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石材行業發展歷程回顧
中國石材行業自建國初期開始建立,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全國布局了少量石材加工企業和石材機械企業, 石材產量僅僅滿足國家博物館、 天門廣場等國家重點工程需要。改革開放后, 上世紀80 年代民營石材企業開始建立, 中國石材行業開始起步"進人9 0年代, 石材行業在全國興建了一部分石材產業地"二十世紀初至"十一五0 期間,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建筑房地產行業的強勁帶動, 中國的石材行業進人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通道"據統計, 2 01 0年銷售收人超過2億元的石材企業約50 家, 年銷售收人超過5億元得企業約2 0 家"全國三千多家規模以上(銷售收人萬元以上)石材企業銷售收人達到20 7例乙元, 實現利潤達154 億元, 大理石板材產量達547 萬平方米, 花崗石板材產量達30 826 萬平方米, 石材出口2 155萬噸創匯41 .4億美元, 進口石材123 1萬噸, 用匯2 .6億美元" 中國已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石材生產、 消費、 貿易大國礦山開采工藝技術和石材加工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鋸石機、 全自動拋光機、 礦山圓盤鋸、 荒料裝載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裝備得到開發, 石材產品加工的自動化、 數字化、 智能化裝備(紅外線定位切機、 數控設備、加工中心、 全自動拋光線、 自動補膠生產線等) 等高技術含量的機械設備得到大量應用, 推動石材開采和加工行業的生產工藝革新"同時, 與石材加工、 應用配套的輔助產品也形成系列化、 專業化開發, 石材膠粘劑產品、 石材清洗與養護產品、磨具磨料產品也得到較快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一定成效"通過企業整合、 關閉小礦山和小加工廠的治理整頓, 大型石材加工企業基本實現了廢水的循環利用"石材加工產生的邊角料、 廢渣綜合利用技術取得突破, 以邊角料加工制造的人造石、 石材馬賽克產品成功投放市場以石材鋸切及拋光產生的廢渣和石粉為原料, 開發的建筑砌塊、 磚等產品均已實現規模化生產產業集群效應開始顯現"具有一定規模的30 多個石材產業集群分布在福建、 山東、 廣東、 湖北、 河南、 吉林、 河北、 廣西、 云南、 四川、 新疆、 內蒙古等地, 福建水頭、 廣東云浮、 山東萊州等成為國內三大石材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石材產業集群的石材產量已占到全國石材產量的80 % 左右綜上所述, 中國石材行業三十年來在國家幾乎沒有任何資金投人的情況下, 發展速度超過了各行業發展的平均水平, 超過了建材行業發展的平均水平, 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
中國石材行業自建國初期開始建立,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全國布局了少量石材加工企業和石材機械企業, 石材產量僅僅滿足國家博物館、 天門廣場等國家重點工程需要。改革開放后, 上世紀80 年代民營石材企業開始建立, 中國石材行業開始起步"進人9 0年代, 石材行業在全國興建了一部分石材產業地"二十世紀初至"十一五0 期間,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建筑房地產行業的強勁帶動, 中國的石材行業進人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通道"據統計, 2 01 0年銷售收人超過2億元的石材企業約50 家, 年銷售收人超過5億元得企業約2 0 家"全國三千多家規模以上(銷售收人萬元以上)石材企業銷售收人達到20 7例乙元, 實現利潤達154 億元, 大理石板材產量達547 萬平方米, 花崗石板材產量達30 826 萬平方米, 石材出口2 155萬噸創匯41 .4億美元, 進口石材123 1萬噸, 用匯2 .6億美元" 中國已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石材生產、 消費、 貿易大國礦山開采工藝技術和石材加工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鋸石機、 全自動拋光機、 礦山圓盤鋸、 荒料裝載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裝備得到開發, 石材產品加工的自動化、 數字化、 智能化裝備(紅外線定位切機、 數控設備、加工中心、 全自動拋光線、 自動補膠生產線等) 等高技術含量的機械設備得到大量應用, 推動石材開采和加工行業的生產工藝革新"同時, 與石材加工、 應用配套的輔助產品也形成系列化、 專業化開發, 石材膠粘劑產品、 石材清洗與養護產品、磨具磨料產品也得到較快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一定成效"通過企業整合、 關閉小礦山和小加工廠的治理整頓, 大型石材加工企業基本實現了廢水的循環利用"石材加工產生的邊角料、 廢渣綜合利用技術取得突破, 以邊角料加工制造的人造石、 石材馬賽克產品成功投放市場以石材鋸切及拋光產生的廢渣和石粉為原料, 開發的建筑砌塊、 磚等產品均已實現規模化生產產業集群效應開始顯現"具有一定規模的30 多個石材產業集群分布在福建、 山東、 廣東、 湖北、 河南、 吉林、 河北、 廣西、 云南、 四川、 新疆、 內蒙古等地, 福建水頭、 廣東云浮、 山東萊州等成為國內三大石材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石材產業集群的石材產量已占到全國石材產量的80 % 左右綜上所述, 中國石材行業三十年來在國家幾乎沒有任何資金投人的情況下, 發展速度超過了各行業發展的平均水平, 超過了建材行業發展的平均水平, 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