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福建省召開的新疆石材產業投資合作洽談會上,新疆石材行業商會分別與福建南安銘浚石業有限公司、博樂宏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新疆絲綢之路國際石材城建設項目。“新疆石材資源豐富、距離中亞五國近,運輸成本低,我非常看好新疆石材產業的發展潛力。”博樂宏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永康自信地說。
劉永康的自信主要源自《新疆石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的發布。該《規劃綱要》以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為主要途徑,不僅確定了新疆石材產業的發展格局,還提出了提供20萬個就業崗位的目標。
那么新疆石材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在發展中存在哪些瓶頸?今后新疆石材產業將如何做大做強?日前,記者
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疆內外企業及相關專家。
優勢資源吸引企業來疆“淘金”
新疆石材資源儲量豐富,且資源分布點多、面廣、儲量大。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石材的希望在新疆。
據預測,新疆石材礦產資源儲量達到上百億立方米,幾乎所有地區均有分布,發展前景廣闊,被譽為“石材寶庫”。目前,已經發現了上百個石材品種,具有“全國名優特石材”稱號的有14種。
近年來,新疆石材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石材開采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品牌檔次也在穩步提高。特別是近幾年,國家、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石材產業發展的政策,吸引了更多的石材企業前來新疆“淘金”。
劉永康原本在福建做石材生意,了解新疆石材產業狀況后,2003年,劉永康在新疆成立了博樂宏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地大物博,礦區面積大,每一塊都有幾十平方公里,礦產地區也較為平坦,整個礦是裸露出來的,方便開采,而且新疆與中亞國家距離很近,在新疆投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劉永康說。
新疆眾志興源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石材產銷企業。該公司董事長魏秋金回憶,2009年,新疆石材市場的生意很好做,雖然技術較為落后,但一個小型的切割機每年加工石材就能掙到一千萬元左右,由此可見,在新疆發展石材產業潛力巨大。經過兩次考察,他便在新疆成立了公司,目前,公司已經在博樂、焉耆、克拉瑪依成立了分公司,年生產量達到270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疆擁有石材開采加工企業近300家,流通企業超過700家,專業石材市場10余個,從業人員約6萬人。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疆石材總產能近7000萬平方米。石材已成為新疆建材行業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國家石材發展戰略政策的調整,新疆正逐步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材接替區。
人才短缺、工藝落后成發展短板
近幾年,新疆石材因品質優良在國內外廣受歡迎。新疆石材產業在布局上,也根據石材資源及產業分布特征和
交通區位、基礎設施建設等條件,采用“總部基地+加工基地”式的組團布局方案,對內形成中心輻射基地,對外形成全區輻射國內外的產業格局。
然而,新疆專業技術人才和職業技能人才短缺、新疆與內地的運距太長、運輸成本高成為制約新疆石材產業發展的瓶頸。
鄯善縣宏基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晶認為,目前,國內的甘肅、內蒙古等省區也在生產石材,對新疆來說,首先,新疆距內地市場較遠,運輸成本高,與其他產地相比較,運輸上不占優勢;其次,新疆石材加工方面,生產工藝落后,石材專業技術人才和職業技能人才短缺,企業招人難,這些都是影響石材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疆石材企業用工往往需要從內地引進人才,而且新疆氣候季節性明顯,工期只有8個月。此外,盡管新疆石材已經打開了國內外市場,但新疆運輸成本高,而且運輸旺季常常是一車難求,運輸單價很不穩定,這些因素導致企業成本增加。
中國石材協會副秘書長鄧惠青也認為,現在新疆發展石材產業不能僅靠當地人員,發展需要大量成熟的技術人員和懂管理的管理人員,這些是當前新疆發展石材產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鄧惠青表示,從長遠來看,新疆的地理位置既是一個劣勢,也是一個優勢。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區,將來,新疆會通過這一平臺,將石材銷往中亞甚至歐洲各國。
專家建言勿盲目開采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新疆石材產業發展。2007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整合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構建新型產業支柱,進一步加大石材等特色非金屬礦產資源生產加工基地。
《新疆石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也提出,到2017年,我區石材產業產值要達到13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37%,提供約15萬個就業崗位,中國西部國際石材中心初步建立,與中亞五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的石材貿易往來形成;到2020年,我區石材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約30%,板材產量為1.2億平方米,約占全國總量的10%,提供20萬個就業崗位。
鄧惠青表示,新疆優質的石材資源,是內地任何一個省市都無法相比的,這為新疆石材產業今后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新疆是中國石材產業發展的轉移地和承接地,目前,沿海一帶的資源隨著近年來的開發在不斷地減少,由于人口密集對環境的破壞比較大,從而迫使很多企業逐步向中西部轉移。
鄧惠青介紹,現在,入駐新疆的企業都是福建規模大的石材企業。他認為,新疆在發展石材產業中不能把內地發展落后淘汰的工藝引入新疆,在轉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產業升級。另外要注重環保,新疆本地也應保護性地開采,不要盲目擴大產能。
以現代文化引領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陳學豐
