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國土資源廳下發通知,進一步推進敖江流域廢棄飾面石材礦山綜合治理。
分年度分區段抓緊實施綜合治理
通知要求,羅源、古田縣國土資源局要按照本地區的《廢棄飾面石材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規劃》,分年度分區段抓緊實施綜合治理。對人口集中區可視范圍內視覺污染及水土流失嚴重、易引發地質災害的廢棄礦山,應在2018年底前實施重點治理,確保完成生態修復。治理規劃中明確的非重點區段廢棄礦山,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原則,經科學論證確定后,以“隔絕人為再次破壞,提供自然恢復基礎條件”為主部署措施,2020年底前組織完成生態修復。對采礦產生的廢石廢渣,原礦山業主限期內未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義務的,縣級政府有權采取外運加工、就地消納、覆土復綠等方式妥善處置。
從嚴查處非法采礦確保關閉成效
通知明確,關閉礦山及廢棄礦山生態環境修復由縣級政府負總責,鄉鎮政府具體組織實施,市、縣兩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指導、督促,要會同安監、林業、水利、環保等部門結合各自職責,共同推進。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應將已關閉飾面石材礦山列為重點巡查區域,督促鄉鎮加大巡查力度,及時將無采礦許可證非法采礦行為發現在初始,解決在萌芽。鄉鎮巡查發現有非法采礦的,應立即予以制止,并報請縣級政府組織關閉取締,盜采礦產品價值五萬元以上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跟蹤及時調度
通知規定,從2018年3月起,羅源、古田縣國土資源部門要每月對重點治理項目的進展及關閉礦山是否“死恢復燃”進行檢查;福州、寧德市國土資源局要每季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并會同縣級加強督查,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省級每年將組織力量對羅源、古田縣的飾面石材廢棄礦山遙感檢查一次以上,檢查結果將通報市、縣兩級政府,并作為設區市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考核評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