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中國復雜多變的經濟轉型、外貿結構調整以及產業升級,中國傳統石材產業也經歷了從粗加工向精細化、集群化的轉變,如今正面臨著品牌化和營銷模式的調整。而石企間抱團互助,優勢強強聯合的經營方式,是共同抵御風險、創造市場商機、迎接時代挑戰的有力嘗試,為未來石材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依附規模企業,站穩腳跟
進入2018年下半年,石材市場上涌現了許多由兩家企業聯合經營一個或多個石材品種的情況,其中有深耕行業多年的操盤手,也有剛進入石材行業不久的新手,這種企業與企業間的碰撞在市場經濟愈發蕭條的當下產生了不一樣的火花。
元富(勝發)石業是今年剛成立的新企業,由元富石業與勝發石業共同經營4個新品,在澳盛國際大板市場、中閩石材商城、華輝精品市場三個老牌大板市場均設有銷售點。除了布局市場,在展廳的設計上,元富(勝發)石業也下足了功夫,用自己的產品來搭建展廳,讓采購商能全面直觀地了解該產品的裝飾效果。作為合伙人之一,鐘蒙蒙是今年剛進入石材行業的“老”石材人,雖然她在行業中多年,但鮮少自己經營石材,此次試水經營并非盲目之舉。“因為是跟姐姐、姐夫一起合作,而且勝發石業發展已經形成規模,在我們加入后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元富(勝發)業務室
元富(勝發)石業成立后,相較單獨經營,企業聯合經營在石材品種的推廣上,覆蓋面更大,力度也更強。雙方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保證企業有序合理運營,且分工明確,降低了合作雙方個人的風險率,同時加快了產品的推廣。
雙方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面對日益復雜的競爭市場和消費升級帶來的考驗,石材行業也面臨著集約化、精細化發展的各種挑戰,通過企業聯合經營發揮自身的優勢資源和能力,以抱團合作的方式,共同面對市場,風險共擔、利潤共享,是當今石材企業經營過程中衍生的一種新型的經營模式。
一直以來,高端工程訂單都是石材行業爭相搶奪的“香餑餑”,那么如何在這么多家石企中脫穎而出呢?兩家優勢互補的企業強強聯合不可謂不是一條良策,大莊致尊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致尊建材加工廠
多年來,大莊股份深耕全國市場,以貼心周到的服務高效精準地積累了許多優秀的業務資源,而致尊建材在華東地區擁有先進規范的工廠實力,嚴謹的生產態度,以一貫的匠造精品和業界口碑創造了有利的生產背書,讓“大莊致尊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贏在了起跑線上,目前已承接多項高端工程,包括上海養云安縵、三亞美麗之冠大酒店等等。

▲大莊致尊經典案例-上海養云安縵

▲大莊致尊經典案例-美麗之冠大酒店
大莊與致尊之間的和諧相處,離不開密切的溝通交流,相互配合。“由于周期較長,其中的不可控因素較多,更需要雙方相互信任,精誠合作。”致尊建材董事長周曉遵表示,“在合作中,大莊負責市場開拓和業務談判接洽,爭取優質的高端工程,而致尊則負責訂單生產和后續的服務配套,雙方將各自的優勢部分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合作達到了1+1>2的效果,真正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企業聯合這一新型經營模式,將“偏科”明顯的石企變為全方位發展,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利益共贏,但這種企業聯合建立在雙方資源匹配、優勢互補、誠信溝通的基石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可能阻礙合作進度,導致合作破裂,進而損傷雙方的利益。
經營業態洗牌,開辟新大陸
經過大板市場架子位的洗牌、加工廠的洗牌,石材企業經營模式的洗牌已悄然開始。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下,有那么一批人開始探尋一片“新大陸”,力諾石裝創始人王金州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所有的競爭歸根究柢就是人才資源的競爭,掌握優秀的人才資源在未來石材行業的發展中是至關重要的。然而,一個企業能掌握的人才局限性較大,王金州便想到了“整合”,管控成本就等于在增加效益和利潤,現在這個競爭趨勢,誰能做到以最低成本完成最高質量,就是贏家。

▲明超•力諾灰石共享專場
但企業經營終歸不是紙上談兵,王金州在理清未來發展規劃后,開始落地實施。他從水頭地區找尋了多家符合規劃的企業和工廠,開始與之洽談,經過地理位置、企業文化、專業技術等多方考量和權衡,他選擇了明利、明超、阿農,共同成立了明利•力諾共享工廠、明超•力諾灰石共享專場及阿農•力諾石裝。

