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石材鋪貼工程
1.材料要求:
(1)石材品種、規格、花色、尺寸、質量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水泥使用325號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選用優質白水泥作擦縫用。
(3)中粗砂應過篩并潔凈。
2.工藝流程:
清理基層→放線→試拼→編號→刷護理漿或結合層→鋪砂漿
→鋪石→擦縫→清理打蠟
3.施工方法:
(1)基層修補:檢查基層平整情況,偏差較大的應事先剔鑿和修補,并將基層清掃干凈。
(2)抄平放線:按水平線控制平整度,按軸線控制板縫,符合拼花圖案設計要求,高檔地面石材應講究對稱。
(3)挑材選料:將有缺陷和局部污染的石材挑出來,完好的石材進行平整度幾何尺寸測量和套方檢查,確保用料合格。
(4)對色編號:正式鋪設前進行試拼,達到品種規格顏色、紋路基本一致符合設計要求后統一按兩個方向編號。石材背后澆水陰干碼放、備用。淺色石材應在背面涂刷石材護理液或界面劑。石材背面網格及膠應除去。
(5)鋪設順序:彈線后應先鋪設若干條干線作為基準,起標筋作用。一般先由廳堂中線往兩側采取退步法鋪貼。
鋪貼:石材鋪貼之前應先試鋪。地面提前浸濕,在找平層上均勻刷一道素水泥漿,隨刷隨鋪20mm以上厚1:2.5干硬性水泥砂漿作粘結層。板塊后刮素漿安放,用橡皮錘敲擊,既要達到鋪設高度,又要使粘結層平整密實。
(7)擦縫:石材飾面板鋪設干硬后,再用水泥稠漿填縫嵌實,面層用干布擦拭干凈。
養護:板材鋪設24小時后,應灑水養護1-2次,以補充砂漿在硬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保證板材與砂漿粘結牢固, 養護期3天之內禁止踩踏,交工前打蠟。
4. 質量標準:
(1)石材品種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面層與基層粘結牢固、無空鼓。
(3)石材表面清潔,圖案清晰、光亮、光滑、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板塊無裂縫、掉角和缺楞等現象。
(4)踢腳線表面清潔、接縫均勻、高度一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適當。
(5) 允許偏差: 表面平整 1mm/2m
縫格平直 2mm/5m
接縫高低差 0.5mm
踢腳線上口平直 1mm/5m
板塊間隙寬度不大于 1mm
5. 成品保護:
(1)石材運輸應有包裝,現場存放要墊木方,一般采用板塊立放、光面相對。不得雨淋、水泡、長期日曬、尤其注意防止草繩污染。
(2)試拼應在地面平整的房間進行,試拼或安裝人員應穿軟底鞋。
(3)運輸石材及水泥砂漿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已作好的墻面、門口等。
(4)鋪砌石材時應防止污染墻面和其它房間地面,操作人員隨鋪砌隨擦凈。
(5)新鋪砌石材的房間應臨時封閉,覆蓋塑料薄膜及纖維板,嚴禁上人行走。
6.石材地面空鼓原因及防治
石材地面鋪裝后空鼓是裝飾工程質量通病,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 基層清理不凈、背膠未除或澆水濕潤不夠;
(2) 刷水泥漿結合層不均勻或面積過大、風干起隔離作用;
(3) 干硬性水泥砂漿任意加水,放置時間過長;
(4) 板面有浮土未浸水;
(5) 上人上物過早。
防治辦法主要有:
(1)認真做好基層處理,將樓板上的雜物清凈,用釬子剔掉落地灰,用鋼絲刷刷凈浮漿層,用清潔劑除掉油污后清掃干凈。
(2)鋪裝前用噴壺將地面均勻灑水一遍,刷一層素水泥漿(水灰比0.4-0.5)刷的面積不要過大,隨鋪隨刷;鋪結合層1:2.5干硬性水泥砂漿(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好,并注意隨伴隨用,不能長久放置),鋪好后用大木杠刮平,用抹子拍實找平;將石材放好位置,用橡膠錘震實,掀起補灰,面板背側滿刮素水泥漿后重新放平震實。
(3)做好板材預處理,地面石材要預拼編號,有背膠的背膠要提前除去,用水浸濕晾干(擦干)后背面刷上界面劑或護理液備用。
(4)注意保護和養護:石材鋪完24小時后,要指派專人用塑料養覆蓋,養護7天以上;地面完成的房間要臨時封閉,嚴禁一周內上人或堆放物料。
(5)嚴格認真不折不扣地執行施工工藝標準和操作規程是防止產生質量通病的重要的措施保證。
7.環保要求:
(1)石材集中在一個場地加工,裝臨時門,降低粉塵外揚,控制噪聲。
(2)切割采用濕作業,污水排入桶中,集中處理。
(3)注意節水、節電,減少原材料浪費。
(4)工人操作戴防塵口罩或面具。
(5)廢渣及時清運,按規定程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