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來,國內疫情反復,遼寧、吉林、山東、廣東云浮、江蘇南通、福建、上海等一些石材重點發展地區或輕或重接續發生疫情,尤其是3月份泉州疫情爆發,完全打亂了石材產業集中區水頭鎮的石材企業和石材市場新春開門紅的節奏,市場蕭條給所有石企來了一場“倒春寒”。直至疫情緩和后的現在,市場都還未真正熱起來,大板市場來往的人多數都是商家,客戶只在少數。
置身于后疫情時代,各行各業在疫情的推力下,被動加速推進線上業務發展,不少石企也不斷嘗試加入“線上營銷”的行列。然而由于石材產品的特殊性、變化性,客戶總要親自到現場或委托他人到現場看才能放心下單,這也導致線上營銷在石材這個傳統行業始終無法真正“活”起來。
目前看來,最“適配”疫情的線上營銷方式也無法成為石企有效的新出路。
面對市場環境變化,大中型石企有殷實的基底和現金流、穩定的客戶群、足夠的社會信譽,尚能應對市場一時的變化。但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十分脆弱,面對風險猶如風中蒲公英,一點風吹草動,即有可能是湮滅之災。
后疫情時代,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如何減輕生存壓力?
編者認為應該是尋找比自身更強大、更穩定的平臺,依靠更大平臺的資源力量和穩定性,轉移自身的經營風險。當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把經營風險轉移出去時,減輕了生存壓力,自身才有充足的精力經營業務、增加營收,求得生存。
慧海石材是一家成立了16年的石材企業,自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保持穩步增長。面對當前的石材市場形勢,慧海石材董事長陸海鷗認為,石企在穩定內部生產經營的同時,也有義務履行社會責任,幫助其他小微石企、個體商戶減輕生存壓力,當整體向好,市場才會向榮。所以慧海石材做出鄭重決定:
01
1.開放慧海旭源工廠對外加工服務,以具有競爭力的加工費助力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
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通常只做貿易,缺少配套的加工廠,有配合的加工廠也不一定能滿足不同石材品種的加工要求。
慧海旭源加工廠硬件設備有6臺大切、2臺磨機、1條真空烘干線,高峰時期月產量可達9萬平方米。8年生產加工經驗,豐富的白色、灰色、米黃大理石加工經驗,標準化工序讓大理石呈現出最佳板面。同時,工廠配有免費架子位可供加工戶放板,省去架子位費用,再降小微石企經營成本。
02
2.開放慧海供應鏈進口代理服務、土耳其國際荒料代購業務
降低成本是企業得以生存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鮮少有駐外采購人員,難以從源頭降低成本;即便有途徑點了貨也會面臨國際貿易方面的知識匱乏,80%的石企沒有配備自有單證人員,報關、開證、海運等程序非專業人員一時間難以消化。
慧海石材自主完成石材供應鏈全鏈條工作已有6年,6年來不止服務于慧海內部,也同樣以優質、專業的供應鏈業務能力獲得合作商的認可?;酆9溇褪切∥⑹?、個體工商戶的移動單證部,專人專事專業、安全高效地完成石材進口。同時,慧海采購員常年駐扎于土耳其,從源頭把控質量,并提供荒料代購服務。
03
3.開放慧海財稅實操咨詢服務,以二十年的財稅實操經驗助力小微石企搭建財稅系統
疫情之下,國家面向小微企業出臺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但小微石企卻不知道怎么合理合法地享受到優惠政策,合作的外部代理記賬公司也只負責報稅,鮮少花費精力幫助小微石企爭取到稅收優惠。此外,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一個很大的痛點就是沒有內部專業的財務人員,缺少財務、稅法知識,不知不覺中甚至都違反了稅法。
慧海財務中心以多年石材行業財務實操經驗,提供財稅方面的咨詢和輔導,輔導小微石企合理合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幫助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規范賬務,規避財務風險,逐步搭建財稅系統。
04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方面有自己的方法經驗,在市場繁榮時能夠賺得盆豐缽滿,但在疫情反復侵襲時,肉眼可見市場上不少石材商戶燈滅了、門關了。根據調查數據,僅不足15%的企業能夠在沒有營收的情況下撐過3個月,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甚至只能撐過一個月。因為小微企業難以保障穩定的貨源鏈條、資金鏈條、客戶群體,一旦某個環節斷裂,整個經營活動就可能停滯倒退。
慧海石材自2005年成立以來,有豐富的石材產品操盤運營經驗,成功運營的產品包括但不局限于南斯拉夫白、歐怒灰、阿曼米黃、卡曼等;通過內部人才培養機制,不斷地培訓學習,16年來培養了數十位可獨立操盤經營的內、外部合伙人。疫情反復,但慧海石材仍保持穩定運營,貨源穩定到貨,一個能夠保證穩定運營的平臺在后疫情時代下顯得尤為可貴,更可信賴依靠。
與慧海合作,由慧海提供平臺支持、金融資金支持、經驗技術支持,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品種合伙人可轉移自身的經營風險,并且有更大的平臺可以支撐自己持續發揮經營才干,創造財富。
小微企業的未來發展依然是市場主力軍,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支撐和拉動作用;國家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扶持政策。但在后疫情時代,小微石企、個體工商戶依然只靠單打獨斗難以持續健康發展。要在短期內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造血”能力,通過與更大平臺的聯結合作、轉移部分經營風險,再輔以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降低經營成本,是一條穩妥且能夠快速實現的保生存途徑。
后疫情時代下,市場對所有企業的生存發展要求都是極為嚴苛的,愿所有石企共勉共進,實現石材市場再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