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日益下滑的石材經濟,不少有識之士認為,石材業要發展,必須實現石材服務化。所謂石材服務化,即石材企業將以產品為中心的制造業向服務增值延伸,不再是單一的產品提供者,而是集成服務提供商。10日,由伯爵大理石推出的“試用試銷”模式,可謂“石材服務化”這一理念的積極嘗試。

亮點 打出試用試銷體驗牌
最近,伯爵大理石在各大石材群發出一則重磅消息——“行業首推‘試用試銷’”。消息稱,“試用”即包括工程剩料可退還(換)和使用效果不滿意、未用完部分可退還(換);“試銷”即批發商購買后銷售不佳可退還(換)。
伯爵大理石位于水頭華輝精品中心,走進展廳,只見普斯灰、玉麒麟等多個并不常見的石材品種前,都掛起了“試用試銷”的廣告牌。
據伯爵大理石總經理方波介紹,伯爵新推出的“試用試銷”模式僅適用6個產品,它們要么是新品,要么是國產產品,不會是傳統熱銷產品。
“相信自然的美,何況這些品種本來就是我們所看好的。”方波表示,伯爵希望能對優秀的新品和國產品種的推廣作出一些努力。在他看來,影響新品和國產石材進入市場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批發商和工程商并不愿意去銷售使用這些沒多少成熟案例,不能快速帶來效益的石材品種。事實上,不管是材質、光度,還是其他方面的可塑性,很多新品國產品種都是十分優秀的。
“‘試用試銷’實則是供應商和下級經銷商相互解套的過程。此二者之間,以往總是存在著很微妙的關系,石材供應商總是站在產品出庫便與己無關的角度,而下級經銷商卻認為自己就像‘啞巴吃榴蓮,有苦說不出’,買到夾板、滯銷板也只能自己咽。”在方波看來,石材業要想健康發展,誠信經營、服務經營是必然之路。
“誠信經營是,消費者在買板前,可以對每扎甚至每片板的具體情況了然于心。這與伯爵提倡的‘允拆勻驗,鼓勵翻板’不謀而合。而服務經營則是,對經銷商的銷售好壞負責,如果經銷商出現滯銷情況,幫著一起分析原因,盡可能幫助他們減少損失。”方波坦言,伯爵推出“試用試銷”就是為了倡導石材行業的服務意識,傳統石材企業的“強勢而驕傲”銷售模式必將逝去。
反響 有人點贊有人觀望
記者發現,該消息一經發出,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各大石材群均可看到,甚至被轉至朋友圈引起點贊,但并未出現較多評價,更多人處于觀望狀態。有石材人認為,這是賣方的一廂情愿,但效果未必見好;也有人認為,在當前情況下,只要企業愿意嘗試或許都有希望。方波告訴記者,該活動推出前后不到兩天,就有老客戶率先玩起這個新的“游戲規則”。
其實這一想法,已醞釀3個多月。而促使這一方案落地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客戶的激發。方波回憶,今年7月,一名來自龍巖的批發商買了1000多平方米的米黃品種。一星期后,這個客戶又來到伯爵,他看到伯爵新進的一個品種,十分喜歡。他便與銷售經理交涉,可否把之前買的品種拿回來重新換購。
隨即,方波與團隊們仔細琢磨了這個批發商的意見。“如果不給他換,可能我們會失去一個老客戶。如果給他換,實則也沒有多少損失,卻是實實在在給了客戶方便,或許就收獲了一個忠實粉絲。”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真正方便服務到一個老客戶更為重要。
也正是這個客戶的需求,方波想到,如果推出“試用試銷”模式,是不是就能吸引更多忠實客戶?為此,不到3天,伯爵便作出一個方案,并與客戶們分享。可喜的是,此方案竟然得到了幾乎所有客戶的支持,這也更加堅定了伯爵將這模式落地的決心
。
探因 意在吸引更多忠實客戶
面對日漸薄利的石材業,伯爵大理石一反常態,推出如此大膽的促銷模式,不禁讓眾石材人再次心驚膽戰。
方波承認,伯爵作為新興石材企業,沒有大企業長年累積的優勢,比如忠誠的老客戶、龐大的資金鏈、豐富的礦山資源。但他認為,這些不會是制約伯爵快速發展的桎梏。只要伯爵在營銷、產品服務上更為走心,機會便會隨之而來。
談及“試用試銷”,方波表示,這一概念就是引導工程商大膽使用新品和國產產品,也是讓批發商在銷售新品和國產產品時消除滯銷積貨的后顧之憂。
