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惠安縣閩南古建筑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這是國內首家以石雕藝術為主的古建筑研究院。

來自國內古建筑行業的知名專家以及市、縣兩級相關領導參加了揭牌儀式。活動上,還為受聘的研究院專家、顧問、研究院名譽院長、院長頒發了聘書。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同濟大學博士生和博士后導師陳祥福,是研究院聘任的專家之一。他常年致力于建筑領域生態和諧研究并為古建筑的保護建言獻策,他說,惠安石雕作為一項傳統藝術,研究院的設立,為國內其他地方的傳統建筑藝術保護做出了表率。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陳祥福:“不要局限在惠安,也不要局限在泉州,你這個是中國性質的,代表中國的,中國目前應該是第一個,以石雕藝術為主的古建筑研究院。”

惠安縣閩南古建筑研究院由惠安縣城內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規劃、設計、建設、經營、管理企業及相關個人組成的非營利學術研究機構,主要從事閩南古建筑文獻收集整理、古建筑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尚藝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惠安縣閩南古建筑研究院院長王伯福說,研究院成立后,將按照既定方案,持續推進相關工作。

惠安閩南古建筑研究院院長 王伯福:“對我們前人,古建筑一些老前輩,包括過世的 ,在世的,做一個梳理,然后通過這個研究院的成立,再去跟其他的流派,比如說北方官式的,徽派的, 蘇派的, 包括嶺南的,跟其他古建筑流派去交流學習一下,然后希望能把它傳承下去。”

此次活動是由中共惠安縣委、惠安縣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共惠安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住建局、文體新局協辦,并由惠安縣閩南古建筑研究院、福建省尚藝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惠安縣文化館承辦。

古建筑研究院落戶 破解傳承人才難題
傳統技藝要傳承,人才是關鍵。集合大師智慧,構建人才高地也是閩南古建筑研究院成立以后要著手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李永革,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組成員,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他多次來到惠安考察交流古建筑傳統工藝。作為非遺傳承人,他深知現在國內各種傳統技藝都面臨傳承難題。李永革說,如今有了閩南古建筑研究院,這一難題有了破解的平臺。
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組成員 李永革:“我覺得惠安這么做,在國內還是處于,起點比較高一個層次,成立這個研究院,實際上也是建立非常好的一個平臺,整體地說,對我們今后挖掘,我們閩南的古建筑的技藝,失傳的或者瀕臨失傳的,它有著深刻的意義,把過去我們已經丟失的,已經失傳的東西再給它撿回來,然后我們再去把它發場光大,然后我們再去創新。”

閩南古建筑研究院成立后,在人才方面,不僅要挖掘當地的傳承人資源,也將與國內其他地方的能工巧匠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人才培養工作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并被列入惠安縣人才的重點工作內容。
惠安閩南古建筑研究院院長 王伯福:“因為時代的變遷,就是我們現在的古建筑的技藝,傳承上出現點問題,我們縣委縣政府,希望通過這個研究院的成立,挖掘一些前人的一些豐功偉績,就是他們以前做的作品,包括名匠 ,名師,然后希望有后來的年輕人,再把這個古建筑的技術再學起來。”

為了更好地集合大師智慧,在研究院成立當天,還舉辦了園林古建筑與現代建筑產業化的結合應用人才主題沙龍,省內外古建筑保護研究專家匯聚一堂,共同為傳統技藝傳承過程中的人才難題提出解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