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裝運前檢驗證書的相關流程和注意事項。
1、裝運前檢驗
裝運前檢驗是國際商品貿易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檢驗方式,是檢驗機構對所涉及到用戶成員方的產品的質量、數量、價格包括關稅等稅則目錄和商品分類進行核實的一種海關措施。
它是WTO協議框架下的一種法定進口貨物檢驗措施,通常是由進口國政府的有關部分頒發法令,指定一家或多家跨國公證行對本國進口貨物實行強制性裝運前檢驗。
其目的是防止套匯、避稅等非法活動,目前跟中國簽訂政府間協議的有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亞、伊朗、也門、蘇丹等國,委托我們國家質檢總局實施裝運前檢驗,具體是由各地的檢驗檢疫局承擔。
2、裝運前檢驗的重要性
裝運前檢驗協議是世界貿易組織管轄的一項多邊貿易協議。該協議適用于成員方政府通過政府授權或者政府合同的方式指定專門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出口產品的數量、質量、價格、貨物、稅種分類,在出口方境內進行的所有裝運前的檢驗活動。
3、裝運前檢驗證書
裝運前的檢驗證書是進口國海關征收關稅、申請外匯的重要依據,就是說檢驗檢疫處的裝運前檢驗證書是用來進口國拿去結算、結匯的重要依據。
一般而言,單批價值在2000美元以上的出口產品均需要實行裝運前檢驗,對于集裝箱裝運的貨物往往還需要由檢驗檢疫局實施監裝。如果沒有裝運前檢驗證書的話,進口商品可能會被進口國海關處以一到兩倍的貨物價值的罰款,或者被責令退還。
4、包裝檢驗
包裝檢驗是根據外貿合同、標準和其他有關規定,對進出口商品的外包裝和內包裝以及包裝標志進行檢驗。
包裝檢驗首先核對外包裝上的商品包裝標志(標記、號碼等)是否與進出口貿易合同相符。對進口商品主要檢驗外包裝是否完好無損,包裝材料、包裝方式和襯墊物等是否符合合同規定要求。對外包裝破損的商品,要另外進行驗殘,查明貨損責任方以及貨損程度。對發生殘損的商品要檢查其是否由于包裝不良所引起。對出口商品的包裝檢驗,除包裝材料和包裝方法必須符合外貿合同、標準規定外,還應檢驗商品內外包裝是否牢固、完整、干燥、清潔,是否適于長途運輸和保護商品質量、數量的習慣要求。
包裝貨物必須完好無損地抵達目的地,石板材包裝的話會涉及到木托盤、木架條等其他材料。要注意的是,很多國家都要求木質包裝要進行相應的處理。
5、監視裝載
監視裝載就是裝運前檢驗完了的監裝。對貨物進行監裝,就是要保證貨物是經檢驗合格的產品,對集裝箱運輸的貨物要進行集裝箱的監視和監封。
1.受理申請,審核有關單證
檢驗檢疫機構受理出口商品監視裝載申請后和實施監裝前,應仔細審核合同、信用證,全面了解和掌握合同、信用證中所列明的商品名稱、品質、規格、數量、包裝和裝載等要求以及索賠、免賠條款有關約定和要求。
2.審閱配載計劃
由于出口商品種類繁多,特性不同,形狀各異,包裝不一,并有較大機件或危險品等,為了防范因積載不當而在運輸過程中使出口商品遭受碰撞、壓壞、磨損、流失、污染、串味等損失,在商品裝載前,檢驗鑒定人員要審閱和檢查承運人的配載計劃是否合理,裝載技術措施能否保護貨物的質量、數量、重量和安全、衛生等。
3.查核驗艙/驗箱證
在裝貨開始前,應查核船艙或集裝箱是否已經過檢驗并取得驗艙/驗箱證書。如未經驗艙/驗箱,擬裝貨物屬法定驗艙/箱的,應要求必須申報驗艙/箱。如擬裝貨物不屬法定驗艙/箱的,應建議申請驗艙/箱。
4.檢視運載工具
按驗艙/箱申請檢視船艙或集裝箱外部各部位(艙蓋、人孔蓋、箱門、箱體、標記等)是否完好及密封,內部各部位和管系設備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清潔、通風、干燥、無異味、無蟲害、無污染;是否符合運輸契約規定和適宜裝載擬裝商品。
5.檢視貨物外表狀況,核對貨證是否相符
檢驗鑒定人員應對裝載的各類商品的外表狀況或包裝情況進行檢視,仔細核對出口商品的品名、規格、包裝、數量、重量、標記等是否與合同或裝貨清單的規定或檢驗檢疫證書列明的相符,如果貨與證不符,必須查清原因,及時處理,否則可要求或建議停止作業。
6.檢查接駁轉運的運輸工具
檢查將出口商品運至船/箱旁的運輸工具是否適宜擬裝商品,是否清潔、嚴密,封蓋是否完好,在短途運輸中貨物是否撒漏或遇雨雪天氣是否發生水濕。如發現運輸工具密封不好,會造成貨物撒漏或水濕,應予以糾正,并做好記錄。
7.監督承運人和裝貨部門對出口貨物的裝載
按照監裝工作內容的相應要求,對承運人和裝貨部門的裝載與積載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8.封識
裝載結束后對集裝箱進行封識,如有必要,對船艙艙門、艙口、人孔或者油輪相關閥門進行封識。
9.工作記錄、拍照及簽發證書或報告
監裝鑒定人員每個班次都要詳細、如實填寫出口商品監裝記錄,應對裝貨主要場景(按申請人或檢驗鑒定規范要求)進行拍照。如果有出口需要就必須到檢驗檢疫局進行備案。
6、裝運前檢驗幾個注意事項
1.注冊備案
檢驗部門實施注冊備案制度,由需要注冊備案的企業提出申請。一般沒有出口過的企業是沒有備案的,如果有出口需要就必須到檢驗檢疫局進行備案。注冊備案程序也很簡單,只要是合法合規的企業,把企業的營業執照、代碼證等資質證書提交到檢驗檢疫局,提出申請,就可以得到批復。
所以,如果有出口業務的話就要先進行備案注冊,以免影響商品貿易的順利進行。
2.掌握進出口法律法規
企業在簽訂出口貿易合同的時候要掌握進口國有關貨物的品質和技術法規的標準,這是因為檢驗依據有個“先人后己”順序。
企業跟國外客戶直接接觸的時候要了解一下他們國家有沒有相關規定、法律強制規定或要求,如果沒有再來執行我們國家的要求。如果有的話,要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協議清楚,避免不符合進口國的法規,引起貿易糾紛或者是退運。
3.根據情況酌情安排時間
企業在簽訂貿易合同的時候,還要考慮到裝運前檢驗的時間,因為還要監裝、核價,時間方面要合理安排,以便順利取得裝運前檢驗證書。
出口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亞、伊朗、也門、蘇丹的貨物都要進行監裝,包括空運散裝的貨物。其中,出口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亞的貨物要進行核價;其他的國家不用核價,只要監裝。
4.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直接向檢驗檢疫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