“傳統的工程商在采購石材時,會考慮到出材、施工損耗,和可能存在的工程后期維護,為此會比實際需求多采購5%-10%。而這種購買情況,是不能進行退換的。也就意味著,如果工程順利,可能就會出現較大的材料浪費。當然,也會有一些工程,因為種種原因,施工幾天后,發現石材實際鋪裝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想要退換材料卻很難。”方波表示,鑒于工程商可能遇到的各種困惑,他們出臺了試用的模式,如此一來,工程商選擇試用新品,便可極大地控制風險成本。
而試銷,是對批發商最高的服務保障。“我們調查發現,很多二三線市場批發商,實際上都是以花崗巖、人造石銷售為主,而大理石僅僅只是配套一些樣品展示,并未有幾家有較多的現貨庫存。除了市場本身的需求,另外主要問題是,大理石貨值較高,如果滯銷、長期暴露,就會失光,導致循環積壓。也是基于風險考慮,批發商主動銷賣大理石的積極性就不高了。“方波說,如果石材供應商能夠給下級批發商試銷,在規定時間內可退還(換)的政策的話,批發商或許就敢于進行嘗試賣更多的大理石品種。
聲音 試用模式恐引惡意退貨潮
這種營銷模式能否做得如魚得水,業界觀點不盡相同。
業內人士認為,該模式的推廣,有弊有利。首先,部分原本對新品猶豫不決的批發商,則會果斷地買回去試著賣,可以增加一些隱形客戶;其次,可能出現一部分原本不會退貨的人,變得吹毛求疵,頻繁退貨;然而,如果貨退多了,則可能影響該企業給人的印象。
也有石材人說,如果遇到不誠信的客戶,從A企業這邊拉了一票好料回去,然后故意去B企業買了一些壞板,卻偽裝成是從A企業買的,要找A企業換,那可怎么辦?
事實上,“試用試銷”并不是完全沒有約束的。方波表示,所退還(換)石材最少為整件;所退還(換)石材需無破損、無污染;往返成本應由購買方承擔。客戶在購買前需要與伯爵簽訂一份試銷(用)協議,用以共同遵守。此外,伯爵大理石會在產品上做一些特殊標志,比如在石材上蓋章或畫線,且規定要退還也是在規定時間內,不給對方偽造的時間。
方波表示,一個模式只要對供求關系的維護利大于弊便是可行的。“我們總不能因為海邊可能發生海嘯,就都不去海邊玩了。”在他看來,前期推廣可能會遇到較多問題,但他相信,隨著石材業內誠信度和服務意識的增強,這種模式便會被廣而推之。

亮點 打出試用試銷體驗牌
最近,伯爵大理石在各大石材群發出一則重磅消息——“行業首推‘試用試銷’”。消息稱,“試用”即包括工程剩料可退還(換)和使用效果不滿意、未用完部分可退還(換);“試銷”即批發商購買后銷售不佳可退還(換)。
伯爵大理石位于水頭華輝精品中心,走進展廳,只見普斯灰、玉麒麟等多個并不常見的石材品種前,都掛起了“試用試銷”的廣告牌。
據伯爵大理石總經理方波介紹,伯爵新推出的“試用試銷”模式僅適用6個產品,它們要么是新品,要么是國產產品,不會是傳統熱銷產品。
“相信自然的美,何況這些品種本來就是我們所看好的。”方波表示,伯爵希望能對優秀的新品和國產品種的推廣作出一些努力。在他看來,影響新品和國產石材進入市場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批發商和工程商并不愿意去銷售使用這些沒多少成熟案例,不能快速帶來效益的石材品種。事實上,不管是材質、光度,還是其他方面的可塑性,很多新品國產品種都是十分優秀的。
“‘試用試銷’實則是供應商和下級經銷商相互解套的過程。此二者之間,以往總是存在著很微妙的關系,石材供應商總是站在產品出庫便與己無關的角度,而下級經銷商卻認為自己就像‘啞巴吃榴蓮,有苦說不出’,買到夾板、滯銷板也只能自己咽。”在方波看來,石材業要想健康發展,誠信經營、服務經營是必然之路。
“誠信經營是,消費者在買板前,可以對每扎甚至每片板的具體情況了然于心。這與伯爵提倡的‘允拆勻驗,鼓勵翻板’不謀而合。而服務經營則是,對經銷商的銷售好壞負責,如果經銷商出現滯銷情況,幫著一起分析原因,盡可能幫助他們減少損失。”方波坦言,伯爵推出“試用試銷”就是為了倡導石材行業的服務意識,傳統石材企業的“強勢而驕傲”銷售模式必將逝去。
反響 有人點贊有人觀望
