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臘時期的3種,共有5種:多立克式、愛奧尼克式、科林斯式、羅馬式(塔司干式、復合式)。

1.羅馬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外觀跟古希臘多立克柱式相近,但在柱頭下端添上一圈環狀裝飾;柱身下添加了圓環形柱礎。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8:1,整個柱身顯得比較粗壯。
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一種沒有柱礎的圓柱,直接置于階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個挨一個壘起來的,較粗壯宏偉。圓柱身表面從上到下都刻有連續的溝槽,溝槽數目的變化范圍在16條到24條之間。它 來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國埃及學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這種希臘柱式的先驅。希臘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