才有了統一標準,人們才開始逐步對托里、哈密、和碩、托克遜、鄯善、博樂等重點地區的主要石材品種開展了普查、詳查等地質工作,石材開采加工才開始慢慢發展壯大。
(《飾面石材礦地質勘探暫行規定》的頒發,拉開了新疆花崗石生產開發的序幕)
而后近二十年時間里,新疆迎來了兩次重大的發展機遇。第一次是1998年全國首屆石材評定會,新疆的天山冰花、天山藍、新疆紅、鄯善紅、雙井紅、哈密芝麻翠、托里菊花黃等花崗石品種被評選為"中國名特石材"產品,新疆石材一炮而紅。第二次是2006年到2008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國家及自治區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哈密、托里、清河、富蘊、奇臺、博樂、阿克蘇等地區先后進行了詳盡的石材礦調查評價,卡拉麥里金、咖啡鉆、紫晶鉆、雪蓮花等優質品種由此橫空出世,逐漸征服綠城等大型房地產企業。卡拉麥里金甚至取代了部分價高貨缺的國外黃色系花崗石產品,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新疆、江蘇等地乃至臺灣、香港、美國、加拿大、歐洲的專業市場,成為不少大型建筑集團國家建設項目、豪華別墅項目、高檔寫字樓項目、高檔酒店項目、精品樓盤項目等外立面幕墻的首選材料。在市場的推波助瀾下,新疆石材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2004年哈密、鄯善、奇臺、托里、博樂等地加大石材勘查資金投入,地質工作程度提升,發現了奇臺黃羊山、哈密奧莫爾塔格等大中型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床以后,各地石材行業精英紛紛前往新疆投資建廠,一些重要石材產區甚至出現了礦山萬人空巷的繁榮景象。隨后,新疆先后承接了北京陽光廣場、南京財稅大廈、重慶會展中心、成都房交中心、深圳市民中心、廣州白云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河南新鄭機場等一大批國家級大中型工程的花崗石供貨,多項工程獲得了“魯班獎”、 “白玉蘭獎”等國家級和省級建筑最高獎,在業內成功斬獲了較高的聲譽。
(奇臺縣閩奇石材產業園成立十余年來,發展迅速)
但一直以來,新疆的花崗石產業也存在資金短缺、產業基礎設施投入不夠、荒料板材生產規模偏小、設備和技術相對落后、加工的產品檔次偏低、板材發展受運輸能力制約、缺乏品牌意識、市場開拓力度不夠等問題。因而近年來,乘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的“東風”,新疆各地政府都緊盯痛點,做了許多積極的工作。在新疆各地政府的正確引導下,新疆石材業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貿物流中心、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中歐班列運行中心、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各綜保區、工業園區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建設,讓新疆和內地、國外之間的石材企業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為新疆石材乃至各項產業的發展都增添了足夠的底氣。
(截至2018年6月,國內已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有48個,運輸網絡覆蓋了亞歐大陸的主要區域)
截止2016年,新疆花崗石板材生產能力已達7200萬平方米,占西部地區花崗石板材比重的41.7%。而發展到2020年底,全疆有12個自治區級園區涉及石材產業,其中石材專業園區就有2家,有近700家企業從事石材商貿流通業務。鄯善、奇臺、和碩、博樂等地相繼成立了石材協會,企業精英們悉心經營,讓花崗石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同時,為加快石材產業轉型升級、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新疆各地政企同心,在石材加工領域多措并舉推進技術改造,推動石材加工由粗放型向精深加工發展,使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石材產業附加值不斷增加。顯而易見,當下的新疆,不僅已成為我國西部地區最重要的花崗石產區,在全國石材行業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攀升。
(2018年,奇臺縣通過延伸產業生產鏈和技術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在各石材企業形成傳統板材、異型加工、石藝雕刻、廢粉廢料循環利用的產業鏈,真正達到產業升級和環保——雙贏。)
地大物博的新疆,擁有突破一切艱難險阻的底氣。未來,當新疆石材業克服所有困難,憑借新疆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市場前景、優越的區位優勢,新疆花崗石產業的發展必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