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紅花崗巖是天然石材,具有裝飾功能,結構致密,質地堅硬,性能穩定,可加工成所需形狀等特性,其使用范圍不受限制,在建筑業,建筑裝飾業備受歡迎,是優質的建筑石料。
永定紅國家標準編號63596(原外貿編號696#)產于洪山,是福建名石,該品種是我國東部地區淺色四花色(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品種中最優秀且最具競爭力的一種,色澤肉紅,裝飾效果熱情溫暖,在室內外使用皆宜。其潛質主要體現在鉀長石鮮紅不帶紫,斜長石沒有發生蝕變,顏色純白,因而花色鮮明、光亮,能給人以新鮮感、層次感、特色顯著,在市場享有“東有福鼎黑,西有永定紅”的美稱,是永定縣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發展前景好。
永定紅礦山
永定紅紅色花崗巖礦現已探明儲量約24億m3,露天可開采約1億m3,屬福建省內花崗巖資源整體性最好且品質較優的礦區。礦體質地以中、粗粒花崗巖結構為主,塊度大,光澤度高,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及耐蝕性能,放射性含量低于全國A類石材品種平均水平。
永定紅礦產資源
永定紅礦產資源
永定紅荒料
永定紅石材板面欣賞:
永定紅(紅底)
永定紅紅底荔枝面
永定紅紅底火燒面
永定紅淺底
永定紅淺底荔枝面
永定紅淺底火燒面
永定紅外墻干掛別墅案例
永定紅-橘子洲頭
永定區介紹
永定區(古屬汀州府永定縣)市轄區,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東連南靖縣,東南與平和縣交界,西南與廣東省大埔縣、梅縣接壤,西北與上杭縣相連,東北與新羅區毗鄰,總面積2223平方千米。 [27] 自新石器時代起就有人類聚居、繁衍生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析上杭縣,置永定縣。2014年,撤銷永定縣,設立龍巖市永定區 [1] 。
永定是“南方礦區”、“烤煙之鄉”,地熱資源居龍巖市第一位。境內溪流分屬汀江、九龍江、梅江三大水系,汀江、永定河、金豐溪、黃潭河、撫溪、岐嶺溪等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棉花灘水電廠為福建省第二大水電廠。永定是“紅色搖籃”,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辛亥革命爆發,在閩西首舉義師響應。1926年夏,在湖雷建立福建省第一個中共農村支部。1928年6月29日至7月初,舉行“永定暴動”,建立福建最早的一支紅軍隊伍。永定是“客家故里”、純客家縣,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是全國對臺工作重點縣、“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福建省八大僑鄉之一。
永定是“土樓之鄉”,是福建土樓的發源地和核心分布區。2008年7月,永定客家土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12月,永定縣榮獲“中國旅游百強縣”稱號。
永定土特產主要有烤煙、永定菜干、紅柿、萬應茶和巴戟天等。特色風味小吃主要有麒麟投胎、孔明借箭、亂石雕花、八脆醉仙、菜干扣肉、牛肉丸、芋子包、八寶飯、四果湯、白斬雞(鴨)、糍粑等。 [2]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非煤礦產業
永定區境內蘊藏著豐富的花崗石、石英礦、鐵礦、錳礦、鉬礦、鉭礦、鉛鋅礦、錫礦、高嶺土等35種非煤礦資源。
2018年,永定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比增5.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比增11.4%,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比增31.3%,其他經濟類型企業比增20.9%。分輕重看,輕工業比降3.9%,重工業比增11.0%,分門類看,采礦業比增20.5%,制造業比增8.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比降24.6%,產品銷售率98.7%,比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的38個行業大類中有15個行業大類增加值增速達兩位數。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比增126.2%,非金屬礦采選業比增42.3%,農副食品加工比增35.8%,橡膠和塑料制品業比增35.3%,木材加工和木、藤、棕、草制品業比增33.0%,家具制造業比增29.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比增29.4%,造紙和紙制品業比增26.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比增26.1%,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比增25.1%,專用設備制造業比增22.2%,紡織服裝、服飾業比增20.1%,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比增19.0%,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比增18.5%,煤炭開采業和洗選業比增17.4%。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采產業比增17.4%,建材產業比增30.4%,化工醫藥產業比增17.5%,農林產品加工產業比增28.4%,白酒釀造比增9.9%,品牌服裝產業比增20.1%。 [8]
2019年,永定工業園區新增廠房面積3.67萬平方米,新增13家企業落戶,現有49家,投產39家。光電信息產業集聚了24家,新上眾冠科技等5家規上工業企業,康海通信等一批自建廠房企業相繼落地投產。“永定紅”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建成廠房13幢,8幢投入生產,石材礦山實現恢復生產,“引石入永”有了新突破,環保設施等配套項目投入使用,石粉回收加工利用項目開工建設。竹纏繞復合管等一批新材料項目竣工投產,填補我省竹纏繞管道空白。興鑫水泥生產線技改主體完工。完成煤炭去產能任務,煤炭企業全部通過“雙評估”,煤礦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出臺《支持煤炭企業轉型發展八條措施》,為煤礦轉型發展開辟新通道。 [11]
2020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61.42億元,比上年增長2.8%。
2020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 51.22億元,比上年增長8.1 %。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91.4億元,增長 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