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預防手腳傷害事故發生的綜合對策
在石材傷害手腳的事故中,90%都與作業員的現場失誤有關。對于這種人為失誤所致的事故,要想有效預防,控制再次發生,除了采用勞保措施外,還必須做好作業員的預防性安全管理,提高、強化作業員的安全意識,改變和抑制其失誤行為,使之達到安全生產的要求,最終控制事故的發生。
控制作業員現場失誤的安全行為管理主要通過以下7條途徑
1、普及安全教育,提高作業員預防、控制事故的能力;在對2002、2003年手、腳傷害事故統計時發現,有90%的事故是可以預防的,其中20%的事故似乎不能預防但實際上是可以預防的,只有10%的事故為事發突然;要實現這種可預防卻未能預防的轉變僅靠自發的經驗積累解決不了的,還需要安全教育來推動;讓員工多掌握一些安全知識,提高自己的安全文化層次和素養.
2、抓好作業員的自我預防,如要求作業員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實行標準化作業,勿冒險蠻干;做好個人使用工具的日常維護,使之處于完好狀態,并正確使用;不擅自使用非屬本人操作的機器設備、工具等。
3、作業員要學會自我控制,當發現自己存在例如疲勞不支、思維混亂、精力難以集中等,將會造成失誤行為時,應暫時中止工作,及時調整。
4、實行合理合適的作息制度。石材行業屬勞動密集型體力勞動強度較高的行業,作業員易于疲勞,如加班過多,人體反應靈敏度都會下降,從而易于導致工傷發生。
5、對不安全人群跟蹤監督。兼職安全員、車間主管、班組長對經常犯失誤的員工要格外關心;對性格乖僻、叛逆心理強的員工要有意引導,要有一張婆婆嘴,苦口婆心,見錯必說,不厭其煩直至其安全作業;這一點對各級管理者都很重要。
6、作業員要保持對作業方式的安全提高積極性、敏銳性、自覺性。作業員的不安全行為并非故意而為,而是無意間采用了不安全的作業方式,而相當多的手腳傷害事故都是因不安全搬運方式引起的。如有的員工,將板材夾在腋下;或扛在肩上;或背在背上;或兩個人臉對背地前后抬;或抱住一塊板材走幾十米遠。這樣做是不安全的。搬運作業要規范,盡量借助輔助工具。當超過25kg重量時,應兩人協作抬行;如距離超過3m,還應借助工具如叉車、手拉車、架子車或簡式兩輪車等。一旦作業員出現異常,作業方式應立即作相應改變,有時這種異常比較微妙,需要通過第三者即現場監護人員來觀察。所以進行特種作業時要有現場指揮,以便實時幫助作業員矯正不安全作業行為。
7、作業員要做好作業場地的5S工作,創造安全舒適的環境,以獲6S的實現。臟、亂、差的作業環境會使作業員的心理受不良刺激,操作行為會在潛意識中被擾亂,從而產生非常規性動作。堅持開展“工作常組織、天天常整頓、環境常清潔、事物常規范、人人常自律的活動,追求有序、講求安全”。對于一些廢鐵釘、刀片之類可致害物,人人養成發現即自覺收集處理,不讓其擱置在工作場所的好習慣。
總之。石材加工危險點多,危險度高,作業員既是安全工作保護的對象,又是預防工作的主體。通過加強作業員作業行為的安全管理,杜絕各類隱患性行為的發生,事故才不會防不勝防,作業員的手腳才可能免受傷害所造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