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來,云浮石材市場形成了以4000多家石材企業所組建的石材超級大賣場,和共生出來由此而產生的整個產業生態鏈。石材產業為云浮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騰飛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石材事業要怎樣持續輝煌?要怎樣緊跟時代的潮流?要怎樣應對變化?怎樣直面眼下這場前所未有的挑戰?紅火了30年后,未來之路在哪?當我們所面對的世界發生變革時,該怎么去應對?本文嘗試從建立“云浮石材”區域品牌、增加云浮軟實力的高度和角度出發來探討這一敏感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歡迎拋磚引玉,參與討論。
石材行業經過近30年的高速發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石材行業開始走向做大做強之路。但是,隨著社會和科技迅猛發展,目前的傳統石材企業還遠遠說不上強大,大多數企業都遭遇到了產品設計、生產管理、廣告維護、渠道建設及銷售等方面的諸多瓶頸,許多企業都在找尋解決之道,但似乎始終缺乏一種長效的機制來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時代不斷變遷,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也就越來越精致,石材僅僅當作石材工具的時代已被取代,消費者更注重石材在居室中所營建的氛圍。
云浮石材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之路探析
石材工具經歷無數變革,市場需求日益多樣,石材產品也隨之千變萬化。名品牌、高質量石材需求將越來越大。追求“功能細分、高技術化、多功能化、設計時尚化、節能環保”等將成為對高端石材的新需求,這恰是石材企業面對的潛在市場空間。 傳統石材產業在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對環境治理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自己和全球市場提供著物美價廉的石材產品。這種簡單粗放型的增長模式,在市場供求關系基本達到平衡之后,正面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嚴峻挑戰。目前新形勢下,從創建“云浮石材”區域品牌的角度去思考云浮石材轉型升級之路。
一、 云浮石材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云浮市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規模較大、產品品種多的石材產業集群,成為國內主要的石材加工銷售基地之一。在成就取得的同時,面對福建、山東等后起之秀,云浮石材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業結構矛盾日益突出,明顯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了產業的競爭力。當今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面臨如下困境:
(一)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關于當前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難,老板們選擇比重最高的八項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6%)、"社保、稅費負擔過重"(54.5%)、"整個行業產能過剩"(41.4%)、"企業利潤率太低"(40.8%)、"資金緊張"(35.6%)、"缺乏人才"(30.4%)、"國內需求不足"(23.7%)和"企業招工困難"(20.1%)。其中,選擇"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比重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調查發現,近年來成本上升一直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最主要困難,并且選擇比重呈現上升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整個行業產能過剩"帶來了企業競爭加劇、價格下跌,進而導致"企業利潤率太低",并且產能過剩問題今年以來有所加重。
想一想,云浮現有石材企業4000多家,如果把庫存全部加工堆到石材百里長廊,都容不下了!水頭的情況更加可怕,年前就聽說水頭的荒料,碼頭堆不下,轉移到企業倉庫;倉庫堆不下,轉移到企業車間;由于石材行業進入的門檻太低了,大家都來做石材,導致產能嚴重過剩。
(二)市場營銷核心競爭力下降
目前由于石材行業企業競爭激烈,福建水頭和云浮的一些石材企業已經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云浮人到水頭開廠,水頭人來云浮開廠已經是常態。但云浮石材產業是典型的“兩頭在外”,即礦山資源和銷售終端都在外,加之云浮自身石材企業規模偏小,營銷渠道和交易能力相對較弱,云浮的銷售團隊無法與福建50萬龐大的營銷大軍相刺殺,云浮大部分交易是通過中間商進行的,企業本身直接對外的能力較弱,云浮石材的國際品牌效應也相對不足,附加值較低,也就是說云浮人只賺取產業鏈中,中間部分微薄的加工費,說得難聽一點,是幫別人打工的!仍處于國際石材產業鏈的低端。有官方統計的數據可以對比,云浮年銷售額100億左右,水頭年銷售額470億左右,高低立見。要知道云浮石材發展有足足400年以上的歷史,而水頭石材發展僅僅只用了短短30年,“營銷為王”這句話福建人有資格響亮地說出來!難道不是嗎?
(三)、資源供應保證程度低,采購成本高
云浮的云石資源已經停止開采,目前荒料供應主要依靠對外采購,企業在國內外參與石材資源開發的能力弱,另外云浮的運輸成本較高,近年來生產用石材荒料的運輸半徑越來越大,主要燃料或燃油的成本越來越高,運輸設限越抓越緊,環保、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整個石材的生產成本隨之也越來越高,因此云浮石材業的資源保障程度低,采購成本也較難控制。 還有就是鋪租太貴,有點離譜,河口的鋪租貴過廣州天河!客戶在云浮采購時,70%的錢付給了地租,只有30%的錢買的是石材,我們去買一件東西,70%的錢付給地租你還覺得合理嗎?我們穿一件衣服80%的錢穿的是廣告費,穿的是渠道費。你感覺正常嗎?
