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委員會關于“取消人造石反傾銷調查”的消息,讓南安人造石出口企業異常欣喜。
原來,最近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鑒于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案中申請人申請撤訴,歐盟決定終止對該案的調查。南安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中國人造石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將依舊按照原有國際貿易慣例進行,不再受到對方的刻意阻撓。
“這是我們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取得的階段性勝利。”王少芳說,從2013年6月28日歐委會宣布對華人造石啟動反傾銷調查開始,這一場“對抗戰”持續了9個多月。這也是鵬翔實業第一次參與和反擊國際貿易壁壘。
“從接到調查通知、準備應訴材料到接受對方實地調查,我們積極爭取自身應得的國際貿易權益,充分展示了中國人造石企業的底氣和風采。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自身的短板,今后,我們在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上,需要有新的突破。”王少芳表示。
【事件】3家南企應訴歐盟人造石反傾銷
這場“對抗戰”始于去年
2013年,歐洲人造石生產商協會向歐委會提交反傾銷申訴,指控中國對歐出口人造石和玻璃磚制品低于正常價格在歐市場傾銷,對歐產業造成損害,要求啟動反傾銷調查。同年6月28日,歐盟決定對我國輸歐人造石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并正式立案。
據介紹,此次歐盟反傾銷調查的投訴方歐洲人造石生產商協會,代表著歐盟人造石產量25%的生產商。該協會在投訴中認為,基于土耳其人造石行業的生產成本數據,中國向歐盟的出口價格存在明顯傾銷差價。歐盟委員會在立案時也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初步顯示,在調查所針對的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間,中國向歐盟市場的人造石出口量及價格對歐盟生產商有明顯的負面影響。根據歐盟反傾銷條例,如果調查判定中國企業傾銷就要對其實施反傾銷稅,而配合調查的中國企業將有可能享有相對較低的反傾銷稅率。
然而,此次歐盟發起的人造石反傾銷調查,提出的產品定位比較模糊,將調查產品定義為由石頭、玻璃、鏡子和樹脂等聚合制成的墻地磚及其他臺面、荒料產品,甚至連馬賽克產品也成了反傾銷調查對象。
依照調查品定義,南安共有7家企業牽涉其中,除了人造石企業,還有部分屬于玻璃制品生產企業。2013年7月,為爭取歐盟市場份額,泉州市弗蘭蔻貿易有限公司、福建鵬翔實業有限公司和南安市廣泰祥石材有限公司3家出口歐盟超百萬美元的企業均積極應訴。
在準備應訴材料,參與相關應訴指導培訓后,2013年11月20日,鵬翔實業迎來了歐盟反傾銷核查組為期3天的實地核查,歐盟調查組針對前期問卷調查所填寫的類目進行核實,具體包括公司基本情況、整體情況、經營統計數據、銷售情況、成本情況、生產情況等多個方面。“整整3天,猶如面臨一場大考。”王少芳回憶說。
中國人造石企業的積極應訴,讓事態逐漸往良性方向發展。今年4月初,歐委會發布公告,取消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
【應對】需由“南安制造”升級為“南安智造”
南安市外經貿局外貿科科長葉藝思表示,此次歐盟取消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對南安人造石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這意味著南安人造石產品出口歐盟將按照原有國際貿易慣例進行,市場將不受影響。
“在參與反傾銷調查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很擔心,一方面是第一次參與國際貿易案件,沒有經驗;另一方面則是擔心一旦敗訴,被歐盟判定為產品傾銷,那么企業將面臨超高的懲罰性反傾銷稅率,這對利潤不高的人造石行業而言,或許將就此告別歐盟市場。”葉藝思分析道。
但從目前事態的發展來看,申請人已經撤訴,歐盟也終止了調查,那么之前大多數企業擔心的“高額反傾銷稅”沒有出現,市場貿易依舊回到原有秩序。
但是,是不是說人造石企業進軍歐盟市場將永無后顧之憂?葉藝思并不這么認為,他表示,此次申請人撤訴并不代表以后歐盟不會再對中國人造石產品開展反傾銷調查,相反,申請人有可能提起新的訴訟。
“這幾年,歐美發動對華反傾銷調查日益頻繁,這說明國際貿易摩擦日漸激烈,但同時,企業也應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我們是不是應該在產品質量上做更多的工作?”業內人士提出質疑。
這幾年來,南安人造石產業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產品性能大大提升,花色款式極大豐富,成為石材行業發展勢頭較為強勁的一個分支,生產線猛增至目前的60多條。然而,產能快速擴張的同時,產品創新動力不足、同質化惡性競爭等問題掣肘也日漸浮出水面。
“南安人造石企業大多集中在崗石生產,產品主要運用于地面、墻面和臺面裝飾,雖然性能相比幾年前有了大幅提升,但想要把它運用到更廣闊的領域,還有很多技術難題有待解決,企業在產品質量提升上還有很大空間。”王少芳認為,南安人造石企業應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經營管理方式,與國際接軌,將“南安制造”轉變為“南安智造”。
相關閱讀:
鵬翔石業積極應對歐盟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
