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爾、環球石材和北控三大集團代表和技術人員齊聚“中國石都”—萊州市柞村鎮,三方就如何推動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研討協商,并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據悉,三方將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引進國際先進管理模式和科技創新人才,組建新的平臺公司,采取“1+1+7”模式,攜手共建集國際石材會展、高端專業產品設計研發、石材荒料市場交易、數字化石材加工、石材固廢綜合利用、綠色礦山建設、多元化石材營銷于一體的石材產業示范園區。
資料顯示,柞村鎮石材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為國內三大石材基地之一,被中國石材協會授予“中國石都”稱號。2017年以來,柞村鎮積極響應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政策號召,扎實開展石材行業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從根本上扭轉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嚴重局面,并引領石材人吹響“二次創業”的號角。
據了解,為加快推進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柞村鎮聚焦石材產業發展需求,突出重點,狠抓優質項目招引,先后引進海爾、環球石材和北控三大集團,并引領三方強強聯合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采用先進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賦能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建設萊州石材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萊州石材產業規范化、規?;?、品牌化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先行示范區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
萊州石材資源豐富,根據國家地質部門探測,萊州可開采石材總儲存量30多億立方米,占全國儲存量的1/10,有山東白麻、櫻花紅、晶白玉等20多個品種。以硬度好、色澤明快和無放射性元素而著稱。
2003年4月被中國石材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石都”,依托資源優勢,萊州的石材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礦山開采、板材加工、異型加工、工藝雕刻、石材交易等完善的產業體系和空前的產業規模。
全市擁有石材企業3000多家,年開采石材荒料近50萬立方米,年加工板材2500萬平米,雕刻品及異型石材15萬余件,已形成蔚為壯觀的百里石材長廊。萊州石材曾在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中國軍事博物館、北京世紀壇和亞特蘭大奧運會藝術鐘塔等著名建筑中展現風采。近年來,萊州石材加工和理石雕刻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小石材加工廠、雕刻廠遍布城鄉,柞村鎮和夏邱鎮的“石材長廊”綿延數十公里,蔚為壯觀。從業人員8萬多人,全市4000多名石材經紀遍布大江南北。石材產品除供應全國各地,還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山東萊州石材工貿基地以萊州市為中心,包括煙臺、平度、威海、榮成、青島等地區,擁有進口板材生產線8條,年產板材600萬平方米。石材產業是山東建材工業的主要產業,石材出口創匯、規模工業產值、產量在全國僅次于福建,居全國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