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石材濕掛施工前必須進行藝術石材放樣排板經設計和業主同意后定貨加工,按照排板的數量對進場的藝術石材進行依次編號,并檢查驗收達到設計和技術規范確定的質量,且要進行預拼檢查藝術石材的外觀質量和色差情況,對于藝術石材的色差一定要挑選出來重新加工,保證將來的施工質量。藝術石材面板上墻安裝前采用功效較高的四道或三道槽扎銅絲的方法。
采用電動手提式藝術石材無齒切割機的圓鋸片,在需要綁扎銅絲的部位上開槽,四道槽的位置是:板塊背面的邊角處開兩條豎槽,其間距為30~40mm;板塊側邊處的兩豎槽位置處開兩條橫槽,再在板塊背面上的兩條豎槽位置下部開一條橫槽,藝術石材橫豎槽深10~15mm,藝術石材開槽位于藝術石材側邊的中間。三道槽是側邊橫向一道背面豎向兩道槽。
灌縫濕鋪主要用于地面工程還有一些內墻及個別三層以下的外墻面還采用濕鋪法。濕鋪的主要優點是造價低。濕鋪的鋪貼砂漿材料選擇,配合比的控制是相當重要的,不同的板材、不同的部位,要選擇不同的粘結材料和配合比,鋪板材用的水泥宜用425#硅酸鹽水泥或425#普通水泥、白水泥宜選用525#普通水泥。鋪地面用的配合比宜采用1:3.5=水泥:砂,于硬性水泥砂漿。粘結層采用10:1=水泥:107膠水泥漿。墻面花崗巖濕鋪灌漿的厚度應控制在3-5cm之間,其砂漿配合比宜采用水泥1:沙3,稠度控制在8-12cm,并應分層搗灌,每次搗灌高度不宜超過石板材高度的1/3,時間距離最少為4小時(水泥砂漿初凝)。對淺顏色、半透明板材(如漢白玉、大花白),宜用白水泥作為粘結砂漿。對拌料用砂純度要求比較嚴格,拌料用砂不能有雜質,不能含有泥、土,并要同一顏色,避免粘結砂漿的顏色滲透到表面。
干掛藝術石材工藝是用不銹鋼材的掛具直接固定石板,不再用水泥砂漿粘結,而在藝術石材之間用密封膠嵌縫。這種工藝使干掛石幕墻富于彈性,可消除溫度和主體結構位移的影響,而且不會產生顏色不均勻的弊病,工藝也隨之受影響。由于石板重量大、固定困難藝術石材又是脆性材料,所以我公司對本工程的藝術石材干掛特別重視,通過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和準備制定了以下幾點施工措施,以保證該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干掛藝術石材施工工藝,現代干掛工藝是利用高強螺栓和耐腐蝕 、強度高和柔性連接件,收25MM厚的飾面藝術石材掛在建筑特結構的外表面,藝術石材與結構之間留出40MM-60MM的空腔,用此工藝做成的飾面在風力和地震作用時,允許產生適量的變化,以吸收部分風力和地震作用,而不致出現裂紋和脫落。當風力和地震作用消失后,藝術石材也隨結構而復位,該工藝與傳統的濕法工藝比較,免除了灌漿工序,可縮短施工周期,減輕建筑自重,提高坑震性能,還可有效地防止灌漿砂漿中色素對藝術石材的滲透污染提高其裝飾質量。
1、"干掛"一般是指石材基層用鋼骨架,再用不銹鋼掛件將鋼骨架與藝術石材連接的施工方法。
2、"干貼"一般是指石材基層用干粉型粘結劑作為粘貼材料,基層用水泥砂漿打底后再鋪板的施工方法。
3、"濕掛"一般是指石材基層用水泥砂漿作為粘貼材料,先掛板后灌砂漿的施工方法。
4、"濕貼"一般是指藝術石材基層用水泥砂漿作為粘貼材料,基層用水泥砂漿打底后再鋪板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