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一位大師級人物寫的一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其言:“企業賣的不是標準化產品,也不是價廉物美的產品,而是生活方式或體驗。顧客不需要價廉物美的產品,顧客需要的是改變或豐富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獲取新的或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恰逢福建省人大副主任劉群英一行來英良集團考察調研,小編在該微信號的新聞推文中看到,“參觀中,劉良向調研組一行堅定地強調,‘我們不僅僅是在賣石材產品,也不僅僅是在賣石材空間,我們是在提倡一種石材生活方式’。”
而在此前,劉良就已說過,“從荒料到石材產品,從石材產品到石材空間,從石材空間到石材生活方式,似乎是石材人努力的方向。”不難看出,當下的石僧還不那么篤定,“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劉良也不確定,但他卻一直腳踏實地地在這條路上一步一步踐行著。
“石材生活方式”,這在當下的石材行業中,還是一個新鮮的詞。產品大多需要具備一些比如邏輯能力、表達能力、工具使用能力等基本功能。在小編看來,在石材行業中,石材產品最缺乏的是,對于生活的理解,而這也是產品最核心的東西。當然,從無到有這是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
探因:為質價比買單的消費趨勢已成主流
某招聘網近日發布的《中國新銳中產調研報告》再次定義了中國新銳中產階級群體。經過對近5萬名職場人士的調查,《報告》將10-50萬年薪人群定義為“新銳中產”。在“吃瓜群眾”紛紛比對自己是否上榜的同時,“中產階級”一詞也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與不斷擴大,他們不僅在職場上獨當一面,也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消費走向。
對于中產階級而言,隨著消費升級、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例增長,促使其更加看重對個人品味和家庭生活水準的提升。與此同時,在早期職場的培訓與沉淀下,其思考問題的角度與廣度得到大幅度拓展,對生活的理解與需求有了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已逐漸取代價格,成為其消費的第一要素。
正因如此,“性價比”一詞雖然還在提,但已在逐步淡化。反而“注重品質”、“注重設計”、“注重體驗”、“注重品牌精神”等詞語頻繁地進入消費者視線,“質價比”也因而成為了眾品牌廠商更為關心的問題。
故而,就憑劉良“我們不僅僅是在賣石材產品,我們是在提倡一種石材生活方式”這句話,小編斷定,五號倉庫藏館內這些具有品牌內涵的產品,即使沒有絕對的價格優勢,卻足以讓眾多有消費能力的用戶為之“種草”、“剁手”。
財經作家吳曉波說過,自己親眼目睹了中國人從日本買回馬桶蓋、吹風機甚至菜刀等,指出當前中國消費者已經日漸理性,1.5億的中產階級愿意為好而美的產品買單,性價比讓位質價比的現象日益凸顯。
而這種現象,往大了講,側面證明了當前中國提出“供給側改革”這一政策的正確性,正是為服務好消費能力與日漸壯大的中層階級,企業家將會更重視工匠精神,往小了講,就是作為企業家的你,不需要討好別人,你只要做好自己的產品。
趨勢:用過硬的產品傳遞美好的生活方式理念
分清根本、理清本末是每一企業家首先要清晰的,不然的話就會把企業帶進迷途。消費者體驗的是感覺,但離開了產品本身的的感覺是沒有的,那是做夢。產品是根本,感覺是表現。沒有了產品功能這個根本那種體驗感覺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在水頭各大石材市場走走轉轉,你會發現粗制濫造的產品還是很多。二三十行業發展史告訴我們,只有那些認真把產品當作一回事兒的企業才能真正存活下來,才能發展到今天。簡而言之,即這些致力于打造優質產品的制造商,他們的春天來了。
當下,“互聯網+工匠精神”已經成為中國所有產業的基本面貌,吳曉波指出,“未來企業競爭將迎來一個啟蒙時代,那就是回歸產品本身。”在石材行業里,回到每一顆荒料、每一片大板、每一塊石制品,都該回到其作為產品所應呈現的生活方式中。
取代冰冷的石材行業,致尊旗下的天然大理石家居品牌??大璞,注入了濃濃的生活美學的設計和情感,向美而生。在塑造富有親和力的品牌形象的同時,融匯原生石材與自然愛家的生活方式,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家居美學整體解決方案,這是大璞對純粹生活的承諾。
再看看英良近日出品的“石之大美”產品宣傳片,結合了山川河流、四季更迭的大自然之奇趣壯美,完美契合了旗下亞馬遜綠、荷塘月色、弗朗明哥、雪山銀狐等四季系列十二款大理石之天然紋理,展現出震撼心靈的美感。據英良集團品牌總監高毅介紹,該片立意“一石一世界,我們同在”,以此喚起人們對自然生態的尊重與關注。
該片一經推出,在石材人的朋友圈被紛紛轉發分享。剛剛走出校門接手家族石企的小王表示,學設計出身的他,當看到石材行業中有這么精美高質量的宣傳片時,欣喜的同時也很感慨,石材行業的大有可為。在業內人士楊總看來,“宣傳片的創意別具匠心且站在公益的高度,當然英良的產品足夠硬氣,很有實力,這樣的營銷方式顯得創意十足,在市場上也是非常強勢。”
回歸產品不是否定創意,而是讓創意源源不斷。創意不是憑空產生的,雖然有相對獨立的思考方式,但來源一定是基于企業產品的,而不是其他。回歸產品也不是否定營銷,而是讓營銷具有強力的落腳點。營銷的下沉和渠道、終端的控制才能抓住抓住消費者的購買,完成最終的臨門一腳。
未來,可以預見,將有越來越多的石材企業在開拓市場的思路上,由過去的重視營銷轉向通過技術革新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用過硬的產品傳遞美好的生活方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