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發布《關于建立激勵機制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墩髑笠庖姼濉诽岢?,鼓勵礦山土地綜合修復利用。尤其是提出,合理利用廢棄礦山土石料。
“廢石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廢石并不是完全沒有用,大量廢石的推擠不僅占用土地面積,長此以往,其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大氣和土壤,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威脅,但廢石經過加工之后可稱為優質的砂石骨料,如要實現“變廢為寶”則需采用可行性的加工方案,對其進行綜合回收再利用。石材制砂機聯系電話:15859768740
廢石屑制砂的現存問題
對于廢石屑制砂生產混凝土,國內已有較多研究,但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仍較少。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不同來源的廢石屑,其巖性不同、開采和破碎工藝不同,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目前對石屑性能的系統性研究還不足,對石屑的質量以及其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規律掌握不足。
②低質的石屑含粉量大,表面粗糙,棱角尖銳,除泥、整形技術難,投資大;除泥、整形問題不解決,又對混凝土和易性不利,增加水泥用量,市場接受度差。
③對不同種類廢石屑,需要有針對性的制砂工藝,同時制成的機制砂性能也有所不同,故對制砂的生產和機制砂的使用有較高的管理與監控要求,現階段企業對此還認識不到位,只想簡單的處理一下就應用,導致預想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沒有實現,企業就失去了實踐的動力和決心。
廢石屑制砂生產工藝
廢石屑制砂,是將大于5mm的篩分出來進制砂機;小于0.75mm的篩分出來,保留一部分在砂中,過多的一部分作為石粉產品或適合的話作為摻合料進行使用。
這與礦山開采“專門”生產機制砂還是有所不同,其需要使用經前一級破碎至5~16mm的顆粒進制砂機。因此,廢石屑制砂的生產工藝與“專門”生產機制砂有所不同。通過調研對比不同的生產工藝,包括專門開采巖石生產機制砂的各種生產工藝及相應的生產設備,分析了廢石屑制砂與其的不同之處,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廢石屑進行加工處理制備機制砂的生產工藝,如圖。
首先將廢石屑進行篩分,對大于5mm的顆粒(準確說是篩孔邊長為4.75mm方孔篩的篩上部分),采用立軸沖擊式破碎機進行破碎,同時具有整形作用,出破碎機后通過風選(空氣篩分),大于0.075mm的顆粒作為機制砂的一部分。
廢石屑進行篩分,對小于5mm的顆粒進行風選,其中大于0.075mm的顆粒,通過對其粒形進行判斷,若粒形較好,直接作為機制砂的一部分;若粒徑不佳,還是需要經過立軸沖擊式破碎機進行整形,再進行風選,大于0.075mm的顆粒作為機制砂的一部分。
對廢石屑風選及經破碎機后風選的小于0.075mm的顆粒,根據機制砂對石粉含量的要求,一部分可以作為機制砂中石粉的需要,一部分可以作為石粉產品出售。
采石場廢石屑產量大,利用價值低,在對不同巖石種類和破碎工藝的廢石屑物理性質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采用適宜的生產工藝對采石場廢石屑進行加工處理制成機制砂,取代河砂用于配制混凝土和砂漿,既可以解決建設用砂短缺問題和廢石屑污染環境問題,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