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好的課為什么火不起來?”
造成的原因有許多,其中一個不能忽視的客觀原因是,傳統的石材行業本身飛速但不成熟的成長特性,在現在的經濟局勢壓力下不能適應市場變革的需求。企業領導的學習意識淡薄、政府協會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員工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等等缺陷也使石材職場培訓的發展陷入瓶頸期。毋庸置疑,當年南安石材產業的輝煌是憑借資源優勢和創業精神創造的,隨著世界范圍資源成本的加大和更多優良品種石材資源的開發,南安石材產業的發展需要大批專業化程度高的從業人員輸送推動力。此前石材加工企業的從業人員多為經驗型工人,大多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走上工作崗位。過去大多數石材企業的老板,并不注重人才的培養,一味追求效益,追求利潤。在前些年石材工業還不成規模,利潤也較為可觀,掩蓋了人才素質對本行業影響的程度。
陳老師表示,整個行業自發展伊始,學習氣氛都不濃厚。每次去泉州、晉江、石獅等地聽一些講座,總覺得晉江、石獅等地的企業老總發言頭頭是道。其中也不乏一些小學畢業的“大老粗”,但他們注重學習,他們學習氛圍非常好,他們深知學習的緊迫性跟重要性。相比之下,石材行業急需培養一批愿意學習、拿得出去的老板。
很多石材企業的負責人都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學習很重要,但不是緊迫的事情,早一點、晚一點都無所謂。這,即進入了一個誤區。如果你認為學習不緊迫,實則說明對它的重要性和認識程度不夠。在今天這樣倍速變化的時代,我們的知識會很快面臨更新換代的要求,會有很多新技術、新知識、新理念出現,需要快速應用在我們企業的發展之中。所以,企業與員工都需要快速地去學習。
陳老師打了個比方,比如我現在是一名員工或一名管理者,我去培訓或者不去培訓,我的工資一樣,沒有差別。公司也沒有規定我這個工作崗位,一年要培訓幾次,要去上多少課。如果我來參加培訓,犧牲的是我的時間。假設我下午有一個很重要的會議,因為參加培訓,很可能公司要記我曠工并扣我工資。故而,公司決策層是否支持學習顯得很重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大多數企業負責人的意識都不強。不但自己不喜歡學習,還沒有培養自己員工學習的意識,只會到處挖人才。
然則好不容易花了重金得到的人才一定會在你這個新環境下做得好嗎?很顯然不一定。如此問題來了,為何不從自己的下屬培養呢?重金挖人才,這在早期晉江、石獅等地已走過這條彎路,特別是石獅,但由于政府協會相關組織馬上出面阻止,杜絕了愈演愈烈不利行業發展局面的發生。陳老師一再強調,在動員員工來培訓這點上,部分老板不給力,如果沒有協會的支持,石材學院的工作非常為難。
“有的學員說,我都沒念過大學。沒關系,石材學院這里就是大學。學院邀請到的都是大學授課老師,其授課內容更有針對性,更符合你的職業需求。”陳老師殷切地呼吁,心若在,夢就在。希望想創業的石二代、石三代們能把握珍惜這個學習的平臺。
升級版更接地氣 好學校更有底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終身學習時代已經到來。不論是個體、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包括石材學院在內都在摸索嘗試未來發展之道。
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石材學院的法定負責人王清安指出,未來石材學院將綜合企業調研及參訓學員的意見,在課程方向上將更切合企業及個人的需求,打造升級版、更接地氣、更有底氣的學校。
作為石材學院的一名學員,鄒冬林對石材學院未來的發展懷抱很高的期望。“我希望它有更高的發展目標,可以結合幾家上市公司,引入新項目,新技術,建成中國第一所石材大學,專業專注石材職場教育方面的研究,迅速占領國際市場。”
人才是興業之本,而學習對塑造人才至關重要。王清安表示,未來石材學院將最大限度地釋放石材行業的學習活力,為行業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從而促進南安、泉州乃至福建省石材產業集群發展的發展、壯大、優化、提升,做強做大石材產業。
“接地氣”的學校,培養“有靈氣”的石材學子
我們的培養目標希望能引領學員逐步樹立“鄉土情懷、文創思維、世界胸懷、未來眼光”的創業思維。石材人不能忘卻致富源泉的這片沃土,只有正本清源,學習借鑒國際上先進的石材行業發展經驗,用未來的眼光思考并行動,方能解決目前所處的困境。
“接地氣”的學校,行“有底氣”的教育創新
“幸福人生,教育起步;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塑造人生”,這是我們辦教育的基本理念;實行小班化教學,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員提供學習條件和學習機會;實施導師制管理,幫助每位學員制訂學習規劃和個性化目標;運行多元課程體系,實施自主教學策略,推行“低起點、快節奏、多循環”、“高效教學,有效重復”的教學法,激勵學員養成自主學習能力。
“接地氣”的學校,育“有人氣”的教育土壤
“接地氣”的學校,還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尤其是教育責任、文化責任。學校愿意以開放的胸懷,接納和傳授百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將我們“求新知”、“求能力”的涵義傳達給每一位學員。
編后語
經濟學上有人說過,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總是不失時機地把對職員的培養和訓練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教育是現代經濟社會大背景下的“殺手锏”,誰擁有它誰就預示著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業推向懸崖峭壁的人,才會對教育置若罔聞。言辭犀利,但卻不無道理。我們深知,人才是企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源,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讓企業把“人”變成“人才”,這是關系到石材行業發展的長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