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安水頭的中國石材城,廣告牌林立。

由泉商投資建設的黃驊港萬國石材城動工,建成后將成為中國的石材產業“航母”。
核心提示:
7月,華北平原持續高溫。在河北滄州黃驊港畔的中捷產業園內,數十臺锃亮鏃新的工程機械,正在緊張施工,挖基、夯土、堆沙……這片往日寂靜的鹽堿地,迸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
這里,就是由福建華泰集團牽頭、上百家泉商聯合打造的全國最大石材商貿城工地。該項目計劃投資300億-340億元,已列入河北省京津冀一體化建設重點項目。5月25日,這個被國 內石材業界稱為“航空母艦”的項目,拉開建設帷幕。
萬國石材城,是泉商主動出擊、挺進華北、重構中國石材產業版圖的一個戰略性項目。隨著該項目和長江流域、東北、西北等地多個泉商石材城、石材市場項目的建設,中國石材業的發展出現新一輪整合的態勢。愛拼善贏的泉商,開始布局石材業新一輪洗牌、整合,謀求新一輪的轉型。
A“北方水頭”橫空出世
在中國石材與建材界人士眼里,黃驊港萬國石材城落地,是泉州水頭模式在華北的一次強力復制。
按照規劃,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集石材加工、貿易、運輸、配送、金融、餐飲、住宿、娛樂等為一體的超大型綜合石材市場,預計每年創造產值500億元,實現稅收10億元,可解決就業8萬—10萬人。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說,這個商貿城將復制福建水頭石材城發展模式,在自身不產石材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將土耳其、伊朗、印度、巴西、意大利等國數千種石材直接引進到黃驊港,加工后銷往華北、東北市場,形成新的全國最大的石材集散地。
萬國石材城投資方福建華泰集團董事長吳國良說,目前國內現有的石材城,多數集中在東南沿海,其中最具規模和產業競爭力的正是位于泉州南安的水頭石材城,但北方(華北、東北、西北)缺少一個大規模的一級石材綜合市場,這個區域對石材潛在的需求巨大。
“發展石材基地,有兩種類型,一是依托較豐富的石材發展形成的資源型基地,另一個是自身沒有資源,通過市場的力量形成市場集散型基地。泉州水頭就屬于后一種,經過多年發展,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石材城。黃驊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是華泰集團聯合泉商對市場深入調研后謀劃的一個大項目。”吳國良說。
那么,為什么選擇渤海灣西南側的黃驊港?主要是港口、區位和用地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使然。
首先是黃驊港的物流優勢。黃驊港位于環渤海灣樞紐地帶,地處河北省與山東省交界處,是河北省戰略開發的綜合大港,更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深水不凍港,可???0萬噸級貨輪,十分適合作為石材轉運港。萬國石材城還將建設大型荒料保稅區,享受優惠政策支持,將較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按照現有的規劃,萬國石材城建成后,黃驊港將一舉成為中國北方唯一的大型石材航運樞紐港。
從地理區位來看,該港水上距離天津只有60海里,陸路半小時車程,距離北京陸路不到3個小時的車程,距離石家莊、太原、鄭州、沈陽等北方大城市也不遠,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從國內外運來的石材在這里上岸加工后,可以輻射整個北方市場。
充足而平坦的土地,更使黃驊港產生了磁石般的吸引力,這也正是泉州石材企業集體北上掘金最誘人的因素之一。黃驊港畔,一眼望不到邊的萬畝鹽堿地,對于二次創業中遭遇土地瓶頸、擴張受限的泉州建材商人來說,除了驚嘆還是驚嘆。
萬國石材城開建之日,101家石材企業集中入駐,其中大部分是泉州及我省的石材企業。業內人士表示,泉商北上,建設全國最大石材商貿城,正是搶占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先機的一步好棋。
“在港口、物流、市場、后發、政策等五大優勢的強力推動下,萬國石材城將整合閩商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發揮敢拼善贏精神,把這個項目建成全面融入京津冀一體化建設的引擎。”吳國良說。

石材業泉商在“北伐西征”中,引進了最先進的石材加工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