作為全國氯堿行業的龍頭企業,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面對產能過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將企業文化建設放在重要地位,把成就世界級具有傳世地位的能源化工企業集團作為公司文化建設的企業愿景寫進了發展規劃中,把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科技文化素質,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干部隊伍和“四有”員工隊伍,作為公司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奮斗目標,落實到了該公司的各項具體工作中。為“以現代文化引領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現代文化就像大海中的“燈塔”,社會實踐這艘大海中的“航船”,要仰仗“燈塔”的指引,朝著正確的航向疾駛。現代文化是引領企業發展的靈魂,是奠定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在現代文化引領之下,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現代企業文化活動為載體,創新活動內容方式,找準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在新形勢下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員工隊伍的凝聚力,堅持創新是企業在銳意的創新中不斷謀取發展的法寶。
塑造企業核心價值觀,以現代文化提振企業應對危機的信心和決心。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先進生產力理論,成為許多企業走向成功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法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靈魂和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失去了文化的企業,就會迷失發展方向,這樣的企業,前進沒有方向,發展缺乏動力,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失敗。因此,文化是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和經濟效益的。
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就是要倡導企業文化的傳承。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共同的精神家園,企業管理者要創造和管理企業文化,要彰顯企業文化的魅力,這就要求企業文化的傳承要有清晰的目標導向,要以人為本,要打造領先一步的創新型企業文化。
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就是要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企業有意識地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的產物,是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實踐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奉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工作作風和行為規范,是企業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結合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決定于公司產品在社會上的良好聲譽和服務,更重要的是來自于由先進文化構成的團隊意識、企業精神。企業努力培育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并將此滲透到企業內部各種崗位、各個員工的行為中,就能有效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的企業文化具有正面導向作用,并具有強大的凝聚力。企業的成功離不開現代文化,只有認同現代文化,企業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現代文化所倡導的價值觀無疑是更具激發正能量的作用。
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廣泛參與,是一個長期工程。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原標題:新疆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材接替區
劉永康的自信主要源自《新疆石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的發布。該《規劃綱要》以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為主要途徑,不僅確定了新疆石材產業的發展格局,還提出了提供20萬個就業崗位的目標。
那么新疆石材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在發展中存在哪些瓶頸?今后新疆石材產業將如何做大做強?日前,記者
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疆內外企業及相關專家。
優勢資源吸引企業來疆“淘金”
新疆石材資源儲量豐富,且資源分布點多、面廣、儲量大。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石材的希望在新疆。
據預測,新疆石材礦產資源儲量達到上百億立方米,幾乎所有地區均有分布,發展前景廣闊,被譽為“石材寶庫”。目前,已經發現了上百個石材品種,具有“全國名優特石材”稱號的有14種。
近年來,新疆石材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石材開采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品牌檔次也在穩步提高。特別是近幾年,國家、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石材產業發展的政策,吸引了更多的石材企業前來新疆“淘金”。
劉永康原本在福建做石材生意,了解新疆石材產業狀況后,2003年,劉永康在新疆成立了博樂宏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地大物博,礦區面積大,每一塊都有幾十平方公里,礦產地區也較為平坦,整個礦是裸露出來的,方便開采,而且新疆與中亞國家距離很近,在新疆投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劉永康說。
新疆眾志興源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石材產銷企業。該公司董事長魏秋金回憶,2009年,新疆石材市場的生意很好做,雖然技術較為落后,但一個小型的切割機每年加工石材就能掙到一千萬元左右,由此可見,在新疆發展石材產業潛力巨大。經過兩次考察,他便在新疆成立了公司,目前,公司已經在博樂、焉耆、克拉瑪依成立了分公司,年生產量達到270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疆擁有石材開采加工企業近300家,流通企業超過700家,專業石材市場10余個,從業人員約6萬人。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疆石材總產能近7000萬平方米。石材已成為新疆建材行業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國家石材發展戰略政策的調整,新疆正逐步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材接替區。
人才短缺、工藝落后成發展短板
近幾年,新疆石材因品質優良在國內外廣受歡迎。新疆石材產業在布局上,也根據石材資源及產業分布特征和
交通區位、基礎設施建設等條件,采用“總部基地+加工基地”式的組團布局方案,對內形成中心輻射基地,對外形成全區輻射國內外的產業格局。
然而,新疆專業技術人才和職業技能人才短缺、新疆與內地的運距太長、運輸成本高成為制約新疆石材產業發展的瓶頸。
