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石材業需跨越環保和資源“兩座大山”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石材市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2014年,依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一方面,當霧霾天氣越來越多時,人們也將目光聚集到了石材開采和加工;另一方面,不可再生資源的原材料也將成為石材市場如何向前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人人賺錢”年代結束
福建是我國石材加工大省,南安、晉江、惠安、福鼎等縣(市)是主要的生產加工基地。南安市目前擁有各類石材企業1500多家,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石材加工產量及進出口額占全國的60%,是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材生產和出口基地。去年,南安全市268家規模以上石企完成產值293.01億元,同比增長16%。
然而,由于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房地產政策調控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建材行情普遍低迷。數據顯示,南安地區的石材加工企業十年間,企業數增加了十多倍,但行業利潤卻大幅縮水,“純利從20%降到現在的7%左右。”
“歐美經濟危機持續發酵帶來的外來訂單縮減,導致國內石材行業出口受挫。”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我國石材行業結束了“人人賺錢”的年代,今年的石材產業競爭力將更為激烈,而企業間存在無序競爭、互相壓價、以次充好等現象,制約了行業健康發展。
受出口市場疲軟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雙重影響下,石材行業發展速度開始放緩。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5年內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這對石材行業銷售影響較大。“去年4月以后,生意開始走冷,其中一大原因是政府訂單減少了。”惠安一位經營石雕的老板說。
不斷上漲的成本支出,正擠壓著石材企業不多的利潤空間。“近年來環保支出占了很大一塊,為了符合生產要求,企業在改造設備、排污處理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增加了約10倍。”南安一家石材的相關負責人說,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其中人工成本上漲是重要一環。
去年泉州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礦山生態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決定截止到2015年前,泉州所有石材礦山將全部關閉,實現整體退出。這也就意味著,對于以石材業為支柱產業和主要經濟增長源的南安和晉江等地石材建材行業而言,將不可避免地迎來石材礦山關閉潮。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石材市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2014年,依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一方面,當霧霾天氣越來越多時,人們也將目光聚集到了石材開采和加工;另一方面,不可再生資源的原材料也將成為石材市場如何向前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人人賺錢”年代結束
福建是我國石材加工大省,南安、晉江、惠安、福鼎等縣(市)是主要的生產加工基地。南安市目前擁有各類石材企業1500多家,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石材加工產量及進出口額占全國的60%,是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材生產和出口基地。去年,南安全市268家規模以上石企完成產值293.01億元,同比增長16%。
然而,由于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房地產政策調控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建材行情普遍低迷。數據顯示,南安地區的石材加工企業十年間,企業數增加了十多倍,但行業利潤卻大幅縮水,“純利從20%降到現在的7%左右。”
“歐美經濟危機持續發酵帶來的外來訂單縮減,導致國內石材行業出口受挫。”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我國石材行業結束了“人人賺錢”的年代,今年的石材產業競爭力將更為激烈,而企業間存在無序競爭、互相壓價、以次充好等現象,制約了行業健康發展。
受出口市場疲軟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雙重影響下,石材行業發展速度開始放緩。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5年內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這對石材行業銷售影響較大。“去年4月以后,生意開始走冷,其中一大原因是政府訂單減少了。”惠安一位經營石雕的老板說。
不斷上漲的成本支出,正擠壓著石材企業不多的利潤空間。“近年來環保支出占了很大一塊,為了符合生產要求,企業在改造設備、排污處理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增加了約10倍。”南安一家石材的相關負責人說,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其中人工成本上漲是重要一環。
去年泉州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礦山生態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決定截止到2015年前,泉州所有石材礦山將全部關閉,實現整體退出。這也就意味著,對于以石材業為支柱產業和主要經濟增長源的南安和晉江等地石材建材行業而言,將不可避免地迎來石材礦山關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