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善班班長朱少華認為,同行學習,經驗值得直接借鑒,更有效,可以讓企業少走彎路。如果同行進行聯盟,實現資源互補,能夠迅速產生盈利。
觀點1混“圈子”富了人脈
近年來,遍地開花的總裁班引來一片質疑,但在石善班學員看來,學習的課程內容,讓他們收獲頗豐。除了實在的企業管理等相關知識外,人脈的積累、行業探討交流也是最大的收獲。
從3家單一的石材企業,組成了一家99石材超市,并迅速拓寬了市場。99石材超市老板之一的沈世慶告訴記者,石善班給他最大的收獲就是擴寬了人脈,整合了資源。99石材超市由榮福石材、杰利石材以及盛世石材3家石企投建。沈世慶說,原本他們只是普通朋友,大家上了總裁班后,交流就多了起來,也經常一起探討石材行業的發展方向。
“3家企業都有各自的優勢,杰利石材主要負責石材加工,榮福石材負責市場銷售,盛世石材主要是做推廣,因為我本身有一個廣告公司。”正是在交流探討中,石善班成員們覺得可以共同發展,于是一拍即合,組建了新公司。
觀點2“頭腦風暴”創造更多財富
在石善班里,交流是學員們最熱衷的環節之一。98石材超市董事長謝志來告訴記者,每周的課程他們都會有交流探討的時間,而每每這個時候總會有思想碰撞的火花。許多想法就是在這樣的碰撞交流中產生的。98石材超市也正是在這些交流咨詢中確立的石材超市模式。
“每個石材人對行業未來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將這些想法整合,抱團取暖才能創造更多財富,這就是我在石善班學到的東西。”謝志來介紹,以往石材行業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而現在他們每次的座談會都在探討工廠、礦山、石材加工的未來,還包括石材加工技術的分享。“學員們把好的切割技術拿出來分享,促進行業共同發展。”
“以前對品牌的意識并不是很強烈,參加石善班后,發現品牌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謝志來表示,在石材行業里,企業整體對品牌的意識不是很強。尤其是廣告畫冊的泛濫,而每本畫冊又有著上百家企業,翻開這些畫冊,真正能讓客戶記住的又有幾家?“上了石善班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品牌這個理念。而老師也給了一些建議,學員之間也進行了交流。”98石材超市就是在學習中明確了品牌化經營路線,也就是以經營幾個品種為主的品牌超市。
觀點3更懂得包裝自己的企業
對于特別愛學習也愛玩的陳智堉而言,他在石善班的最大收獲,便是更懂得包裝自己的企業了。他說,以前他投廣告總是很盲目,也沒人跟他提點。加入石善班后,他聽了同行的意見,要投就投關鍵位置,比如報紙頭條、期刊封面等。果不其然,隨著曝光率的提高,萬峰的名聲也日漸響亮。他笑言,真應了那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