鄯善縣宏基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晶認為,目前,國內的甘肅、內蒙古等省區也在生產石材,對新疆來說,首先,新疆距內地市場較遠,運輸成本高,與其他產地相比較,運輸上不占優勢;其次,新疆石材加工方面,生產工藝落后,石材專業技術人才和職業技能人才短缺,企業招人難,這些都是影響石材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疆石材企業用工往往需要從內地引進人才,而且新疆氣候季節性明顯,工期只有8個月。此外,盡管新疆石材已經打開了國內外市場,但新疆運輸成本高,而且運輸旺季常常是一車難求,運輸單價很不穩定,這些因素導致企業成本增加。
中國石材協會副秘書長鄧惠青也認為,現在新疆發展石材產業不能僅靠當地人員,發展需要大量成熟的技術人員和懂管理的管理人員,這些是當前新疆發展石材產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鄧惠青表示,從長遠來看,新疆的地理位置既是一個劣勢,也是一個優勢。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區,將來,新疆會通過這一平臺,將石材銷往中亞甚至歐洲各國。
專家建言勿盲目開采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新疆石材產業發展。2007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整合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構建新型產業支柱,進一步加大石材等特色非金屬礦產資源生產加工基地。
《新疆石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也提出,到2017年,我區石材產業產值要達到13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37%,提供約15萬個就業崗位,中國西部國際石材中心初步建立,與中亞五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的石材貿易往來形成;到2020年,我區石材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約30%,板材產量為1.2億平方米,約占全國總量的10%,提供20萬個就業崗位。
鄧惠青表示,新疆優質的石材資源,是內地任何一個省市都無法相比的,這為新疆石材產業今后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新疆是中國石材產業發展的轉移地和承接地,目前,沿海一帶的資源隨著近年來的開發在不斷地減少,由于人口密集對環境的破壞比較大,從而迫使很多企業逐步向中西部轉移。
鄧惠青介紹,現在,入駐新疆的企業都是福建規模大的石材企業。他認為,新疆在發展石材產業中不能把內地發展落后淘汰的工藝引入新疆,在轉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產業升級。另外要注重環保,新疆本地也應保護性地開采,不要盲目擴大產能。
以現代文化引領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陳學豐
作為全國氯堿行業的龍頭企業,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面對產能過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將企業文化建設放在重要地位,把成就世界級具有傳世地位的能源化工企業集團作為公司文化建設的企業愿景寫進了發展規劃中,把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科技文化素質,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干部隊伍和“四有”員工隊伍,作為公司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奮斗目標,落實到了該公司的各項具體工作中。為“以現代文化引領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現代文化就像大海中的“燈塔”,社會實踐這艘大海中的“航船”,要仰仗“燈塔”的指引,朝著正確的航向疾駛。現代文化是引領企業發展的靈魂,是奠定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在現代文化引領之下,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現代企業文化活動為載體,創新活動內容方式,找準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在新形勢下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員工隊伍的凝聚力,堅持創新是企業在銳意的創新中不斷謀取發展的法寶。
塑造企業核心價值觀,以現代文化提振企業應對危機的信心和決心。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先進生產力理論,成為許多企業走向成功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法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靈魂和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失去了文化的企業,就會迷失發展方向,這樣的企業,前進沒有方向,發展缺乏動力,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失敗。因此,文化是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和經濟效益的。
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就是要倡導企業文化的傳承。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共同的精神家園,企業管理者要創造和管理企業文化,要彰顯企業文化的魅力,這就要求企業文化的傳承要有清晰的目標導向,要以人為本,要打造領先一步的創新型企業文化。
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就是要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企業有意識地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的產物,是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實踐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奉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工作作風和行為規范,是企業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結合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決定于公司產品在社會上的良好聲譽和服務,更重要的是來自于由先進文化構成的團隊意識、企業精神。企業努力培育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并將此滲透到企業內部各種崗位、各個員工的行為中,就能有效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的企業文化具有正面導向作用,并具有強大的凝聚力。企業的成功離不開現代文化,只有認同現代文化,企業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現代文化所倡導的價值觀無疑是更具激發正能量的作用。
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廣泛參與,是一個長期工程。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原標題:新疆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材接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