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良錦羅玉文閩西新聞網連灼森通訊員陳律全)16日16時,在永定紅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鑫煌石材公司65噸、總價值12萬余元的石材裝運、清點完畢。隨后,一輛輛大貨車從園區大門魚貫而出,駛向全國各地。
鱗次櫛比的廠房、平整寬敞的道路、高效運轉的流水線……走進園區,處處透著現代氣息。該產業園位于永定洪山,是永定工業再造和產業轉型的重要支撐,總投資約27.5億元,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項目已基本建成,入駐企業21家,實現投產運營18家,其中規上企業6家。入駐企業全面達產后預計產值達15億元。
而2016年初,記者在洪山采訪時,永定紅石材產業卻是另一番模樣:小作坊遍地開花,私挖亂采屢禁不絕;青山掛白、粉塵飛揚,生態問題突出,曾被省里掛牌督辦……
永定紅紅底
永定紅淺底
形勢嚴峻,退無可退。2016年底,轉型之路正式開啟,全鎮石材開采、加工企業全部關停整頓,一場由亂到治、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的華麗蝶變在洪山上演。
2017年1月,永定區委區政府成立工作組,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開采、統一管理、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發展模式,啟動永定紅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按照“保護為先”的原則,規劃建設石材加工和貿易、雨污水處理等區域,并從源頭上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控制和治理,實現園區生態與生產加工良性循環。
“像這樣的沉淀池,園區每家生產企業都有,可實現生產廢水零排放和循環利用。”在永定正磊石業公司,記者順著產業園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林鋒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廢水排出后,經過六級沉淀再回收,用于車間生產,如此循環反復。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月份洪山境內的尚徑溪達到二類水標準,“牛奶溪”、青山掛白現象一去不返。
走進園區石粉石渣深加工利用中心,機器轟鳴,生產熱火朝天,石粉石渣經過破碎、球磨等程序后,變成灰白色粉末。“別小看這些粉末,這可是生產陶瓷的原料。”抓起一把粉末,張林鋒顯得有點興奮。這座讓張林鋒特別看重的中心于2020年11月投產,實現石粉石渣吃干榨凈、變廢為寶,在加強生態保護的同時,構建石材循環經濟產業鏈。
“現在生態好了,產能上去了,產品質量提高了。”一提起產業園,永晟石材公司負責人陳曉鐘贊不絕口。2016年底,他父親的石材加工企業被關停整頓,經過重組之后,于2019年4月成為第一批入駐園區的企業,由陳曉鐘負責管理,去年實現產值近5000萬元。洪山鎮紀委書記華燕龍說,當年關停整頓時,市場行情很好,很多企業無法理解,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感慨,正是當年的轉型升級,才讓產業迎來華麗轉身。
(文章來源:閩西日報)
永定紅花崗巖是天然石材,具有裝飾功能,結構致密,質地堅硬,性能穩定,可加工成所需形狀等特性,其使用范圍不受限制,在建筑業,建筑裝飾業備受歡迎,是優質的建筑石料。
“永定紅”國家標準編號63596(原外貿編號696#)產于洪山,是福建名石,該品種是我國東部地區淺色四花色(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品種中最優秀且最具競爭力的一種,色澤肉紅,裝飾效果熱情溫暖,在室內外使用皆宜。其潛質主要體現在鉀長石鮮紅不帶紫,斜長石沒有發生蝕變,顏色純白,因而花色鮮明、光亮,能給人以新鮮感、層次感、特色顯著,在市場享有“東有福鼎黑,西有永定紅”的美稱,是永定縣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發展前景好。
圖片
“永定紅”紅色花崗巖礦現已探明儲量約24億m3,露天可開采約1億m3,屬福建省內花崗巖資源整體性最好且品質較優的礦區。礦體質地以中、粗粒花崗巖結構為主,塊度大,光澤度高,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及耐蝕性能,放射性含量低于全國A類石材品種平均水平。
永定紅案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