▲明利•力諾共享工廠
力諾共享平臺以灰石貿易、精裝工程、家裝別墅、生產加工為主營業務,在力諾共享平臺上,合作雙方客戶、資源置換,分工明確,而且雙方釋放了一定的權利和利益給對方,保證了雙方的合作在健康有序的情況下能持續發展。“接下去將是經營業態的洗牌,選擇一個人做就比較輕松,盈虧自負;選擇兩個人做就得尊重對方的意見,求同存異;發展到二十個人一起做,就會變成管理資產包。”王金州告訴《石邦》雜志,“當然,人越多管理壓力就越大,但同時人越多平臺量就越大,成長空間就越廣,看企業掌舵者如何選擇和權衡了。”
編后語
這種聯合經營模式是未來石材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大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選擇面更廣,而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選擇與優勢互補的企業聯合經營發展也是不錯的選擇。
來源:石邦
依附規模企業,站穩腳跟
進入2018年下半年,石材市場上涌現了許多由兩家企業聯合經營一個或多個石材品種的情況,其中有深耕行業多年的操盤手,也有剛進入石材行業不久的新手,這種企業與企業間的碰撞在市場經濟愈發蕭條的當下產生了不一樣的火花。
元富(勝發)石業是今年剛成立的新企業,由元富石業與勝發石業共同經營4個新品,在澳盛國際大板市場、中閩石材商城、華輝精品市場三個老牌大板市場均設有銷售點。除了布局市場,在展廳的設計上,元富(勝發)石業也下足了功夫,用自己的產品來搭建展廳,讓采購商能全面直觀地了解該產品的裝飾效果。作為合伙人之一,鐘蒙蒙是今年剛進入石材行業的“老”石材人,雖然她在行業中多年,但鮮少自己經營石材,此次試水經營并非盲目之舉。“因為是跟姐姐、姐夫一起合作,而且勝發石業發展已經形成規模,在我們加入后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元富(勝發)業務室
元富(勝發)石業成立后,相較單獨經營,企業聯合經營在石材品種的推廣上,覆蓋面更大,力度也更強。雙方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保證企業有序合理運營,且分工明確,降低了合作雙方個人的風險率,同時加快了產品的推廣。
雙方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面對日益復雜的競爭市場和消費升級帶來的考驗,石材行業也面臨著集約化、精細化發展的各種挑戰,通過企業聯合經營發揮自身的優勢資源和能力,以抱團合作的方式,共同面對市場,風險共擔、利潤共享,是當今石材企業經營過程中衍生的一種新型的經營模式。
一直以來,高端工程訂單都是石材行業爭相搶奪的“香餑餑”,那么如何在這么多家石企中脫穎而出呢?兩家優勢互補的企業強強聯合不可謂不是一條良策,大莊致尊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致尊建材加工廠
多年來,大莊股份深耕全國市場,以貼心周到的服務高效精準地積累了許多優秀的業務資源,而致尊建材在華東地區擁有先進規范的工廠實力,嚴謹的生產態度,以一貫的匠造精品和業界口碑創造了有利的生產背書,讓“大莊致尊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贏在了起跑線上,目前已承接多項高端工程,包括上海養云安縵、三亞美麗之冠大酒店等等。

▲大莊致尊經典案例-上海養云安縵

▲大莊致尊經典案例-美麗之冠大酒店
大莊與致尊之間的和諧相處,離不開密切的溝通交流,相互配合。“由于周期較長,其中的不可控因素較多,更需要雙方相互信任,精誠合作。”致尊建材董事長周曉遵表示,“在合作中,大莊負責市場開拓和業務談判接洽,爭取優質的高端工程,而致尊則負責訂單生產和后續的服務配套,雙方將各自的優勢部分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合作達到了1+1>2的效果,真正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企業聯合這一新型經營模式,將“偏科”明顯的石企變為全方位發展,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利益共贏,但這種企業聯合建立在雙方資源匹配、優勢互補、誠信溝通的基石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可能阻礙合作進度,導致合作破裂,進而損傷雙方的利益。
經營業態洗牌,開辟新大陸
經過大板市場架子位的洗牌、加工廠的洗牌,石材企業經營模式的洗牌已悄然開始。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下,有那么一批人開始探尋一片“新大陸”,力諾石裝創始人王金州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所有的競爭歸根究柢就是人才資源的競爭,掌握優秀的人才資源在未來石材行業的發展中是至關重要的。然而,一個企業能掌握的人才局限性較大,王金州便想到了“整合”,管控成本就等于在增加效益和利潤,現在這個競爭趨勢,誰能做到以最低成本完成最高質量,就是贏家。

▲明超•力諾灰石共享專場
但企業經營終歸不是紙上談兵,王金州在理清未來發展規劃后,開始落地實施。他從水頭地區找尋了多家符合規劃的企業和工廠,開始與之洽談,經過地理位置、企業文化、專業技術等多方考量和權衡,他選擇了明利、明超、阿農,共同成立了明利•力諾共享工廠、明超•力諾灰石共享專場及阿農•力諾石裝。

▲明利•力諾共享工廠
力諾共享平臺以灰石貿易、精裝工程、家裝別墅、生產加工為主營業務,在力諾共享平臺上,合作雙方客戶、資源置換,分工明確,而且雙方釋放了一定的權利和利益給對方,保證了雙方的合作在健康有序的情況下能持續發展。“接下去將是經營業態的洗牌,選擇一個人做就比較輕松,盈虧自負;選擇兩個人做就得尊重對方的意見,求同存異;發展到二十個人一起做,就會變成管理資產包。”王金州告訴《石邦》雜志,“當然,人越多管理壓力就越大,但同時人越多平臺量就越大,成長空間就越廣,看企業掌舵者如何選擇和權衡了。”
編后語
這種聯合經營模式是未來石材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大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選擇面更廣,而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選擇與優勢互補的企業聯合經營發展也是不錯的選擇。
來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