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墓碑石產業一點兒也“暖和”不起來,馬年春節還未到來,不少廠家早已悄悄關起了大門。
據福建省石材行業協會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全省墓碑石生產和經營企業只剩下610家,其中惠安310家、南安80家、福州20家、廈門和漳州200家;而在2010年,全省墓碑石生產和經營企業為780多家。這意味著,3年來福建省墓碑石生產和經營企業減少170多家。
“外部環境不好,訂單少了,荒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又逐年上漲,企業利潤被擠壓得所剩無幾。”南安市華星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辜火成告訴記者,他也在觀望,如果今年市場壓價還那么厲害,他也有可能放棄部分墓碑石業務。
為了自救,福建省石材行業協會碑石專業委員會經過內部商議,宣布擬從今年3月1日起,對外承接訂單的生產加工費每才(石材計量單位)提高5美元。
墓碑石訂單逐年下滑
墓碑石堪稱福建省石材的傳統產業,主要集中在惠安、南安等地。由于手工雕刻技術精湛,墓碑石曾是惠安人最得意的產業,并因此形成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同樣在南安石井、水頭,也聚集著一批墓碑石生產加工企業。
除了日本,歐美、韓國也是福建墓碑石企業最得意的市場,福建人精心打造的墓碑石產品工藝精細,深受市場歡迎,許多人因此進入墓碑石行業“淘金”,他們從國內外采購荒料,加工成墓碑石,再出口到國外,形成“兩頭在外”的格局。
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特別是2010年以來,我省墓碑石出口遭遇重創,訂單量逐年下滑。據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福建省碑石企業承接出口訂單數量同比下降12%左右,減少最為明顯的是歐洲的訂單,其次為日本訂單。
“全球經濟衰退,原先墓碑石兩個出口較大的歐洲和日本市場,需求持續下滑,訂單一直在減少。此外,以前正常的和式墓碑和外柵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簡單型外柵和小套型個性化的洋氏墓碑,單套訂單的才數大幅度減少。”福建豪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細宗分析道,不少墓碑石企業已經“命懸一線”。
據透露,目前惠安、南安墓碑石生產企業略有盈余的企業占40%,沒有利潤的企業占30%,虧損企業占30%。每年年底都有10多家企業停產或轉行。
石材荒料漲幅超100%
訂單銳減只是其一,荒料成本的上漲則是壓死不少企業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近年來,受福建省政府逐步關閉石材礦區政策的影響,荒料和原輔材料大幅漲價,部分荒料價格的上漲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