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福建龍巖市永定區洪山鄉田梓村境內的永定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里,一群工人正在緊張施工。
福建龍巖市永定區礦產豐富,是福建的重要礦區,有“南方礦區”之稱。洪山鄉境內共儲備24億立方米石板材,年生產“永定紅”花崗巖石材30萬噸,銷往東南亞十幾個國家以及全國各地。

永定紅花崗巖
“永定紅”國家標準編號63596(原外貿編號696#)產于洪山,是福建名石,該品種是我國東部地區淺色四花色(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品種中最優秀且最具競爭力的一種,色澤肉紅,裝飾效果熱情溫暖,在室內外使用皆宜。在市場享有“東有福鼎黑,西有永定紅”的美稱,是永定縣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
永定紅花崗巖
自上世紀90年代石材產業在洪山鄉扎根以來,當地人雖然通過發展石材產業鼓了腰包,前幾年在石材生產加工中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視不足,廢石渣廢石料傾倒溪里、路邊,污染問題突出。卻也為石材發展帶來的污染而倍感苦惱——要金山銀山,還是綠水青山?
全面建設石材產業園
今年2月,永定區政府對72家石材廠全部實施了停產關閉整頓。為徹底解決污染問題,實現科學開采,永定引進福能集團前來合作,建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于今年7月正式開工。
洪山境內72家石材廠將全部搬入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據悉,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2429畝,投資15億元,建筑面積46.1萬平方米。園區包含礦山采掘區、加工區、工礦旅游區、文化服務區等四大區,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開采、統一加工、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模式,對廢石渣廢石料嚴格按照環保標準進行統一處理,配置石粉處理站、污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污水池、廢料加工生產線,按高標準配置石磨機、切割機等,消除粉塵,消滅“牛奶水”。
整個工程分為三期,共建71棟廠房,能夠容納182家企業。項目一期七月份開工,建設周期9個月,力爭2017年底實現部分石材加工企業入園加工生產,2018年夏季洪山境內72家石材廠全部石材加工企業入園加工生產。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全區石材產業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以上,完成工業增加值3.8億元以上,實現稅費收入4000萬元以上。
去年12月以來,面對洪山石材業污染沉疴,永定區重拳出擊、多措并舉推進全區石材行業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3日,記者在洪山鄉采訪時看到,曾經裸露的礦山山體,如今逐漸披上綠裝……
全面整頓石材企業
“現在已經全部停產整治,有庫存的都要運到外面去加工。”在洪山鄉鑫華石材廠,記者看到該廠依然處于停產狀態。洪山鄉鄉長馬元鋒告訴記者,永定全區有石材加工企業、石粉廠共87家,其中81家在洪山鄉。
隨意搭建的簡易工棚、高高疊起的大塊石料、凌亂堆放的石板、散亂的碎石料、灰白泥濘的場地、切割時肆意噴射的泥水……張中文說的問題在沒有開展整治之前,是洪山鄉石材行業的通病。2016年12月,永定區從環保、國土、交通等部門抽調100余人進駐洪山鄉,按照3個月的整治期限,采取集中整治、鞏固提升、長效管理“三步走”方式,強勢推進污染整治工作。同時,抽調科級干部、后備干部充實到各整治組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全面推進生態治理
早年間,因為石材企業只顧發展,這些溪流一度成為“牛奶溪”,是當地人的心病,對此,相關部門一方面對河道進行清淤、清障,另一方面對石材廠進行綜合整治。如今“牛奶溪”已經成為歷史。
礦山復綠也是此次重點整治內容。“誰破壞,誰恢復。”各家石材企業,成為礦山復綠的責任主體。永定區飾面石材礦山原有發證礦山22個,其中洪山有20個,峰市有2個。
記者了解到,這些飾面石場采礦證于2015年6月均已到期,當下已全部關停,同時,針對礦山因順坡堆渣造成的“青山掛白”現象,相關部門采取自行復綠和強制復綠方式,督促礦山業主盡快進行復綠工作。
據統計,目前各礦山共覆土46萬余平方米,種草種樹面積43萬余平方米,植樹16萬余棵,播撒草籽1.1萬余斤。
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投產后將實現“紅色石材、綠色開采”目標,促“永定紅”石材行業邁入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
來源:福建日報、閩西日報
福建龍巖市永定區礦產豐富,是福建的重要礦區,有“南方礦區”之稱。洪山鄉境內共儲備24億立方米石板材,年生產“永定紅”花崗巖石材30萬噸,銷往東南亞十幾個國家以及全國各地。

永定紅花崗巖
“永定紅”國家標準編號63596(原外貿編號696#)產于洪山,是福建名石,該品種是我國東部地區淺色四花色(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品種中最優秀且最具競爭力的一種,色澤肉紅,裝飾效果熱情溫暖,在室內外使用皆宜。在市場享有“東有福鼎黑,西有永定紅”的美稱,是永定縣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
永定紅花崗巖
自上世紀90年代石材產業在洪山鄉扎根以來,當地人雖然通過發展石材產業鼓了腰包,前幾年在石材生產加工中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視不足,廢石渣廢石料傾倒溪里、路邊,污染問題突出。卻也為石材發展帶來的污染而倍感苦惱——要金山銀山,還是綠水青山?
