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板材厚度究竟多厚好
石材板材厚度究竟多厚好?筆者提出該命題,希望石材同仁們能夠積極參與,共同討論,規范中國石材板材厚度的標準,并納入正常軌道,現在實在太亂了,亂的大多數石材企業、石材建筑項目到底使用多厚的石材板材不知所措了?筆者依據自己的一些愚見提出一些觀點,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石材板材的厚度究竟多厚好?筆者認為應該從石材的理化特性及使用環境來決定。
(1)吸水率
吸水率是指石材在標準大氣壓力下吸水的能力,以石材所吸收的水份來量測,并以百分數表示之。石材的吸水率是由其中空隙的數量和大小、顆粒相互排列的方式。
石材吸水率是物理指標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石材的吸水率對石材的理化性質影響極大,并對石材的強度有很大的破壞性。吸水率指標越高,表明石材在應用時遇到水后會吸入大量的水,會導致石材強度大大降低,還會引發石材發生各種病變。要改善高吸水率石材應用時可能發生的問題,增加石材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石材病變的發生、減弱石材的強度。
花崗石、大理石、石英石吸水率指標通常如下:
花崗石0.07﹪~0.30﹪
大理石0.06﹪~1.0﹪
石英石0.10﹪~2.00﹪
以上三個指標不是絕對的,同種石材吸水率指標可能也不同。石材使用時具體的吸水率指標以石材檢驗中心或建筑材料檢驗中心送樣實際測試的為準。
地面濕貼石材厚度確定時依據吸水率指標和地面的情況確定。吸水率大的石材厚度要大于吸水率低的石材。
(2)強度
石材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變形和斷裂)的能力稱為強度。石材強度是衡量石材好壞的一個重要物理指標,無論石材的顏色、紋理如何漂亮,如果強度指標太低了,它就沒有任何商業用途和價值。象洞石、一些大理的強度指標低于7,這種石材在應用時就要通過加厚石材的厚度來提高它的強度,如果不采取加厚的方式來提高它的強度,否則在使用過程中就容易破損,破碎。石材厚度依據送樣檢測后的強度確定。石材強度低的石材比石材強度高的石材板材厚度要厚。
(3)裂紋
石材在應力或環境(或兩者同時)作用下產生的裂隙。分微觀裂紋和宏觀裂紋。裂紋形成的過程稱為裂紋形核。已經形成的微觀裂紋和宏觀裂紋在應力或環境(或兩者同時)作用下,不斷長大的過程,稱為裂紋擴展或裂紋增長。裂紋擴展到一定程度,即造成石材材的斷裂。對于裂紋嚴重的石材無論是用于地面裝飾、還是墻面裝飾均應該考慮板材厚度的增加。裂紋嚴重的石材比裂紋輕微的石材厚度要厚。
(4)風化情況
石材風化是指在室溫和干燥空氣里,石材結晶水合物失去結晶水的現象。風化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
石材風化的破壞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降低巖體結構面的粗糙程度并產生新的裂隙,使巖體被再次分裂成更小的碎塊,進一步破壞巖體的完整性。隨著巖石原有結構連結被削弱,甚至喪失,堅硬的巖石可轉變為半堅硬的巖石,甚至成為疏松土。
②巖石在化學風化過程中,礦物成分發生變化,原生礦物經受水解、水化、氧化等作用后,逐漸為次生礦物所代替,特別是產生黏土礦物。并隨著風化程度加深,這類礦物逐漸增加。
③由于巖石和巖體的成分結構和構造的變化,巖體的物理力學性質也隨之改變。通常是:抗親水性降低,親水性增高;力學強度降低,壓縮性加大;孔隙性增加,甜水性增強??傊?,在巖體在風化的作用下,其優良的性質削弱了而不良性加劇了,從而使巖石的力學性質大大惡化。
不少石材存在風化問題。石材在加工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些石材表面看起來很好,切割、稍受外力作用、用手觸摸就會成粉狀、掉渣、甚至斷裂,多可能因為石材風化所致的。
(5)孔隙率
孔隙率是指塊狀材料中孔隙體積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總體積的百分比。與材料孔隙率相對應的另一個概念,是材料的密實度。密實度表示材料內被固體所填充的程度,它在量上反映了材料內部固體的含量,對于材料性質的影響正好與孔隙率的影響相反。材料孔隙率或密實度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實程度。材料的孔隙率高,則表示密實程度小??紫堵蕦κ牡挠绊懕憩F吸水率高,易吸水、藏水。象砂巖、洞石類石材;孔孔隙率大表明石材疏松,易損壞、破碎。
大理石的孔隙率0.5%~4%
花崗石的孔隙率0.2%~3%
石英石0.60﹪~5.00﹪
孔隙率對石材抗壓強度影響是孔隙率越大,石材的抗壓強度越低。孔隙率大的石材厚度要比孔隙率小的石材厚度要厚。
(6)溫度
由于巖石本身是一種十分復雜的多礦物成分結合體,還由于其內部往往存在各種構造,構成了巖石的各向異性和非均質性。根據一般試驗結果,可以認為巖石強度隨溫度的升高逐漸下降。有許多巖石,如石灰巖、大理巖、白云巖、磷灰巖等,受熱溫度升高,隨之發生化學分解、熔解等現象,從而導致它們強度下降。對石材來說也是如此。因此,安裝在高溫環境里的石材、外墻石材厚度要厚。
有朋友看過對筆者發布的《石材產品厚度如何確定有講究》一文對筆者說:25mm這個厚度在海外石材生產國、消費國是不存在的,他們直接做30mm厚度的石材。這位朋友是位常去國外考察的老石材人,對石材的閱歷豐富,他所說的筆者相信。
反觀我們,石材的厚度是越來越薄,有些石材薄到都要成透光石了,石材行業如此玩石材厚度,會把石材引向何方呢?
長期以來,在石材厚度上我們應該錯了。我們不分石材的類型,不考慮石材的理化性質,不分石材的使用環境大多都是在20~16mm左右,從本文闡述相信讀者朋友明白這個道理了。
石材板材厚度應該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最終確定,不同的石材板材應該在相同的環境下厚度不同才對,而不是我們目前的不分石材品種,一概為20~16mm,甚至更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