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日前,由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大足區龍崗街道辦事處主辦,大足區美術館(非遺中心)、大足區龍崗街道社區文化服務中心承辦的“千年技藝的當代表達—2023年大足石雕交流活動”在大足美術館成功舉行,旨在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大足石雕、安岳石刻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傳承與利用,進一步增強強川渝石雕傳承人群的文化自信、傳承能力和實踐水平。
會議活動由大足區文化旅游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陳松主持。參加活動的有重慶美術館書記、館長王發榮,大足石刻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賢高,大足區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陳奇林以及四川省安岳縣文化館館長陳容子等相關領導,還有大足區和資陽市的30多名石雕傳承人和行業代表。
會議開始,大足區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陳奇林首先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縣到會的領導與來賓深表歡迎和感謝,期盼大家為大足石雕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獻計獻策。
接著,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孫闖,重慶師范大學教授孔令遠,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李萬洪,重慶市巴渝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陳正武,大足石刻研究會會員肖玲以及西南大學傳統村落保護立法調研課題組副組長羅麗等專家、教授現場對大足石雕梳理存在的問題、交流相互的認知、提出各自的見解,圍繞大足石雕的保護、研究、傳承和發展路徑展開研討,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與建議,進而促進大足石雕和川渝石雕更好更快地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西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雪梅、重慶對外經貿學院現代教育與培訓學院院長張偉東專門為此次交流活動提供了學術文章。
石雕交流活動總結講話
最后,重慶美術館書記、館長王發榮作總結講話。他從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樹立在提高中保護的思想,讓石雕融入現代生活,依托重要時令推廣石雕,堅持創造性發展,鼓勵工匠要不斷地創作作品和生產產品,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培育結合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立, 指明了石雕產業努力的方向。
此次活動的舉辦,為石雕傳承人的創作提供了新思路,利于石雕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傳播,也將推動大足石雕的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