全面建設石材產業園
今年2月,永定區政府對72家石材廠全部實施了停產關閉整頓。為徹底解決污染問題,實現科學開采,永定引進福能集團前來合作,建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于今年7月正式開工。
洪山境內72家石材廠將全部搬入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據悉,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2429畝,投資15億元,建筑面積46.1萬平方米。園區包含礦山采掘區、加工區、工礦旅游區、文化服務區等四大區,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開采、統一加工、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模式,對廢石渣廢石料嚴格按照環保標準進行統一處理,配置石粉處理站、污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污水池、廢料加工生產線,按高標準配置石磨機、切割機等,消除粉塵,消滅“牛奶水”。
整個工程分為三期,共建71棟廠房,能夠容納182家企業。項目一期七月份開工,建設周期9個月,力爭2017年底實現部分石材加工企業入園加工生產,2018年夏季洪山境內72家石材廠全部石材加工企業入園加工生產。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全區石材產業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以上,完成工業增加值3.8億元以上,實現稅費收入4000萬元以上。
去年12月以來,面對洪山石材業污染沉疴,永定區重拳出擊、多措并舉推進全區石材行業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3日,記者在洪山鄉采訪時看到,曾經裸露的礦山山體,如今逐漸披上綠裝……
全面整頓石材企業
“現在已經全部停產整治,有庫存的都要運到外面去加工。”在洪山鄉鑫華石材廠,記者看到該廠依然處于停產狀態。洪山鄉鄉長馬元鋒告訴記者,永定全區有石材加工企業、石粉廠共87家,其中81家在洪山鄉。
隨意搭建的簡易工棚、高高疊起的大塊石料、凌亂堆放的石板、散亂的碎石料、灰白泥濘的場地、切割時肆意噴射的泥水……張中文說的問題在沒有開展整治之前,是洪山鄉石材行業的通病。2016年12月,永定區從環保、國土、交通等部門抽調100余人進駐洪山鄉,按照3個月的整治期限,采取集中整治、鞏固提升、長效管理“三步走”方式,強勢推進污染整治工作。同時,抽調科級干部、后備干部充實到各整治組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全面推進生態治理
早年間,因為石材企業只顧發展,這些溪流一度成為“牛奶溪”,是當地人的心病,對此,相關部門一方面對河道進行清淤、清障,另一方面對石材廠進行綜合整治。如今“牛奶溪”已經成為歷史。
礦山復綠也是此次重點整治內容。“誰破壞,誰恢復。”各家石材企業,成為礦山復綠的責任主體。永定區飾面石材礦山原有發證礦山22個,其中洪山有20個,峰市有2個。
記者了解到,這些飾面石場采礦證于2015年6月均已到期,當下已全部關停,同時,針對礦山因順坡堆渣造成的“青山掛白”現象,相關部門采取自行復綠和強制復綠方式,督促礦山業主盡快進行復綠工作。
據統計,目前各礦山共覆土46萬余平方米,種草種樹面積43萬余平方米,植樹16萬余棵,播撒草籽1.1萬余斤。
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投產后將實現“紅色石材、綠色開采”目標,促“永定紅”石材行業邁入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
來源:福建日報、閩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