(四)、營銷方式過于簡單
首先是在專業化交易市場打造力度不大。二是企業的營銷模式簡單,前店后廠,傳統的等客上門,守株待兔,習慣了,石材企業在行業主流互聯網媒體上很少宣傳,熱衷于花大錢打一些戶外廣告。有些老板聽說要在互聯網上做廣告:“沒有錢”!反而有錢大把地去做一些高速公路、戶外大的廣告牌!所以當我看到這些石材企業拿那么多錢去砸廣告的時候,我在想那個石材到底是石材還是廣告?三是企業單打獨斗,抱團合作共贏意識低。 四是欠缺大局觀念和可持續發展的營銷理念。云浮人較少與外地的采購商交朋友,云浮人的意識還停留在淘第一桶金的時代,尋到了高利潤產品以后,沒有千方百計地提高質量提高附加值,反而是不管質量,千方百計去降低成本。云浮人太實在,很容易滿足于現狀。
(五)、管理水平、人力資源的總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石材工業企業絕大多數是小型家族企業,普遍沿用的是原始的家庭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隨著產業集群的成長、外部競爭形勢的變化,其弊端日益突出,家長式決策、任人唯親、產權單一等問題局限了企業的發展、產業的升級。 而且大部分石材業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雖然頭腦靈活,但小農意識較重,自主接受現代技術、管理知識困難,企業很難跳出小富即安,單打獨斗的發展層面。云浮雖有一批能工巧匠,但隨著企業的擴大及人才流動的加快,云浮有高超技藝的石藝人才的匱乏已經凸顯。另外,云浮有文化修養的設計人才缺乏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影響企業效益和競爭力。
(六)區域品牌效益不強,企業品牌沒有建立
云浮石材作為區域品牌雖然在國內外有了一定影響,但仍然是一個較低層次的品牌,主要表現在:第一,缺乏強勢石材企業名牌的支撐;第二,品牌的產品和技術支撐力不夠:第三,名牌的信譽度有待提高。第四,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有限。
(七)自主創新瓶頸仍存
在技術創新和改造方面,云浮石材大多數企業投入不足,缺乏研發能力,出現復制別人技術、產品同質化的不良現象,核心競爭力不強。在產品設計方面,云浮石材企業雖然不斷推出新產品,但總的來說數量不多,大部份企業缺乏自主開發能力,仿效性嚴重,產品開發沒有完全走出經驗型、引入型、模仿型和實用型之路。
石材行業經過近30年的高速發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石材行業開始走向做大做強之路。但是,隨著社會和科技迅猛發展,目前的傳統石材企業還遠遠說不上強大,大多數企業都遭遇到了產品設計、生產管理、廣告維護、渠道建設及銷售等方面的諸多瓶頸,許多企業都在找尋解決之道,但似乎始終缺乏一種長效的機制來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時代不斷變遷,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也就越來越精致,石材僅僅當作石材工具的時代已被取代,消費者更注重石材在居室中所營建的氛圍。
云浮石材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之路探析
石材工具經歷無數變革,市場需求日益多樣,石材產品也隨之千變萬化。名品牌、高質量石材需求將越來越大。追求“功能細分、高技術化、多功能化、設計時尚化、節能環保”等將成為對高端石材的新需求,這恰是石材企業面對的潛在市場空間。 傳統石材產業在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對環境治理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自己和全球市場提供著物美價廉的石材產品。這種簡單粗放型的增長模式,在市場供求關系基本達到平衡之后,正面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嚴峻挑戰。目前新形勢下,從創建“云浮石材”區域品牌的角度去思考云浮石材轉型升級之路。
一、 云浮石材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云浮市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規模較大、產品品種多的石材產業集群,成為國內主要的石材加工銷售基地之一。在成就取得的同時,面對福建、山東等后起之秀,云浮石材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業結構矛盾日益突出,明顯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了產業的競爭力。當今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面臨如下困境:
