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散亂污”這個詞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近年來
各地對于“散亂污”企業
整治越來越嚴
不過究竟什么是“散亂污”企業?
“散亂污”又該如何整治呢?
啥是散亂污企業?
“散亂污”企業是指: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當地產業布局規劃,未辦理工信、發改、土地、規劃、環保、工商、質監、安監、電力等相關審批手續,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
散:不符合當地產業布局規劃,沒有進駐工業園區的規模以下企業。
亂: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應辦而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的企業,存在于居民集中區的企業、工業攤點、工業小作坊。
污:指無污染防治設施或污染防治設施不完備、不能對產生的污染物進行有效收集、無組織排放嚴重的企業,污染防治設施不具備達標排放能力的企業,沒有治理價值的企業,不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
可見
“散亂污”企業本身就是違法違規的
但它們要么已存在很多年了
正逐步接受淘汰
要么藏在民房里面悄悄生產
但它們對環境的危害卻不可小覷
以違規電鍍作坊為例:由于合法合規處理電鍍廢水并持續達標排放,需支出較高成本,為爭取更大利潤空間,一些電鍍作坊不配置相關污染治理措施,在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放生產廢水,嚴重污染環境,給周圍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危害。
以“三無”(即無工商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無排污許可證)洗車店為例:它們沒有規范的排污系統,洗車產生的臟水大多直接流到周邊地面或溝渠。表面看,似乎只是污染了水環境;但當地面曬干后,來往車輛一碾,就會形成大量揚塵,污染空氣。還有些洗車店同時違規經營著修車業務,比如露天噴漆。噴漆釋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經陽光照射,就容易與大氣中的其他成分發生光化學污染,形成臭氧、PM2.5等污染物。
小散亂污企業的特征是什么?
?規模小,工藝差。多數是家庭作坊式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包括有色熔煉加工、橡膠生產、制革、化工、陶瓷燒制、鑄造、絲網加工、軋鋼、耐火材料、碳素生產、石灰窯、磚瓦窯、廢塑料、石材加工,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膠粘劑、有機溶劑等使用的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業。
?分布散亂。多分布于農村與城鄉結合部,位置較為隱蔽。該類企業在分布上不符合當地的產業布局規劃、不在工業聚集區內,且多為無證無照、證照不全、違法建設、違規經營企業。
?污染環境。可分為涉氣超標排“污”企業與涉水超標排“污”企業。這類企業無任何的污染處理設備,產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氣或者河流中,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整治“散亂污”企業都有哪些措施?
“散亂污”都有哪些整治措施?如果發現“散亂污”,將采取關停取締、限期搬遷、停產整治的措施進行分類施治。
關停取締類: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應辦而未辦理相關手續或無污染防治設施、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治理無望的“散亂污”企業,依法堅決予以關停取締,按照“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設備)標準,完成取締工作。
限期搬遷類: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當地產業布局規劃、未進駐工業園區的規模以下以及長期污染環境的企業,經過整合可以達到相關管理要求、符合產業政策的,當地政府要科學規劃,組織對上述企業實施整合搬遷,進駐相應的工業園區,發展規模化、現代化工業。
停產整治類: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當地產業布局規劃,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散亂污”企業,按照可持續和清潔生產的要求,督促企業在裝備工藝、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升改造,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逾期未完成整治改造任務的,予以關停取締。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但涉及民生,不能停產的企業,依法依規啟動按日計罰程序,嚴格實行全過程連續性懲罰。
來源:陜西生態環境、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