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石材產業新亮點,必須抓好循環經濟工作
十七大報告提出: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石材產業是資源加工產業,依賴于資源而存在,在采掘、加工產業中,飾面石材開采最為特殊,它以1:l的代價留下了廢棄物,同時,在加工的過程中又產生了約1/4的石粉。石材行業不是高能耗產業,但是作為資源型產業,我們國家絕不允許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獲取短期效益,作為石材行業的有識之士應認識到,30年來石材產業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為社會遺留下青山掛白,不少工業園區泥水橫流,天上粉塵亂飛,耳邊震耳欲聾。社會和人民愿望是“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我們石材行業要有崇高的責任感,要有責任意識,承擔節能減排責無旁貸的義務。同時,要將廢物綜合利用好,并做為石材產業減排工作的亮點和經濟增長點。
?。ㄒ唬┮龑Мa業進入良性循環。改變石材加工、業過去經歷的“傳統模式” (即不考慮環境因素,走資源一產品~污染排放的單向線性開放式道路)和“過程末端治理模式” (即先污染后治理)引導產業進入“循環經濟模式”,實現“資源—產品一再生資源”的循環過程,最終達到“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石材工業園區要建立完善石粉、廢棄物、廢水集控處理中心,實現對石粉、碎石進行集中管理、集中處理、集中回收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ǘ┚C合利用石材廢棄物。石材工業園區要通過模擬自然生態系統來設計循環再利用布局。通過廢棄物交換,清潔生產等手段,把企業產生的副產品或廢棄物作為另一個企業的投人物和原材料,實現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形成相互依存,類似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的工業生態系統,延長石材業產業鏈,達到物質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廢物排放最小化。要支持以石粉為原料生產新型墻體材料。
?。ㄈ┩七M礦產資源開發整合。認真落實國家、省關于開發整合和清理整頓礦山的有關文件要求,加強對現有礦山的監督與管理。要通過優化整合,堵疏結合,對低水平的小礦山進行整合或關停。對礦山采石場要進行整合規范排土場。礦山企業要做好安全與環保工作,要嚴格按開采規模進行開采,技術裝備和開采工藝要求規范到位。
?。ㄋ模┱魏屠梦驳V資源。一是加強礦山整治力度,堅決關閉無證小礦山,嚴格審批新上礦山:二是對關閉礦山嚴格執行礦管、環保要求做好環境、植被、復墾等生態保護措施;三是綜合利用礦山尾礦廢棄物,生產其他地磚、輔路石等建筑用材。
?。ㄎ澹┐罅Πl展石材馬賽克產品。加工企業廢棄的亂毛板和邊角料數量大,又占用堆場,企業要自行消化或提供給專業廠家,生產馬賽克等其他產品。
?。├檬⊥夂蛧赓Y源戰略。支持鼓勵石材企業參與中西部礦山開發,利用國家對中西部開發的優惠政策,瞄準商機,搶灘發展,實現沿海與內陸石材產業的優勢互補。要適時地制定和出臺鼓勵企業對國外資源和國內中西部資源進行開發的政策,抓住發展中國家石材資源豐富、政策優惠的有利時機,鼓勵有實力的石材企業到國外投資開發石材資源,在當地投資礦山和開辦石材加工廠,產品直接進入終端市場。
?。ㄆ撸嵭械V山荒料集中銷售。要引導加工企業和礦山企業聯合投資建設荒料銷售市場,規范和完善石材荒料的集中與統一銷售。要逐步在主要礦山建立“五個統一”的礦山管理模式,實施“統一規劃、統一開米、統一排放、統一運輸、統一稅費”,提高礦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引進大型物流企業組織對國外和省外資源的聯合采購,建立荒料集散中心。
石材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在,要大力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要深化沿海開放,加快內地開放、提升沿邊開放、實現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和沿海內陸省份優勢互補,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再造石材產業創新機遇,實現石材產業在全球經濟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