(一)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關于當前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難,老板們選擇比重最高的八項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6%)、"社保、稅費負擔過重"(54.5%)、"整個行業產能過剩"(41.4%)、"企業利潤率太低"(40.8%)、"資金緊張"(35.6%)、"缺乏人才"(30.4%)、"國內需求不足"(23.7%)和"企業招工困難"(20.1%)。其中,選擇"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比重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調查發現,近年來成本上升一直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最主要困難,并且選擇比重呈現上升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整個行業產能過剩"帶來了企業競爭加劇、價格下跌,進而導致"企業利潤率太低",并且產能過剩問題今年以來有所加重。
想一想,云浮現有石材企業4000多家,如果把庫存全部加工堆到石材百里長廊,都容不下了!水頭的情況更加可怕,年前就聽說水頭的荒料,碼頭堆不下,轉移到企業倉庫;倉庫堆不下,轉移到企業車間;由于石材行業進入的門檻太低了,大家都來做石材,導致產能嚴重過剩。
(二)市場營銷核心競爭力下降
目前由于石材行業企業競爭激烈,福建水頭和云浮的一些石材企業已經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云浮人到水頭開廠,水頭人來云浮開廠已經是常態。但云浮石材產業是典型的“兩頭在外”,即礦山資源和銷售終端都在外,加之云浮自身石材企業規模偏小,營銷渠道和交易能力相對較弱,云浮的銷售團隊無法與福建50萬龐大的營銷大軍相刺殺,云浮大部分交易是通過中間商進行的,企業本身直接對外的能力較弱,云浮石材的國際品牌效應也相對不足,附加值較低,也就是說云浮人只賺取產業鏈中,中間部分微薄的加工費,說得難聽一點,是幫別人打工的!仍處于國際石材產業鏈的低端。有官方統計的數據可以對比,云浮年銷售額100億左右,水頭年銷售額470億左右,高低立見。要知道云浮石材發展有足足400年以上的歷史,而水頭石材發展僅僅只用了短短30年,“營銷為王”這句話福建人有資格響亮地說出來!難道不是嗎?
(三)、資源供應保證程度低,采購成本高
云浮的云石資源已經停止開采,目前荒料供應主要依靠對外采購,企業在國內外參與石材資源開發的能力弱,另外云浮的運輸成本較高,近年來生產用石材荒料的運輸半徑越來越大,主要燃料或燃油的成本越來越高,運輸設限越抓越緊,環保、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整個石材的生產成本隨之也越來越高,因此云浮石材業的資源保障程度低,采購成本也較難控制。 還有就是鋪租太貴,有點離譜,河口的鋪租貴過廣州天河!客戶在云浮采購時,70%的錢付給了地租,只有30%的錢買的是石材,我們去買一件東西,70%的錢付給地租你還覺得合理嗎?我們穿一件衣服80%的錢穿的是廣告費,穿的是渠道費。你感覺正常嗎?
(四)、營銷方式過于簡單
首先是在專業化交易市場打造力度不大。二是企業的營銷模式簡單,前店后廠,傳統的等客上門,守株待兔,習慣了,石材企業在行業主流互聯網媒體上很少宣傳,熱衷于花大錢打一些戶外廣告。有些老板聽說要在互聯網上做廣告:“沒有錢”!反而有錢大把地去做一些高速公路、戶外大的廣告牌!所以當我看到這些石材企業拿那么多錢去砸廣告的時候,我在想那個石材到底是石材還是廣告?三是企業單打獨斗,抱團合作共贏意識低。 四是欠缺大局觀念和可持續發展的營銷理念。云浮人較少與外地的采購商交朋友,云浮人的意識還停留在淘第一桶金的時代,尋到了高利潤產品以后,沒有千方百計地提高質量提高附加值,反而是不管質量,千方百計去降低成本。云浮人太實在,很容易滿足于現狀。
(五)、管理水平、人力資源的總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石材工業企業絕大多數是小型家族企業,普遍沿用的是原始的家庭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隨著產業集群的成長、外部競爭形勢的變化,其弊端日益突出,家長式決策、任人唯親、產權單一等問題局限了企業的發展、產業的升級。 而且大部分石材業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雖然頭腦靈活,但小農意識較重,自主接受現代技術、管理知識困難,企業很難跳出小富即安,單打獨斗的發展層面。云浮雖有一批能工巧匠,但隨著企業的擴大及人才流動的加快,云浮有高超技藝的石藝人才的匱乏已經凸顯。另外,云浮有文化修養的設計人才缺乏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影響企業效益和競爭力。
(六)區域品牌效益不強,企業品牌沒有建立
云浮石材作為區域品牌雖然在國內外有了一定影響,但仍然是一個較低層次的品牌,主要表現在:第一,缺乏強勢石材企業名牌的支撐;第二,品牌的產品和技術支撐力不夠:第三,名牌的信譽度有待提高。第四,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有限。
(七)自主創新瓶頸仍存
在技術創新和改造方面,云浮石材大多數企業投入不足,缺乏研發能力,出現復制別人技術、產品同質化的不良現象,核心競爭力不強。在產品設計方面,云浮石材企業雖然不斷推出新產品,但總的來說數量不多,大部份企業缺乏自主開發能力,仿效性嚴重,產品開發沒有完全走出經驗型、引入型、模仿型和實用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