記者發現,該消息一經發出,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各大石材群均可看到,甚至被轉至朋友圈引起點贊,但并未出現較多評價,更多人處于觀望狀態。有石材人認為,這是賣方的一廂情愿,但效果未必見好;也有人認為,在當前情況下,只要企業愿意嘗試或許都有希望。方波告訴記者,該活動推出前后不到兩天,就有老客戶率先玩起這個新的“游戲規則”。
其實這一想法,已醞釀3個多月。而促使這一方案落地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客戶的激發。方波回憶,今年7月,一名來自龍巖的批發商買了1000多平方米的米黃品種。一星期后,這個客戶又來到伯爵,他看到伯爵新進的一個品種,十分喜歡。他便與銷售經理交涉,可否把之前買的品種拿回來重新換購。
隨即,方波與團隊們仔細琢磨了這個批發商的意見。“如果不給他換,可能我們會失去一個老客戶。如果給他換,實則也沒有多少損失,卻是實實在在給了客戶方便,或許就收獲了一個忠實粉絲。”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真正方便服務到一個老客戶更為重要。
也正是這個客戶的需求,方波想到,如果推出“試用試銷”模式,是不是就能吸引更多忠實客戶?為此,不到3天,伯爵便作出一個方案,并與客戶們分享。可喜的是,此方案竟然得到了幾乎所有客戶的支持,這也更加堅定了伯爵將這模式落地的決心
。
探因 意在吸引更多忠實客戶
面對日漸薄利的石材業,伯爵大理石一反常態,推出如此大膽的促銷模式,不禁讓眾石材人再次心驚膽戰。
方波承認,伯爵作為新興石材企業,沒有大企業長年累積的優勢,比如忠誠的老客戶、龐大的資金鏈、豐富的礦山資源。但他認為,這些不會是制約伯爵快速發展的桎梏。只要伯爵在營銷、產品服務上更為走心,機會便會隨之而來。
談及“試用試銷”,方波表示,這一概念就是引導工程商大膽使用新品和國產產品,也是讓批發商在銷售新品和國產產品時消除滯銷積貨的后顧之憂。
“傳統的工程商在采購石材時,會考慮到出材、施工損耗,和可能存在的工程后期維護,為此會比實際需求多采購5%-10%。而這種購買情況,是不能進行退換的。也就意味著,如果工程順利,可能就會出現較大的材料浪費。當然,也會有一些工程,因為種種原因,施工幾天后,發現石材實際鋪裝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想要退換材料卻很難。”方波表示,鑒于工程商可能遇到的各種困惑,他們出臺了試用的模式,如此一來,工程商選擇試用新品,便可極大地控制風險成本。
而試銷,是對批發商最高的服務保障。“我們調查發現,很多二三線市場批發商,實際上都是以花崗巖、人造石銷售為主,而大理石僅僅只是配套一些樣品展示,并未有幾家有較多的現貨庫存。除了市場本身的需求,另外主要問題是,大理石貨值較高,如果滯銷、長期暴露,就會失光,導致循環積壓。也是基于風險考慮,批發商主動銷賣大理石的積極性就不高了。“方波說,如果石材供應商能夠給下級批發商試銷,在規定時間內可退還(換)的政策的話,批發商或許就敢于進行嘗試賣更多的大理石品種。
聲音 試用模式恐引惡意退貨潮
這種營銷模式能否做得如魚得水,業界觀點不盡相同。
業內人士認為,該模式的推廣,有弊有利。首先,部分原本對新品猶豫不決的批發商,則會果斷地買回去試著賣,可以增加一些隱形客戶;其次,可能出現一部分原本不會退貨的人,變得吹毛求疵,頻繁退貨;然而,如果貨退多了,則可能影響該企業給人的印象。
也有石材人說,如果遇到不誠信的客戶,從A企業這邊拉了一票好料回去,然后故意去B企業買了一些壞板,卻偽裝成是從A企業買的,要找A企業換,那可怎么辦?
事實上,“試用試銷”并不是完全沒有約束的。方波表示,所退還(換)石材最少為整件;所退還(換)石材需無破損、無污染;往返成本應由購買方承擔。客戶在購買前需要與伯爵簽訂一份試銷(用)協議,用以共同遵守。此外,伯爵大理石會在產品上做一些特殊標志,比如在石材上蓋章或畫線,且規定要退還也是在規定時間內,不給對方偽造的時間。
方波表示,一個模式只要對供求關系的維護利大于弊便是可行的。“我們總不能因為海邊可能發生海嘯,就都不去海邊玩了。”在他看來,前期推廣可能會遇到較多問題,但他相信,隨著石材業內誠信度和服務意識的增強,這種模式便會被廣而推之。