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對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以及疫情反復等多重壓力,石材進出口量分別下降19.7%和11.7%。
從細分行業來看,石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態勢日趨明顯。一方面是高端進口石材需求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出口石材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出口均價、貨值不斷提高。
中國石材協會/供圖
高端進口石材需求增長
2022年,石材進口1098萬噸,同比下降19.7%。進口貨值約24.2億美元,同比下降19.2%。其中,進口荒料數量及貨值占比分別為97.5%和96.6%。
大理石(含石灰華)荒料約占進口總量的41.1%,占進口貨值的50.3%;花崗石荒料約占進口總量的50.7%,占進口貨值的39.7%。與大理石、花崗石等大宗商品相比,小眾石材進口逆勢增長。其中,石英石進口量及進口額同比分別增長31.9%和17.8%,板巖同比分別增長26.9%和96.6%。
石材制品(深加工產品)進口數量占比為1.3%,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貨值占比為3.1%,比上年高出0.4個百分點。人造石產品占制品量值的比重分別為28.6%和51.5%。
2022年,印度、土耳其、意大利、巴西、葡萄牙、伊朗、安哥拉、希臘、柬埔寨為我國主要進口石材來源地,自九國的進口合計占石材進口總量的84.6%,占進口貨值的84.9%。
值得關注的是,自安哥拉和柬埔寨的石材進口逆勢增長;其中,自安哥拉進口量同比增長135.7%,自柬埔寨進口量同比增長102.7%。
此外,自意大利和巴西的石材進口量雖然下降,但進口均價均呈持續上漲趨勢,近五年的進口均價累計增長分別為73.7%和74.4%。
出口產品結構優化
2022年,石材出口748萬噸,同比下降11.7%;出口貨值77億美元,同比增長22.8%。其中,深加工及制品的出口量占比為86.8%,比上年高出3.1個百分點;出口貨值占比為98.2%,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人造石產品占深加工及制品出口數量及貨值的14.4%和12.3%。
大理石類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4.3%,出口額同比增長19.3%,在石材出口中所占份額分別為10.6%和21.4%。花崗石類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5.4%,出口額同比增長38.1%,在石材出口中所占份額分別為50.8%和53.0%。其他石材制品同比分別下降15.9%和0.5%,在石材出口中所占份額分別為25.3%和23.8%。
從出口量看,亞洲市場占我國石材出口市場份額的66.3%,歐洲市場占比為15%,美洲市場占比13.8%,大洋洲市場占比3.3%,非洲市場占比1.7%。
從出口目的地看,2022年,我國石材出口到全球20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到前30大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合計占出口總量的90.5%,貨值合計占出口總值的91.7%。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及綠色消費理念的不斷升級,石材產品本身的天然優勢將會更加突顯,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石材也將迎來新的市場發展機遇。中國石材企業在國內外重大工程中的參與度、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在由大向強的征程中不斷前進。
中國石材協會將積極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從制定綠色產品標準、開展綠色產品認證,擴大行業宣傳、引導消費認知,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與企業一道努力,打造石材服務品牌、提升石材的設計應用水平;繼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搭建海外市場拓展平臺,幫助企業做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的開拓,以優質產品和服務打造中國制造的石材名片,推動中國技術、中國裝備“走出去”。
(作者系中國石材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原載于《中國建材報》3月6日7版《從進出口年度數據看石材行業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