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江西鄱湖金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加工600萬噸花崗巖固廢再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擬批準公示》,江西鄱湖金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擬總投資28000萬元建設加工600萬噸花崗巖固廢再利用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年產機制砂約540萬噸。
江西九江都昌縣蘇山鄉都昌縣蘇山鄉是都昌縣重要的工業鄉鎮,中粒黑云母花崗巖分布40平方公里,儲量達4.4億立方米,國際貿易編號為“G1904”,類似福建603花崗巖,隨著蘇山鄉花崗巖礦山的長期開采,產生的花崗巖礦渣廢棄物規模龐大,絕大部分是采取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處理,這種處理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時在清運和堆放的過程中造成了粉塵、雨季廢水等環境污染等問題,而如果經過適當分選與加工,不少尾礦就可以制成機制砂。既解決了提環境污染問題,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形成綜合效益,符合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政策。
江西鄱湖金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加工600萬噸花崗巖固廢再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部分內容如下:
(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營運期廢氣主要為原料卸料及成品堆存粉塵、投料、破碎、制砂工藝粉塵、皮帶傳輸粉塵、車輛運輸粉塵。
①原料卸料及成品堆存粉塵
本項目原料已在外購單位進行了初選,原料廢礦石幾乎不含土,為粒徑較大的碎石塊,在裝卸、堆放過程中不易起塵,采取隨用隨購進貨方式,不在廠區大量存放,生產故障時,原料暫存至密閉原料倉庫,原料卸料、堆存期間采取噴淋灑水抑塵并保證物料表面一定的濕潤度;本項目產品單一,直接由汽車從接口運輸外售,外售不暢時暫存至密閉成品倉庫,同時在堆存期間加強表面灑水,保證堆存表面一定的濕潤度,因此,項目原料卸料及成品堆放揚塵量很小,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②投料、破碎、制砂粉塵
項目在投料、破碎、制砂時設置噴淋灑水裝置進行噴淋,在加料斗、破碎機、制砂機上方設置集氣罩,集氣罩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18m排氣筒達標排放(1#、2#),未被集氣罩收集的粉塵在車間在自然沉降,粉塵可達到上海市《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1/933-2015)表1顆粒物排放限值及表3廠界監控點濃度限值。
④皮帶輸送粉塵
項目物料在車間內通過皮帶傳輸,皮帶采用密閉式廊,粉塵產生量較少,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⑤運輸揚塵
廠方通過地面硬化、在廠內道路周圍種植高大喬木等植物,運輸車輛嚴密遮蓋,以減少物料的散落,并及時路面清掃、灑水、沖洗,每天灑水4~5次抑塵,其揚塵造成的TSP污染距離可縮小到20~50m范圍。此外在廠界處設置10m寬的綠化隔離帶進行抑塵,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項目經以上措施處理后預計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生產中生產廢水、場地沖洗廢水經CH系列三氫凈化體處理后回用于生產,不外排。生活污水經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達《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6/852-2015)高效集約發展區排放標準后排入謝家湖,最終進入鄱陽湖。如項目建成運行時,蘇山污水處理廠達到穩定運行狀態,則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排入蘇山污水處理廠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后排入謝家湖,最終進入鄱陽湖。
經預測,項目廢水在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情況下,預測因子COD、NH3-N濃度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故本項目排放的廢水對受納水體鄱陽湖水質影響較小。
(3)聲環境影響分析
設備噪聲經消聲、減振的防治措施處理,廠界聲環境可以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的要求,敏感點鐵門袁家聲環境滿足(GB12348-2008)中2類區標準限值要求。
綜上所述,本項目產生噪聲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本項目固廢主要為設備維護和保養過程產生的含油廢布、手套和廢機油、除塵灰、生產廢水處理產生的泥餅和員工生活垃圾;危險固廢(廢機油)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一般固廢(除塵灰、泥餅)收集后外售給制磚企業,含油抹布、手套和員工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處置。
本項目對固體廢物均進行了合理的處置,實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要求,預計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