http://m.5764.com.cn/u/jinshidun/news/itemid-1266.html
原來,最近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鑒于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案中申請人申請撤訴,歐盟決定終止對該案的調查。南安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中國人造石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將依舊按照原有國際貿易慣例進行,不再受到對方的刻意阻撓。
“這是我們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取得的階段性勝利。”王少芳說,從2013年6月28日歐委會宣布對華人造石啟動反傾銷調查開始,這一場“對抗戰”持續了9個多月。這也是鵬翔實業第一次參與和反擊國際貿易壁壘。
“從接到調查通知、準備應訴材料到接受對方實地調查,我們積極爭取自身應得的國際貿易權益,充分展示了中國人造石企業的底氣和風采。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自身的短板,今后,我們在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上,需要有新的突破。”王少芳表示。
【事件】3家南企應訴歐盟人造石反傾銷
這場“對抗戰”始于去年
2013年,歐洲人造石生產商協會向歐委會提交反傾銷申訴,指控中國對歐出口人造石和玻璃磚制品低于正常價格在歐市場傾銷,對歐產業造成損害,要求啟動反傾銷調查。同年6月28日,歐盟決定對我國輸歐人造石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并正式立案。
據介紹,此次歐盟反傾銷調查的投訴方歐洲人造石生產商協會,代表著歐盟人造石產量25%的生產商。該協會在投訴中認為,基于土耳其人造石行業的生產成本數據,中國向歐盟的出口價格存在明顯傾銷差價。歐盟委員會在立案時也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初步顯示,在調查所針對的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間,中國向歐盟市場的人造石出口量及價格對歐盟生產商有明顯的負面影響。根據歐盟反傾銷條例,如果調查判定中國企業傾銷就要對其實施反傾銷稅,而配合調查的中國企業將有可能享有相對較低的反傾銷稅率。
然而,此次歐盟發起的人造石反傾銷調查,提出的產品定位比較模糊,將調查產品定義為由石頭、玻璃、鏡子和樹脂等聚合制成的墻地磚及其他臺面、荒料產品,甚至連馬賽克產品也成了反傾銷調查對象。
依照調查品定義,南安共有7家企業牽涉其中,除了人造石企業,還有部分屬于玻璃制品生產企業。2013年7月,為爭取歐盟市場份額,泉州市弗蘭蔻貿易有限公司、福建鵬翔實業有限公司和南安市廣泰祥石材有限公司3家出口歐盟超百萬美元的企業均積極應訴。
在準備應訴材料,參與相關應訴指導培訓后,2013年11月20日,鵬翔實業迎來了歐盟反傾銷核查組為期3天的實地核查,歐盟調查組針對前期問卷調查所填寫的類目進行核實,具體包括公司基本情況、整體情況、經營統計數據、銷售情況、成本情況、生產情況等多個方面。“整整3天,猶如面臨一場大考。”王少芳回憶說。
中國人造石企業的積極應訴,讓事態逐漸往良性方向發展。今年4月初,歐委會發布公告,取消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
【應對】需由“南安制造”升級為“南安智造”
南安市外經貿局外貿科科長葉藝思表示,此次歐盟取消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對南安人造石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這意味著南安人造石產品出口歐盟將按照原有國際貿易慣例進行,市場將不受影響。
“在參與反傾銷調查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很擔心,一方面是第一次參與國際貿易案件,沒有經驗;另一方面則是擔心一旦敗訴,被歐盟判定為產品傾銷,那么企業將面臨超高的懲罰性反傾銷稅率,這對利潤不高的人造石行業而言,或許將就此告別歐盟市場。”葉藝思分析道。
但從目前事態的發展來看,申請人已經撤訴,歐盟也終止了調查,那么之前大多數企業擔心的“高額反傾銷稅”沒有出現,市場貿易依舊回到原有秩序。
但是,是不是說人造石企業進軍歐盟市場將永無后顧之憂?葉藝思并不這么認為,他表示,此次申請人撤訴并不代表以后歐盟不會再對中國人造石產品開展反傾銷調查,相反,申請人有可能提起新的訴訟。
“這幾年,歐美發動對華反傾銷調查日益頻繁,這說明國際貿易摩擦日漸激烈,但同時,企業也應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我們是不是應該在產品質量上做更多的工作?”業內人士提出質疑。
這幾年來,南安人造石產業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產品性能大大提升,花色款式極大豐富,成為石材行業發展勢頭較為強勁的一個分支,生產線猛增至目前的60多條。然而,產能快速擴張的同時,產品創新動力不足、同質化惡性競爭等問題掣肘也日漸浮出水面。
“南安人造石企業大多集中在崗石生產,產品主要運用于地面、墻面和臺面裝飾,雖然性能相比幾年前有了大幅提升,但想要把它運用到更廣闊的領域,還有很多技術難題有待解決,企業在產品質量提升上還有很大空間。”王少芳認為,南安人造石企業應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經營管理方式,與國際接軌,將“南安制造”轉變為“南安智造”。
相關閱讀:
鵬翔石業積極應對歐盟對華人造石反傾銷調查
http://m.5764.com.cn/u/jinshidun/news/itemid-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